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尘(1894--1983),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太平(今黄山)。1915年曾与陈抱一等人组建中国第一个画会组织“东方画会”。1916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同年回国,被聘为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28年至1931年赴欧洲作艺术考察,归国后曾任新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新华艺术师范学校校长。1947年赴美讲学并举办画展,传播中国绘画,历时30余年。
汪亚尘
松年
中国
1894年
1983年
东京美术学校
画家
浙江杭州
《金鱼》
简介
播报
编辑
汪亚尘(右二)
原名松年、字云隐。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太平(今黄山)。15岁入杭州省立中学,后辍学,进绸缎店当学徒。18岁春到上海,入青年会夜校,跟图画老师张聿光学画,结识乌始光、刘海粟,当年冬共同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专前身),并任函授部主任兼教员。20岁与丁悚、张聿光、刘海粟组织振青社,出版过《振青书画集》。21岁与陈抱一组织东方画会,于办学之余又开办华达公司,专画照相馆用及舞台用的布景。22岁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27岁学成回国,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主任教员及教务主任。从1923年4月至1925年12月,担任《时事新报·艺术周刊》主编,同时在《东方杂志》、《申报》、《美术》发表大量美术评论。1924年与刘海粟联名建议《拟请于英国退回赔款中划出一百六十分之一建造美术馆》。1928年再赴欧洲考察,1931年返国后筹办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师范学校,任教务长。曾任《中华日报·文艺月刊》的主编、《民报·文艺周刊》的主编。1935年担任《国画月刊》编辑,又被聘为《美术生活》大型画报的特约编辑。1943年,日军强占上海租界后,新华艺专被迫停办。1947年赴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讲学。1953年将原新华艺专全部校产捐献杭州美术学院。晚年侨居美国,1975年回国。擅长西画及国画,尤以画金鱼著称。1935年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师范学校教科书《美术》上下两册及简易师范学校教科书《美术》上下两册。
个人履历
播报
编辑
汪亚尘
原籍安徽太平(今黄山)。
1894年出,生于杭州。
1911年汪亚尘杭州省立中学毕业。 [1]
1912年离家赴上海,入乌始光、刘海粟等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任教师。 [1]
1913年辞去教职,与乌始光办华达公司,专为照相馆、戏院画大幅布景广告。
1916年赴日本,翌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 [1]
1921年学成归国,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西画教授,兼授理论课。此时期开始发表研究美术的文章。 [1]
1924年9月汪亚尘与荣君立结为夫妻.[荣君立无锡荣氏家族人氏,生前曾任姚丹萍的中华姚氏求正堂荣誉顾问] [1]
1928年底,赴法国学习。 [1]
1931年底返国,在上海举办了旅欧作品展。 [1]
1932年与徐悲鸿,朱屺瞻,张大千,吴恒勤,姜丹书等发起创建了中国画会. [1]
1933年,入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兼师范学校校长。他将旅欧节省的1.4万元移借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以买地、建校舍,并聘请王个箷、汪声远、张聿光、张善孖、陆一飞、顾坤伯、周碧初、吴恒勤、姜丹书等为教师。 [1]
1937年春,同朱屺瞻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拜访了横山大观,购买了一批图书与石膏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拒绝了日伪政权请他出面办学的邀请。 [1]
汪亚尘
1947年,汪亚尘赴美国考察美术,先后受邀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暑期绘画班,教授花鸟鱼虫,介绍中国画.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亦拜汪亚尘为师而学习中国画。 [1]
1975年,汪亚尘回国探亲。
1974年曾回上海探亲,后赴台湾隐居阳有山养病。
1980年7月,经由台湾、香港辗转回到上海。
1982年再次以年届九十并身体欠佳之因,向前来诚邀他的出任上海政协职务的上海政协领导请求不出任。
1983年10月13日20时38分人品高贵的一代宗师汪亚尘先生因脑血栓而辞世。 [1]
绘画经历
播报
编辑
(40张)
汪亚尘的油画主要学习欧洲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画风,兼作写实主义作品。他从欧洲回国后,集中研究改革中国画。他认为,要国画有进境,非研究西画不可,用西画上技巧的教养参加到国画,至少可见到技术的纯熟。但他反对中西杂掺,因此又说:“我素来不赞同所谓‘折衷派绘画’。拿摄影术的技巧用在材料简单的中国画上,根本是误解。国画的精髓,是在简单明了,借用物体来表出内心,同时便包含许多哲理,不是粗浅的技巧主义者所能了然的。”〔《四十自述》〕他的中国画,以花鸟鱼虫为突出,活泼生动,着色清艳,尤以画金鱼著称于国内外。汪亚尘早年多著述文字,善书,与书法家沈尹默为师友之交。
