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刷题】1月20日公基常识

文摘   2025-01-20 18:50   山西  


公考★必胜

常识在于积累

1月20日



【公基常识】每日挑战10题

密封线

题项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_


_


_


_


1.“河阴荞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诗中所描述的节气是()。

A.小满

B.夏至

C.芒种

D.谷雨

点击下方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20-22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B项错误,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C项正确,“河阴荞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出自《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D项错误,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故正确答案为C。



2.有害( )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

A.白光

B.蓝光

C.黄光

D.红光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科技。

有害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故正确答案为B。



3.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说法正确的是

A.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考察选官

B.是东汉后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C.将官吏的任免权下放到了州县等地方机关

D.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以汉代的“察举”制度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可供操作的人才评估标准,以向朝廷提出准确的推荐意见。“九品”就是将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是官名,各州、郡、县都设有“中正”,负责对本地士人的德行和才能按照“九品”作出评估,送朝廷吏部,吏部依据所定品级的高低授官,故又称“九品官人法”。

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并没有将官吏的任免权下放到了州县等地方机关,而是由吏部决定官员的升迁与罢黜。

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弊端在于州郡中正都由本地在中央任官员的兼任,其结果必然为世家大族所操纵,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D。



4.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耗减成本和()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A.能源

B.污染

C.环境降级

D.生态消耗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下列语句与音乐无关的是()。

A.三月不知肉味

B.大珠小珠落玉盘

C.芙蓉泣露香兰笑

D.春潮带雨晚来急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三月不知肉味”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其本意是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后也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B项正确,“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弹奏琵琶,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C项正确,“芙蓉泣露香兰笑”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意思是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D项错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思是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与音乐无关。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6.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焰色反应

B.铜在空气中变成铜绿

C.光合作用

D.泥土烧成瓷器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科技。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身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成。

A项正确,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特殊颜色。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故属于物理变化。

B项错误,铜绿学名为碱式碳酸铜,又名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铜绿)。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铜在空气中变成铜绿属于化学变化。

C项错误,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

D项错误,泥土烧成陶瓷是化学变化;因为烧瓷器的过程是瓷土中矿物从无规混合到形成化学键成为部分结晶的过程,有新物质生产,所以是化学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A。



7.排毒,从中医的角度,是将身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以此定义,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是()。

A.肺

B.肝脏

C.肠道

D.皮肤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肺,位于胸腔的脏器,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

B项错误,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解毒,造血和凝血等。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血液流经肝脏时,一些有害物质可被肝脏产生的酶分解。

C项正确,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肠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哺乳动物的肠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3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所以,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

D项错误,皮肤,覆盖在人体外表的一个重要器官。

故正确答案为C。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城市与城市郊区、农村的土地均属于国家所有

D.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宪法。

A项正确,根据《宪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项正确,《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项错误,《宪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D项正确,《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9.下列关于舰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巡洋舰是军舰中诞生最早的舰种

B.战列舰是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轻型军舰

C.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驱逐舰装备多种武器

D.现代各国的护卫舰舰体和吨位沿着越造越大的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巡洋舰是军舰中较早出现的一个舰种,自从用于海上作战消灭敌人大型水面舰艇和压制歼灭敌少、岸上目标的战列舰一诞生,与战列舰为伴作为混合舰队核心之一的巡洋舰也就诞生了。

B项错误,战列舰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护卫舰是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轻型军舰。主要担负反潜、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和支援登陆作战等任务。

C项正确,驱逐舰是一种以导弹、鱼雷、火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

D项错误,现代各国的护卫舰舰体和吨位并非沿着越造越大的方向发展,而是根据不同的需求衍生出各种任务专用型号的护卫舰,可大可小。

故正确答案为C。



10.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下列有关“商品二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价值和价格

B.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C.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D.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A项错误,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B项错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价值,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C项错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D项正确,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D。


密封线


公基连连看
公务员、事业单位、行测、申论、常识积累、公共基础知识、时政热点、时政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