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乐妍~
想不到,转移了网友大部分火力,救了杨子和留几手,竟然是李行亮的妻子麦琳。
这世界还是对男性比较宽容,一个男生到了及格线就ok,却要求一个女性完美。
这几天,爹味重靠老婆赚钱的杨子和亏掉老婆几百万嫁妆的留几手没被骂多少,反而一个明显心理有障碍,婚姻遇到自己理也理不清问题的麦琳,承受了莫大的压力。
匪夷所思的事,骂麦琳的,大都还是女性。
说她胖,明明长得一般还要吹成美女,这条件配李行亮已经是顶配,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年轻很多富人追。
麦琳的表达的确不妥,但我不觉得是假的,她在深圳找个包租公的确就躺平了。如果她贪财,的确也不会选李行亮,这行业要走红多难?投资风险太大了。
说麦琳全职主妇没有赚钱,还嫌这嫌那的不知满足。这一骂关于女性价值的讨论又退回100年了。
还有说麦琳虚荣,嘴里说不要,其实就想老公送爱马仕和珠宝,过上阔太太的生活,跟姐妹有炫耀的谈资。
最过分的就是说麦琳家里有保姆,家住大平层,座驾是大G,公司90%股份,她就是想吃李行亮绝户,现在想离婚就是要钱要孩子,想把李行亮吃干抹净。
最近还找出麦琳的某鱼账号,上面挂着香奈儿包包,想佐证麦琳其实并不节俭、虚荣的真实面目。
恶意真的很大。一个普通人,按照这种颗粒度的扒皮,谁都躲不过网暴。
我无法那些理解强加在麦琳身上的恶意。
可以说她强势、啰嗦、在婚姻中擅长扮演受害者心态,但一些莫须有的帽子扣在一个素人头上,太可怕了。
可能麦琳是很多人父辈婚姻的一个缩影,很多家庭都有一个擅长内耗的角色,吃苦的是他们,没苦硬吃的也是他们,巴不得全家一起吃苦的也是他们。
她在节目中的言论和表现,又恰好刺痛了一部分被这种家庭伤害过的网友。
之所以反反复复讨论麦琳,是因为她,在生活中真的很常见。
麦琳为爱付出是真,爱李行亮也是真,她吃得最大的亏,是和丈夫成长不够同步。
婚姻的一开始,还算势均力敌,甚至可以说是下嫁,发展到现在,身份地位完全扭转。
李行亮是好男人,但圈里人又有多少个李行亮?作为歌手的老婆,麦琳每天看着李行亮为了职业需要,穿得光鲜亮丽,大把女粉丝捧着。而自己胖了,丑了,家庭主妇没有社交,所以都不需要很多衣服。
心里的恐惧有多大?只有爱过的人才懂,这是掌握经济大权,家里我说了算,都缓解不了的。
婚姻会消磨的,还有伴侣之间的亲密感。20岁的干柴烈火,到40岁的晚上躺在床上吵架,吵架后一个去演出有自己绽放的舞台,一个只能在家带娃生闷气,落差又何其之大。
麦琳一定是感觉到什么,才会这么使劲的作。
见证过爱人最热烈的模样,当爱情浓度下降,她是第一个感觉到的。
所以麦琳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明白,或者难以启齿。
当初那份浓烈,让她孤注一掷为爱走天涯,而如今她开始觉得自己不值得了。
这种不值得,是她对于个人价值的反思和觉醒。
有些夫妻,只能共苦,无法同甘。日子好起来了,当初那根绷着的线,维系着一家子那份劳苦功高的荣耀感,一下子就崩塌了。
麦琳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她享受别人的依赖,甘愿去燃烧自己,将自己视为老公成功中的一环。
因此,她将自己的价值,交给别人来肯定。李行亮需要她时,肯定她时,她才有安全感和价值感。
为什么房子没买,家里紧巴巴的,麦琳和李行亮还能相处得不错,而如今住着大房子,经济相对自由了,麦琳却开始作了。
因为她开始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钱是男人赚的,孩子又大了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这时候,隐藏在柴米油盐之下的情绪,才慢慢显露。
说句残酷的话,如今的麦琳,李行亮的确不需要了。但是他不能说不能提,只能祈求改变和进步。
这是很多家庭都有的问题,只不过没有被放大和审判。
而且这一对的问题,更多的是中年危机,只不过被他们理解成了婚姻危机。
几个未婚的朋友,说麦琳让她们看到了婚姻中恐惧的一面:
聊不明白,吵不明白,要不明白。跟鬼打墙一样。
其实普通人的问题也很多,只不过疲于奔命都在搞钱,都没有力气谈爱情了。
到一定年纪,特别是婚姻中的人,要有一个共识:
人是有双面性的。
你既享受了ta在事业上带来的好处,就要忍受一部分的强势和身份差异带来的落差。而你享受了生活中面面俱到的照顾,就要接受ta的唠叨和焦虑。
这世上没有有面包又要爱情,渴望阳光充足,又期待和风细雨这等美事。
婚姻说到底,就是互相忍受、磨合、妥协,最后接受。
人又有局限性。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了,世界便是眼前。
女孩子还要意识到一个差异,那就是男女对爱情的态度不同。
爱情可以是女性的全部,但男人不是。早点认清,早点解脱。
人都是慕强的,保持爱情新鲜感,也在于自己不断成长,你多爱自己,对这段关系多有信心,强大的磁场也会感染到另一个人。
我在麦琳身上看到了全职主妇的悲哀,固然家庭条件不错,无需为经济烦恼,但自身的成长这道坎,她依旧无法偷懒,跨过去依旧漫长。
麦琳需要做的,不是掌握财政大权,不是大包大揽,她需要自己走出家门,交几个三观正常的好朋友,以及大胆花钱。社交、旅行、健身、变漂亮,变快乐。
老公和孩子不一定一直需要自己,同样的,作为独立个体,你也不一定非要在他们身上找价值。
彼此独立,互不依赖。
最后一点,是接受,而非强求对方去改变。接受你我皆凡人,学着去接受另一个人的最低状态,也学着接受爱情有一天会消逝,会变成更高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