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治愈心灵,经典语录共鸣
触达内心,找到自己,遇见独一无二的有趣灵魂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
他的小说《面纱》讲述了一个英国女子凯蒂和她的丈夫瓦尔特·费恩之间的故事。
凯蒂是一个美丽但浅薄的年轻女人,为了逃避家庭压力,草率地嫁给了情感内敛的细菌学家瓦尔特。
他们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础,更多的是凯蒂为了远离母亲和妹妹。
婚后,凯蒂在香港邂逅了风度翩翩的查理·汤森,并与他发生了婚外情。
当瓦尔特发现背叛后,要求凯蒂做出选择:
要么与他一起前往偏远的中国内地,帮助应对致命的霍乱疫情,要么离婚,成全她和查理·汤森。
在被查理·汤森拒绝后,凯蒂不得不跟随瓦尔特前往湄潭府,开启了一段自我救赎的旅程。
在湄潭府,凯蒂感受到了当地的修女们的善行。
凯蒂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虚荣和浅薄。
然而,瓦尔特不幸感染霍乱并去世,凯蒂回到香港之后,最终决定回英国,重新开启她的人生。
《面纱》这部小说,不只是探讨爱情与婚姻,它更像是一场人生的试炼。
凯蒂看清了查理的虚伪,亲历了瓦尔特的离去,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最终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它存在许多灰色地带,
生活也并不是主人公大彻大悟、
痛改前非的狗血剧,它有众多幽微曲折,
反反复复......也许人性就是如此,
需要你恰如其分地正视它,
虽然罪恶、欲望与美好纠缠交织,
但是它们却不再控制你,剥去一切面纱,
一切如旧,却也宛若新生。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
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
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
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
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
可是我心里的缺口,
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
所以你填不了。
无论在工作还是娱乐中,
也无论在尘世还是修道院,
一个人都无法找到安宁,
安宁只存在于人的灵魂中。
‘道’就是道路,也是行路者。
它是永恒的路,所有的生命都行走在上面,
但不是生命创造出来的,
因为它本身就是生命。
‘道’乃万物又虚无一物,
万物由‘道’而生,
循‘道’而行,终归于‘道’。
‘道’是方形却无棱角,是声音却不能聆听,
是影像却无形状。
分内的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
那是赋予你的责任,
就像手脏时要洗手一样理所当然。
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
当爱与责任合而为一,你就将是崇高的。
你将享受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
要是谁都在有话可说的时候才开口,
那用不了多久人类大概就不会讲话了。
虚荣的追求给她戴上了一副难以摆脱的假面,
因而这层“面纱”(面具)是双向的:
你用面纱遮蔽他人的窥探,
自己也难以一睹世界之真实。
美也是上帝的馈赠,
是最珍贵和稀少的馈赠之一,
如果我们有幸拥有他,
我们应该感谢上帝。
如果我们没有,
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人的美能带给我们快乐。
转自:灵魂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