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提醒!服用“他汀药”期间,不要碰这4物

健康   2025-02-07 12:02   山东  

投稿邮箱:ymq120@yeah.net 对于来稿,默认为原创


去年年初,黄先生的脸上莫名长了很多黄色的肉疙瘩,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血脂水平过高。医生给他开具了他汀类药物,叮嘱他要每日服用并配合生活调理。

回去后的一段时间,黄先生遵医嘱积极服药,但生活方式是一点没改,依旧吃着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他潜意识认为“吃药就不用忌口”。

之后吃药也开始断断续续,变成隔天吃一次,后来跟人聊天发现很多人都有血脂偏高,但都没有吃药,毕竟药吃多伤肝,于是他也把药停了。

半年后,他在一次饭局上突然出现头晕症状,随即晕倒在饭桌上。送往医院后诊断为颈动脉斑块脱落阻塞血管导致的脑梗,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生命。

对此医生觉得十分惋惜,如果黄先生可以遵医嘱服药、改善生活习惯,情况也不至于发展至此。

1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吃他汀?

光看血脂可不够

生活中,经常会有患者对吃他汀有很大的顾虑,血脂高了就一定要吃他汀吗?当然不是。

首先要判断血脂指标是否超标,主要是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这两项。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 mmol/L或总胆固醇≥7.2 mmol/L时,说明发生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需要及时服药控制血脂。

其次,如果有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心梗以及心脏支架术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无论血脂情况如何,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且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 mmol/L以下。

此外,年龄>45岁的人群若患有糖尿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6 mmol/L,也需要及时服用他汀。

另外,还要看是否有高血压史,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 mmol/L时,也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

如果高血压的同时还有吸烟、肥胖、年龄>45岁等高危因素,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6 mmol/L时就需要服药

2

吃他汀之后,

血脂正常了,能停药吗?

很多患者长期服用他汀会觉得害怕,担心药物副作用影响健康。于是会选择吃一阵子停一阵子,但这个做法无论是从用药安全性还是心血管风险控制上都很不推荐,反而会给健康带来额外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减少血液内的胆固醇水平,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药物流行病学与用药安全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相关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的停药率在0.8~70.5%之间,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停药率有很大差异。用于一级预防的患者停药率较高,相较于二级预防的会高出10%以上

停用他汀后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上升,有研究发现停用他汀6个月后心血管住院率提高了34%、1年后提高了28%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停用他汀后1年的全因死亡率高达12.3%,持续用药组的死亡率仅有4.9%,同比增加了2倍多。

而且,停药会导致血脂水平迅速反弹。服药半年后停药半年,会让体内的药物浓度逐渐消失,身体合成胆固醇不再受到抑制,血脂水平会快速回弹到服药前的水平,甚至比之前更高。

提醒正在服药的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药,要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过程中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建议,而不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3

长期吃他汀药物,少碰这4物

对于服用他汀的患者而言,饮食也需要多加注意,这几种食物要尽量少吃。

1、柚子

他汀类药物多需要通过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代谢过程需要细胞色素P4503A4参与。柚子内的呋喃香豆素成分会抑制细胞色素P4503A4酶的活性,从而会影响他汀的正常代谢,会增加多种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2、奶油糕点

这类食物内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会导致身体肥胖,而肥胖与高血脂发生有直接相关性。

3、红曲制品

红曲制品内有一定量的洛伐他汀,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再吃红曲制品,容易导致血药浓度上升。

4、酒精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他汀类药物也是如此,二者叠加对会肝脏带来成倍的伤害,容易引起肝脏功能损伤。

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长期服药的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来源:周大亮医生、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临床营养及健康管理等。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山东一医生不让患者出院,引发冲突!

●被投诉的三甲主任:坚决不道歉!

●医生能打12345投诉患者吗?

被监控的是“医生”还是“犯人”?

警惕!泰缅边境诈骗对医护人员下手了

●越来越多公立医院的医生选择离开

离谱!这家医院竟用体检卡抵工资!

取消医务人员编制风声再起

为了过年不值班,有医生2000元卖班

给熟人做手术反被索赔20万,医生冤不冤?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加星标★

医脉圈
汇聚医护力量,了解医学讯息,这里是医务人员沟通、交流的心灵港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