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刷题】1月24日公基常识

文摘   2025-01-24 18:50   山西  


公考★必胜

常识在于积累

1月24日



【公基常识】每日挑战10题

密封线

题项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_


_


_


_


1.国家利用对天然气、水、电等资源供给的垄断地位,例如电力供应,对电解铝、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制订较高的用电价格,对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则实施优惠价格。这属于()。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四级价格歧视

点击下方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价格歧视共有三级: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多以讨价还价的方式进行,获取买家的心理价位;二级价格歧视是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题干中对电解铝、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制订较高的用电价格,对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则实施优惠价格,属于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为三级价格歧视。

故正确答案为C。



2.我国古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B.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A项错误,“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出自于唐代顾况的《行路难》,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自己的发展特点,播种的是粟,绝不会长出豆苗。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规律的客观性。

B项正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是说翻覆的沉船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体现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项错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项错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意思是梅花虽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体现了梅和雪各有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故正确答案为B。



3.()地处赣江袁水之交,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尤以其传统的药材交易市场和精湛的药材炮制技术闻名全国,被誉为“江南药都”。

A.吴城镇

B.河口镇

C.樟树镇

D.温汤镇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江西清江县的樟树镇,于1988年10月撤销,现为樟树市城区。樟树镇(即樟树市)地处赣江袁水之交,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尤以其传统的药材交易市场和精湛的药材炮制技术闻名全国,被誉为“江南药都”,有“药不过樟树不灵”一说。历史上曾与景德镇、吴城镇、河口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

故正确答案为C。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称为()。

A.市场竞争

B.市场调节

C.市场同化

D.市场控制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为着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

故正确答案为A。



5.()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名字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

A.小暑

B.大暑

C.小满

D.立夏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B项错误,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这一时节高温潮湿且多雨。

C项正确,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名字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

D项错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夏季的开始,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C。



6.关于实践与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

B.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

C.人类的实践是无止境的,但是认识是有止境的

D.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正确,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

B项正确,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

C项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选项说法错误,人类的实践是无止境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

D项正确,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7.下列戏曲剧种与其代表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京剧-《群英会》

B.昆曲-《花木兰》

C.豫剧-《穆桂英挂帅》

D.黄梅戏-《天仙配》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长坂坡》《群英会》《贵妃醉酒》等。

B项错误,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代表剧目有《公孙子都》《十五贯》等。而《花木兰》是豫剧的代表作品。

C项正确,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中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祥林嫂》《红色娘子军》等。

D项正确,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8.甲公司章程中写道:“本公司销售总监属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该约定()。

A.合法有效

B.效力待定

C.可撤销

D.无效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甲公司章程的规定合理合法,无任何效力瑕疵,是合法有效的。

故正确答案为A。



9.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高祖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江西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变化分明。境内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依次增高,南北温差约3°C。

故正确答案为B。



10.“大大小小的自然规律既不是被凭空创造的,也不会被消灭。它们与人类的存在与否甚至都没有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这句话强调了规律的()。

A.客观性

B.绝对性

C.条件性

D.重要性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故正确答案为A。


密封线


公基连连看
公务员、事业单位、行测、申论、常识积累、公共基础知识、时政热点、时政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