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影响力》中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
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是孩子人生的底色,更是后天性格的铸造者。
可以说,一个人的未来走向,会直接收到母亲教育的影响。
什么样的母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子女。
一个家里,儿女若没出息,母亲大多都会有这些“穷习惯”,切勿纵容。
过度保护,让子女失去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下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面对家里唯一的宝贝,当然会宠着爱着。
然而,适当的宠爱,会让孩子身心健康,过度的溺爱,却会让他们丧失自我。
我一个亲戚,对家中独子,便过分溺爱,恨不得事事都代劳包办。
担心孩子吃饭弄得到处都是,就总是亲自喂饭;
担心孩子会受伤,便阻止他去滑滑梯;
嫌弃孩子穿衣服太慢,便总是帮他穿;
嫌弃孩子不会玩玩具,变总说“错了,应该这样玩,妈妈教你”。
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苦难,她都会先一步处理好,孩子根本没有尝试学习的机会。
表面上是对孩子的保护,实际上却是对孩子能力的抑制,没有试错的机会,也就没有提升的权利。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甚至会因为依赖,而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为“巨婴”,“妈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个人都会犯错,有时重要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错后反省。
在错误的基础上汲取一定的经验和领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过度保护,只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适当放手,才更有利于子女的未来发展。
过度强势,处处干涉儿女的决定
在一段教育中,强势的性格是毁掉孩子的有效手段。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母亲就是强势的典型代表。
她的人生信条就是:“在物质上不能亏待孩子,在教育上不能溺爱孩子”,她对孩子确实不溺爱,但却展现了另一种极端。
她不允许齐明月与差生交朋友,成绩更不能掉出班级前五,甚至会否认孩子的抉择,剥夺孩子的权利。
在选衣服时,不让选白色,容易脏,不让选黑色,过于沉闷,当女儿选了件粉色,她也只会吐槽“还行吧,怎么跟你爸一样没有主见。”
在点菜时,孩子自己点了三个菜,她直接夺走菜单,否定了不满意的部分,自己拍板决定了一切。
在选择大学志愿时,也全然不顾孩子想法,直接安排“明月想当律师,以后要考政法大学”,齐明月听后也只是自己嘟囔“我都不知道我想要当律师”。
齐明月胆小懦弱的性格,毫无主见的状态,就是长期被管制的体现。
现实中,面对强势的母亲,孩子根本没有反驳的勇气,反而会丧失自主能力,甚至造成性格的扭曲。
周国平曾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在我看来,就算是父母子女,仍要坚守这个道理。
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要过度管制,才会各生光辉。
情绪不稳,损害孩子健康心理
荣格曾说:
“父母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周围人,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母亲是塑造孩子命运的重要角色,她的言行举止,态度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走向。
母亲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母亲的影子。
若母亲经常会因小事斤斤计较,乱发脾气,那家庭氛围必然消极悲观,子女亦会加以效仿,一遇困难,便会焦虑,愤怒。
若父母情绪足以稳定,孩子亦会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
在友爱,幸福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对美好的认知自然会比他人强很多。
所培养出的端正品性,纯善心境,是日后人生最强助力。
凡事均讲究因果,父母子女更不例外。
在抱怨孩子性格暴躁,品行不端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尽了言传之责,身教之举。
一个正能量的家庭,是孩子心中沃土,一对高质量的父母,是滋养雨露。
特别是母亲,只有规范自身,才能成就孩子。
正如教育家孙云晓所说:
“家长们希望孩子做一个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人,家长就必须在家庭中,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要不断地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要始终明白,父母子女从来不是管控服从的关系,而是互相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