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毛泽东诗句与其创作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革命时期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抗日战争时期
C.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解放战争时期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大革命时期,一般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间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A项对应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2.“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日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这是我国某个著名景点的楹联。下列哪一副对联也挂在这地方?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B.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C.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D.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日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佚名题卧龙岗武侯祠。对应的人物是诸葛亮。
B项:“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董必武题武侯祠,是怀念诸葛亮一生的诗文。B项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3.下列与少数民族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
B.哈萨克族代表性乐器冬不拉,其音域范围宽广,适合弹奏节奏快、奔放的曲子
C.苗族“好五色衣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D.蒙古族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多国都有分布,全世界蒙古族约1000万人。其中在我国的占50%以上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A项中“回族”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4.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行的是:
A.用纯净水将纯度95%的医用酒精稀释成75%的医用酒精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
C.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用淀粉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D.通过食用高钠、高能量的食物缓解血压低的症状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淀粉遇到单质碘才变蓝,而食盐就是以普通食盐为载体,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经混合均匀制作而成的加碘盐,碘酸钾是碘的化合物,淀粉遇到碘酸钾是不会变蓝的,所以不能用淀粉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因此,选择C选项。
5.下列关下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公路网“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总规模约3.5万公里
B.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中,京哈一京包线属于东西向的铁路线
C.长江干线航道起点为云南水富港,终点是长江入海口,全长2000多公里,货运量居全球内河第一
D.京广铁路线跨越的省市区有京、冀、豫、鄂、湘、粤,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客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我国铁路的“三横五纵”中,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哈──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沪昆线)。故京哈线属于南北向的铁路线,而非东西向。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6.下列关于自首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后甲因内心害怕,主动到公安机关交代,并独自承担了全部罪行,甲构成自首
B.甲和乙共同实施诈骗犯罪,后甲因酒驾被公安机关讯问时,主动交代乙曾经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甲构成自首
C.王某交通事故逃逸,其父知道后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王某主动交代了其肇事逃逸行为,王某构成自首
D.甲公司非法集资且规模很大,该公司总经理李某因为害怕,瞒着其他高管偷偷到公安局交代了相关情况,李某作为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不能单独成立自首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具体应用。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根据1998年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王某逃逸后被其父扭送至公安机关,视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
因此,选择C选项。
7.下列与数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欧拉、高斯和黎曼均来自同一个国家
B.哥德巴赫猜想和庞加莱猜想均未被证明
C.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必须未满40岁
D.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被誉为“整体微分几何之父”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
第二步,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授予2至4名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40岁,每人能获得1.5万加拿大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8.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下列关于乌克兰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都于基辅的基辅罗斯是最早的东斯拉夫人国家,也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民族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
B.利沃夫是乌克兰西部重要城市,该城市的归属曾多次变迁,先后被波兰、奥匈帝国、苏联、乌克兰等国家管辖
C.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发动了反抗波兰统治的乌克兰民族起义,并于1654年和当时的沙俄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尔条约,宣誓效忠沙皇
D.1954年作为庆祝佩列亚斯拉夫尔条约签订三百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苏联将顿涅茨克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
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954年是俄罗斯和哥萨克骑士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即俄乌合并3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日子和稳住乌克兰这一粮仓,赫鲁晓夫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D项中“顿涅茨克”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9.数字入诗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历代文人赋诗时,常因妙用数字使诗文增色,下列诗句所含数字均确指实数的是()。
A.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C.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诗词中的数字,有些是实指,但更常见的是“虚指”,是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A项错误,“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出自唐代骆宾王的《帝京篇》,“秦塞重关”是指秦地的要塞险关,“离宫”是指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意思是秦地关塞有一百二十重,汉家离宫有三十六座,这句诗从宏观角度展示了长安的庞大壮丽,这里的“一百二”和“三十六”都是约计之词,极言其多,为虚指。
B项错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意思是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长途奔驰,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八千里路: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故“三十年”和“八千里”均为虚指。
C项错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先秦《诗经》的《王风·采葛》,意思是你去采萧,一日不见你就好像隔了三个秋天。“三秋”指三个季度,即九个月。后来三秋,泛指三年,形容漫长岁月。故这里的“一日”和“三秋”都是虚指,前者指比较短的时间,后者指比较长的时间。
D项正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故“三秦”和“五津”都是实指。
故正确答案为D。
10.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景象,可能出现在宋朝的有几项?
①社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②百姓用煤炭作燃料取暖做饭
③农民使用水力翻车进行田间灌溉
④士兵用火药制成的“震天雷”击退敌人
A.1
B.2
C.3
D.4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①正确,在宋朝初期,是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而作为金属货币的铜钱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货币数量不足。在宋朝官府设立官方纸币发行机构以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之后,开始大肆发行纸币,使货币的数量超出了正常的市场需求量,纸币由此贬值,物价持续普遍上涨,就出现了通货膨胀。“社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在宋朝有可能出现。
②正确,早在距今3500年前后,中国人就发现了煤炭,并且已经开采和利用。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记载是在汉代。当时还不叫煤炭,而是称作湮石、石涅、黑丹等。汉书有记载,“豫章出石,可燃为薪”。除了炼铁、烧饭,南北朝时期,还有记载表明,当时的人用煤炭来取暖。“百姓用煤炭作燃料取暖做饭”在宋朝有可能出现。
③正确,宋朝,人们对人力翻车加以改进,创造出畜力翻车和水转翻车。水转翻车与牛转翻车结构相似,只是在由牛来带动的卧齿轮轮轴的下端,安装一个水轮,置于水流湍急处,以水力转动翻车车水上岸。如果水势适当,则卧轮和水轮都可能省掉,把原来的立齿轮改制成可以受力的水轮,带动翻车轮轴转动提水。
④正确,据史料记载,“震天雷”是出现在北宋末年的一种火药武器,在南宋和蒙元时期的战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的不同,“震天雷”可以被制造成各种形状,也可以选择人力投掷,或者是用投石机来发射。“士兵用火药制成的‘震天雷’击退敌人”在宋朝有可能出现。
综上所述,可能出现在宋朝的有①②③④,共4项。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