从大山到大海、从田间到车间的别样生活

创业   2024-11-06 18:21   云南  


余海发和妻子、姐姐参加怒江籍在沪务工人员座谈

“只要天天上工,每月能挣到万把块,比在老家打零工好多了!”这是兰坪县兔峨乡永福社区居民余海发到上海后最直观的感受。
余海发今年35岁,得益于国家好政策,2019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们一家从兔峨乡大山里的吾马普村搬到兰坪县兔峨乡永福社区。因为两个孩子尚小,夫妻俩只能轮流外出务工,维持一家人生计。
2021年之前,余海发只身到陕西务工,因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一些繁重的粗活、体力活,收入微薄。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如何增加收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是余海发考虑得最多的事。
——怒江劳动者有务工需求,上海企业有用工需要。
浦东新区和怒江州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沪滇劳务协作工作,携手推进劳动力赴沪转移就业。2021年,怒江州人社局和浦东新区人社局签订了东西部劳务协作协议,两地政府把稳定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搭建平台、输送人员、培训技能……通过一桩桩用心服务、一件件暖心举措,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畅通了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就业路。
作为全州人口最多的县份,兰坪县每年都有大批劳务人员背起行囊,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乘返岗专车、专列一路向东。
2021年春节过后,余海发从上门宣传动员外出务工的社区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上海浦东新区、怒江两地的劳务协作政策,他下定决心,搭乘政府组织的“春风行动”来上海,开启从大山到大海、从田间到车间的别样生活。
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从怒江来的工友提高劳动技能,减少后顾之忧,做到“能挣钱、多挣钱”,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为此,浦东、怒江两地人社部门围绕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群众需要,精准组织开展系列劳务协作培训,鼓励动员有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
2023年,余海发顺利拿到架子工技能认定证书后,到上海建工集团建筑工地务工,平均日薪400元。同年3月,余海发的妻子和姐姐也来到上海,根据自身条件和企业用工需求,和他一起在同一家建筑工地从事拉网和刷漆工作,平均日薪280元,工地提供免费宿舍。
随着“怒放浦江”建筑工匠劳务品牌建设的不断发展,三人同时享受到了劳务品牌发展带来的成果。以上海建工集团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劳务基地为核心,为怒江来沪就业人员提供了持续提升技能的通道,也为他们在上海一直有活干提供了保障。
就这样,三人在上海扎下了“根”,加起来万余元的收入,让余海发夫妻俩觉得生活更有盼头。
“政府帮我们对接企业,找好工作,还把我们送到用工单位门口,不仅减少了很多风险,满3个月还有稳岗补贴。在浦东这边的怒江劳务工作站还随时关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第一时间找他们。在这边做工很安心,就像在家门口做活路一样。”余海发感慨。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是记者采访像余海发一样的众多怒江籍工友时最真切的感受。
尽管收入的稳定让全家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勤勉仍是挂在余海发夫妻俩和姐姐余海花嘴边、体现在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宝贵品质。
尽管工地每周有一个休息日,外滩、迪士尼度假区、上海世博园、东方明珠夜景等等景区充满诱惑,但余海发他们舍不得“浪费”这些休息日,毕竟,“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在上海的这三年多,他们几乎都没去过这些被人津津乐道的“打卡地”。
“趁现在还年轻,多苦几年,以后在县城买套房子,让娃娃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工作,不用和我们一样出来打工。”对未来,余德花满是憧憬。
——就业稳稳,幸福满满。
因为收入稳定,同时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听闻劳务工作站还帮怒江籍在沪务工人员联系企业,寻找合适就业岗位,原本打算做完手头工程就返乡、年后再返岗的三人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劳务工作站就像娘家人,很暖心,我们会继续好好干下去。”余海发说。
随着东西部协作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像余海发他们一样的怒江籍务工人员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或“亲带亲”“邻带邻”等方式到上海稳定就业。“工资稳定,这里的人也很好。”余海花觉得,当初跟着弟弟他们出来,是自己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余海发说,这句在抖音里学到的话,一直激励着他向前。
从普工到技工,实现工资翻倍,这让余海发坚信,凭借自身勤劳和努力,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来源:怒江融媒


编       辑:杨志琴

责       编:张跃进

监       审:杨海旭

投稿联系:石月亮乡宣传办

投稿邮箱:250416736@qq.com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追赶幸福的石月亮
石月亮乡党委政府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