1928年,汪亚尘辞去上海美专职务,年底与夫人荣君立乘船去了法国马赛。到法国的一个多月,汪亚尘便参观了许多名胜和美术馆,比如卢浮宫、凡尔赛宫、米勒故居等,汪亚尘每到一处,总是记日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美术品的观赏感想等统统写上,但这几十本珍贵的资料在“文革”中全部遗失。稳定下来后,汪亚尘开始到卢浮宫临画,他喜爱古画和印象派的作品,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在法国久居,故而他临摹的非常勤奋。在旅欧期间共临摹了三十一幅名画,创作了六、七十幅画,这些画后来回国都全部展出,好评如潮。除了在巴黎参观和临摹,汪亚尘和夫人还去了布鲁塞尔、柏林、日内瓦、佛罗伦萨等城市。
汪亚尘自欧洲归国后,重新研究中国画,他曾说“要国画有进境,非研究西画不可。用西画上技巧的教养参加到国画,至少可见到技术的纯熟。”汪亚尘将西画参加到国画不是简单掺杂在一起,而是主张融会贯通,更好地表现国画。对近代的画家,汪亚尘欣赏的是虚谷的绘画,虚谷的高古典雅、冷峭隽美给亚尘以很大的影响,汪亚尘以画金鱼闻名,与虚谷不无关系。汪亚尘作画很勤奋,有“画砧子”的雅号。除绘画外,他还勤练书法,远学二王、近受益于沈尹默。
代表作品
播报
编辑
汪亚尘油画《金鱼》,汪亚尘作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名家,其作品见证了中国洋画运动初始发展的印记。《金鱼》一作为习作题材作品,印证了当时样式移植的特征。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油画界,静物是最为常见的创作题材之一,表面上看,可能是画家以身边寻常之物,抒发自己心中唯美性情,以习作形式加以体现,这在几乎所有的中国油画的前辈名家的手笔中,都有这样的记录。不过,他们的习作却是非同一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寄托着那个时代的艺术理想。因为他们必须通过习作的传播,完成一个样式移植的文化使命,因而这些目前散藏于民间的名家油画,其实是伟大的习作。将西方油画的样式整体地移植到中国,通过教育、社团、展览和期刊等多种途径,自觉地与本土的文化环境相结合,形成典型的样式移植现象,这是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的重要特点。这种样式包括古典的写生之物、物体的光色变化以及图形和色彩的主观表现,由此出现了以静物、风景和人物肖像的习作性作品。这种习作性创作,是中国油画非凡的起步。其中体现了中国油画风格、图像、技法演变的真实印记,为后人的研究、收藏和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
评论
播报
编辑
《金鱼》一作,正是体现了其中重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该作品中,汪亚尘在将印象主义样式及风格移植的过程中,又自觉地融合了民族的文化审美情趣,用笔兼容油画中印象派笔法和水墨晕染的意趣。汪氏曾经以国画笔墨表现多姿多彩的金鱼形象,而享誉画坛。然而以油画形式表现金鱼,则显得别开生面。其中意趣生动的画面效果,足见作者苦心探索中国油画融合之道的匠心所在。
艺术成就
播报
编辑
从艺术成就,可以发见艺术者之生命。顾欲估定艺术之真价值,对于艺术者之人格,尤须有深切的认识。观汪亚尘之画,仅就画的艺术技巧上与以相当之评判,恐未足以尽海粟;盖其画之价值,生命趣味,不在艺术技巧的深诣,而在其历史的艺术的人格之融合。汪亚尘自己赏鉴的标准也只是一个:伟大。不嫌野,不嫌粗,他只求大。“大”是崇拜的英雄们的一个共性。在西方他觅得了密格朗其罗、罗丹、塞尚、梵高;在东方他倾倒八大、石涛。这不是偶然的好恶,这是个人性情自然的向往。因缘是前定的;有他的性情才有他的发现,因他的发现更确定他的性情。所以从他的崇仰及他自己的作品里我们看出海粟一生精神的趋向。他是一个有体魄有力量的人,他并且有时也能把他天赋的体魄和力量着实地按捺到他的作品里。我们不能否认他的胸襟的宽阔,他的意境的开展,他的笔致的遒劲。同时汪亚尘还得用谦卑的精神来体会艺术的真际,山外有山,海外有海,身上本来长有翅膀的何苦屈伏在卑琐的地面上消磨有限的光阴。
社会评价
播报
编辑
汪亚尘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在中国早期西画家中,无人可比,在西画家中,也数上乘水准。他的画风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用笔干脆俐落,用色主观大胆,但又非常漂亮。面对他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他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他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他与别的西画家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无所不精,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都大胆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他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他艺术发展的轨迹。
[1]
点击阅读原文登记寻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