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诗词世界
作者 | 胡子雯
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
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机盎然。
——铁凝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李白收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他的从弟李昭所写,当时李昭正在安徽宣州任长史,邀请李白到宣州敬亭山游玩。
但那时李白正在洞庭一带游历,分身乏术,便婉言回绝了。
他在《寄从弟宣州长史昭》中写道: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这次未能成行的旅程,却在李白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此后他曾六次踏入宣城,六登敬亭山,与好友知己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安史之乱后,物是人非,昔日意气风发的诗仙,也抵不过战火与政治博弈的摧残。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年逾花甲的李白经历了牢狱之灾,戴罪流放的屈辱,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再也没有昔日好友的簇拥,迎来送往的热闹,醉酒当歌的肆意。
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登上敬亭山。
秋叶满地,枯枝摇曳,山中远眺,越觉天地浩大,命运无常。
可此时,他身旁却没有一个能说说话的人。
李白只静静地坐着,前半生的回忆如走马灯一般闪过,虚幻地像一场梦境。
良久,他叹息一声,吟出那首《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与他曾写下的那些豪迈篇章相比,这首诗显得如此寡淡,轻地像一声叹息,但又是如此沉重,重得装满了他辉煌又落寞的一生。
短短二十个字,就是一部回忆录,几十年起落悲欢,都在其中。
惊世的才华让他享尽盛誉,但他这一生却充满了遗憾。
他想要的,始终没有得到。
李白建功立业的志向有多高,他摔得就有多惨。
因出身商贾,不能参加科举,他便另辟蹊径,仗剑去国,结交权贵,只为获得一张仕途入场券。
可命运给了他满身才气,却也设置了重重阻碍。
人到中年,他终于进入了唐玄宗的视野,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让世人再一次为李白这个名字惊叹。
他如愿伴在君王身侧,以为等待他的是指点江山、报效朝廷,却没想到这只渴望展翅高飞的雄鹰,成了华丽的金丝雀。
那些浓墨重彩的谄媚篇章,每写一笔,都让他怀疑自己。
他迷惘了,也颓废了,对朝堂失望的李白被赐金放还,又开始无止尽的漂泊。
即便如此,李白还是没有放弃,安禄山造反后,政局动荡,他便投到永王麾下,可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错误的站队。
永王兵败后,李白被流放夜郎,几经辗转最终得以赦免,但他已然身心俱疲。
他心中那场曾以为可以燎原的大火,如今只剩下埋在灰烬中的一点红,还在苦苦挣扎。
可再也没有一阵风,能让它重新燃起。
这时他才顿悟,世间浮华,就如同山中飞鸟孤云般来去,是抓不住也留不下的。
唯有心中的信仰,如这座敬亭山一般,永远不会将他抛弃。
哪怕山是静止的,沉默的,但也是巍峨的,不可动摇的。
他的前半生太满,人声鼎沸,花团锦簇,落幕便被映衬得太孤独,太落寞。
李银河曾说:
生命的脚步像座钟的嘀嗒敲响在心头,而在热闹的地方是听不到这声音的。
周遭沉静的一切,使他以最近的距离触碰到了自己的心。
李白此时的心态,与其说是凄凉,不如说是宁静。
我们喜欢将李白称作谪仙人,他被高高托起,安坐在神坛。
但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通人呢?
喜怒哀乐,离合悲欢,他也曾一一品尝。
他用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追求理想,当结果并不如人意时,他亦坦然接受。
这也是许多人一生的缩影。
年轻时奋力追逐理想,以为世界唾手可得;中年时脚步渐渐慢下来,开始专注于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最后回望这一生,却也不后悔那些竭尽全力的日子。
不是放弃了理想,而是学会与生活和解。
这才是真正的: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你看,璀璨如李白,也有得不到的东西,无力改变的命运,何况是我们呢?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我并不赞同这句话。
人生就如同一件衣裳,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缝补它。
有人喜欢亮眼的颜色,夸张的图案,有人追求极致的享受,要用最好的布料。
但最后我们往往都会发现,一件衣裳最重要的,是合适自己。
我们穿着亲手缝补的衣裳,抵御这世界的风霜严寒。
至于谁的衣裳最贵,那不重要。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