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能否稳住2025年中国股市?

财富   财经   2025-01-23 06:25   上海  

“稳住股市”这是2025年中国股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均对2025年的资本市场提出了“稳住股市”的要求。而在113日证监会召开的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上,在布署2025年重点工作时,也明确提出了“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其中还特别提到“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更好发挥2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

或许是为了贯彻落实2025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的缘故,近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

就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来说,这是去年1018日央行推出的两项支持股市稳定发展的政策工具中的一项。另一项政策工具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这两项政策工具首期的规模是8000亿元,其中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规模是3000亿元。根据央行行长潘功胜的介绍,这两项政策如果用得好,可以再来第二期、第三期,一直继续下去。

应该说,上述两项政策的出台确实起到了提振股市的作用。去年924日,在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受此消息刺激,“9.24”行情揭竿而起,在6个交易日的时间内,上证指数大涨了900余点,让市场感受到了久违的牛市气息。

去年1018日,央行支持股市稳定发展的两项创设工具正式落地。到目前为止,两项政策工具的出台已满3个月。而就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而言,截至2025118日,已有307家上市公司披露使用专项贷款进行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的相关进展,贷款总金额上限达573.99亿元。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便利参与主体操作,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调整内容包括:针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反映的自有资金匹配压力大情况,金融管理部门将申请股票回购贷款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降到10%,即金融机构最多可对回购增持实际金额的90%予以支持,降低了参与门槛,减轻了借款人资金压力。

也正因如此,在2025年新年伊始之际,中国证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以便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这个出发点当然是美好的。尤其是当下的A股市场,在进入2025年之后,市场人气又出现涣散的状况,不少个股的股价又跌回到了“9.24”行情启动之前的位置,甚至还创出了新低。在这种情况下,确实需要有有效的措施来“稳住股市”。

那么,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能否稳住2025年的中国股市呢?再拓宽一点来说,央行的两项创设政策能否稳住股市呢?个人以为,这个答案其实是否定的。虽然去年的“9.24”行情因此而起,但这也只是短期的刺激而已。实际上,在这两项政策于去年1018日正式落地之后,股市基本上是波澜不兴,这也足见两项政策给予股市的实质性影响其实还是有限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并不难理解。毕竟银行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不论是股票回购贷,还是股票增持贷,都不是银行方面的无偿投入。作为上市公司与主要股东是需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尤其是股票回购贷,如果上市公司注销回购股票的话,上市公司不仅需要承担付息的压力,更需要承担还贷的压力。如果不注销回购的股票,那么这种股票回购对于市场的意义较为有限,起不到提振股市的效果。

所以市场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需求并没有预期中的那样火爆,3个月的时间只有307家公司及主要股东使用了573.99亿元的贷款总额,而这573.99亿元贷款总额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仅仅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实际上,对于当下的股市来说,要稳住股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限制做空。一方面是要叫停量化交易,叫停融券业务;另一方面是要限制股指期货交易,控制股指期货仓位,增加交易成本。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削弱市场空头的力量。

其次是要进一步完善股东减持政策。不仅是要限制控股股东的减持,同时也需要限制其他大股东及原始股东的减持。并且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限制限售股的来源,改变现行的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模式,将IPO公司限售股的比例控制在公司股本的50%以内,坚决改变家族制企业中控股股东持股60%70%甚至80%这种绝对控股的局面,将控股股东的持股降到30%附近。

此外就是组建平准基金,这是股市的“定海神针”。有了这个“定海神针”,“稳住股市”也就有了强有力的工具,市场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毕竟在资本市场里,股市是涨是跌,只有资金才是最有话语权的,没有资金也就没有了话语权。所以监管部门要掌握“稳住股市”的话语权,就需要把平准基金牢牢地掌握在手上。

皮海洲
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金融经济》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万篇,为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述、股票炒作心得为主,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