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彩纷呈 | 安康古建筑——汪氏祠堂

文摘   2024-11-09 17:00   广东  

安康古建筑——汪氏祠堂


汪氏祠堂坐落在汉滨区张滩镇汪岭村,坐北向南,始建年月不详。据了解,该祠堂历史距今至少有300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建。面阔三间(12.5米),纵深16.5米,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汪氏祠堂面积不大,但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虽然没有雕梁绣柱,但青砖黛瓦,马头墙,高大的八字大门更显纯朴庄重。

汪氏祠堂

汪氏祠堂为荆楚派建筑风格。砖木结构,青瓦覆面,硬山顶,台基高约1米,墙体为一顺一斗砌式,墙厚0.5米。

                 

墀头、檐口彩绘图案

房屋外檐为叠涩拔檐,山墙墀头有花草、云纹彩绘。内天井屋檐有蝶纹浮雕瓦当、滴水。屋脊为高浮雕花砖翘首脊,拜殿和正殿东西山墙各有两条垂脊。

翘首屋脊和叠涩拔檐使整个建筑典雅庄重

拜殿和正殿的正脊中间有青花瓷片镶嵌的宝相花、万字格纹浮雕图案,两边由镂雕莲花纹砖砌筑,上下有青花瓷片镶嵌线条。莲花生于水中,叶阔、花艳、籽多,象征汪氏家族兴旺发达。东西厢房屋脊为缠枝牡丹纹浮雕砖砌筑。牡丹,花之富贵者。缠枝牡丹寓意世代荣华富贵。

拜殿屋架

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大门、拜殿、天井、正殿。大门为八字形,八字墙由面墙向内缩进1.3米,字形。大门门框、门槛、门楣均为0.1 米厚青石条构成。

大门抱鼓石

大门两边有一对石鼓,石鼓下为须弥座,通高0.8米。大门两边立石鼓,不单是支撑门框、避邪驱恶,更重要的是身份象征。门前一对抱鼓石, 立的是功名标志,在封建等级的年代,无功名者门前是不可立鼓的。

门楣上有一对“金瓜”形门簪,有财源广进,大富大贵之意。

“金瓜”形门簪

大门上方八字墙之间有一青石额枋,又称“灯笼枋”。一是对八字墙起到支撑稳固作用,二是有利于逢年过节张灯结彩。大门两边各有一个蟠螭纹青石镂雕花窗(也称漏窗)。

青石镂雕花窗(漏窗)

花窗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线条流畅,历经百余年风风雨雨,花纹依旧清晰醒目,毫无一点风化腐蚀。花窗中间有蛟龙吐水图,细腻生动、栩栩如生。蛟龙出水,乃气势之磅礴。

入大门为拜殿,拜殿内阔11.5米,进深5米,屋架为抬梁式,三架梁。中间脊檩上有八卦图和“光绪十九年歲次癸巳嘉平月重建……”题款。

拜殿脊檩上有八卦图和“光绪十九年歲次癸巳嘉平月重建……”等字样

通过拜殿到天井, 天井面积约40平方米,青石铺地。东西两边各有厢房两间,面阔11.5米,进深3米。穿过天井进入正殿,正殿三间,阔11.5米,进深6米。抬梁式屋架,三架梁,中间有六根梁柱,柱下有鼓形、八棱形青石雕花柱础。

青石柱础

正殿东西山墙上各镶嵌石碑两通。东山墙两通石碑记载汪氏宗族的渊源及多次修续族谱事。西山墙两通石碑, 一是《重建三门改修宗祠输捐碑记》,二是《汪氏宗祠私立小学碑记》。

正殿架构图

从《汪氏宗祠私立小学碑记》中可以看出汪氏家族非常重视教育,对“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的理念早在百年以前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汪氏宗祠私立小学碑记》全文:汪氏宗祠私立小學碑记  當觀世界各國之盛衰,視乎教育之如何。教育興則國盛,不興則不盛矣,而家亦然。今東西等國之富強,乃是普通教育。男女年及五歲者,必入小學,年過十歲者始入大學。若不入者,罪即父母,乃家族之貧富,善惡之有無,亦然此理。我族向来公卿大夫不乏。迨今我族數百馀家,雖有學而等於無有者,皆由於辦理未善也。遂致文化落伍,非無英俊子孫而然也。况英俊不勝其數,而失學者多矣。凡有智者莫不久為惋惜。今我族各經理,同眾商議,設立小學一堂。將宗祠稞米麥谷提出三石以作教員之束脩。公舉管理九人,並無他意,實為培植人材起見,使子孫不致失學耳。或可不落他族之後,亦或光宗耀祖哉。是以刊碑不朽序云。公舉管理 汪成湖 汪武統 汪成儉 汪武智 汪武寶 汪建元 汪武功 汪武鎮 汪成芝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小陽月吉日立

汪氏宗祠私立小学碑记

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起,该祠堂一直设立小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三幢新教学楼相继落成,学生进入新校舍学习,汪氏祠堂遂被列为危房而闲置。

汪氏家族原籍湖北麻城,明代末期迁入陕西兴安府(今安康)。

重建三门改修宗祠输捐碑记

有碑文记载:“我始祖汪公益妻葛氏夫妻二人自麻城迁陕以来子孙数百余,家耕者以力农为本,读者以圣贤为期,入胶庠者有人,选俊秀者有人,列贡士者有人,副理都府者有人,虽功名未至显达而家声已觉有耀,子孙之振兴莫非我祖之功德也。”

天井檐口

汪姓是一个较大的氏族,源远流长。据《姓氏起源》一书资料显示:“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汪氏宗祠大门对联写道:“唐封越国三千户,祖籍江南第一家。”

本文转自 | 汉滨区文化馆

阅读原文登记寻根信息

汪氏宗亲总会
团结世界汪氏宗亲;凝聚天下汪姓力量.弘扬汪氏文化。商务合作请+vx:wdef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