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资讯 | 跨越四秩迎新会 共忆往昔辉煌章

教育   2024-10-25 19:31   辽宁  

—— 一段跨越40年的

新老校友迎新会纪实




四秩春秋织梦长,

新老校友聚华堂;

悠悠岁月情谊广,

共忆往昔辉煌章。


Our youth, 

in the common campus

金秋十月,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会,旨在让刚入京升学深造及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校友们感受到北京校友会的温暖与关怀,同时搭建一个新老校友交流的平台,共同传承和弘扬红医精神。本次迎新会在北京华生康复医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由北京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栋(1990级76期)主持。


  

活动伊始,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赵越教授(1982级68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赵越会长代表北京校友会向来自祖国各地汇聚京城的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赵越会长回顾了中国医科大学的光辉历程,强调学校始终秉承“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宗旨,致力于培养具备高度责任感、精湛医术和良好医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他指出,校友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成就和贡献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赵越会长引用《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经典语句,勉励年轻校友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广泛涉猎知识,不耻下问,慎重思考,明确分辨是非,踏实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做到“知行合一”。积极投身医学事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检验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窦亚玲教授(1982级68期)作为资深校友上台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在医学道路上的奋斗历程,从最初的医学生到如今成为检验医学领域的带头人,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窦教授强调,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需要终身学习。她鼓励年轻校友们不仅要扎实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始终保持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最后,窦教授对广大校友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学会忍耐,懂得包容,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二是做事要认真并要做好;三是不斤斤计较,人品决定走多远,学习能力决定走多快。


 

北京校友会医药供应链分会会长、上药康德乐(北京)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卫先生(1985级71期)作为企业家校友,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毕业后的从商之路。丁卫校友表示,步入大学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的热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然而,在实习与临床实践中,他逐渐发现,除了直接在医疗一线服务患者,医药领域的管理和市场拓展同样可以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贡献力量。从医学生转变为医药企业的经理人,这一决定并非易事,需要学习全新的知识体系,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技能。但他并未退缩,而是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如今,他已成功担任上市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的负责人,凭借专业的医学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紧接着,高年资校友冯洪强教授(1979级65期)做了题为《住培师资资格和住培标准认定与解读》的主旨分享。结合个人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分享了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成才之路。冯教授强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通过严格的临床培训和考核,住培医师能够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医学知识,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还分享了自己在校学习和住培期间的成长经历,现场展示母校老师教导的活学活记“顺口溜”,从最初的迷茫和困惑到后来的逐渐适应,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他鼓励年轻医生要珍惜住培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为将来的医学事业做好充分准备。在分享最后,作为老学长冯教授用十二字箴言“为人善、做事专、话少说、活多干”结束分享,博得现场众多校友热烈的掌声。



在交流分享中,北京校友会党建小组负责人吴宪宏教授(1984级70期)还畅谈了红医精神与自己的求学之路。他表示,红医精神是中国医科大学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大学子不断前行。红医精神不仅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更是一种信仰与追求。它要求医学生们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还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中国医科大学这个“红医摇篮”不能褪色,培养出来的红色医生的“颜色”不能变色。红医摇篮的“颜色”不能褪色,即其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必须得到传承和弘扬,以确保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红色医生的“颜色”不能变色,即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必须得到坚守和传承,以激励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继续发扬红医精神优良传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北京校友会组织会员部部长刘颖(1995级81期),对北京校友会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解读和分享。据了解,北京校友会设有会员代表大会,是校友会最高权力机构,也是会员表达意愿、维护合法权益的基本组织形式。会员代表大会下设理事会和监事会及党小组。秘书处作为校友会日常运行机构,在理事会指导下工作。同时,理事会下还设有分支机构部,属于二级派出分支机构。截至10月20日,北京校友会共成立1个专家委员会,32个专业分会和1个兴趣俱乐部,总计共有34个二级分支机构组织。秘书处下设行政部、组织会员部、会务活动部、外联部、宣传部和信息部等6个分部,在秘书长的指导下开展校友会日常工作。

  

北京校友会马拉松俱乐部总干事赵海辰(2007级93期)介绍了校友会第一个兴趣社团组织-马拉松俱乐部,并简单分享了如何创建一个俱乐部组织的流程和筹备建议。赵海辰表示,校友会成立马拉松俱乐部旨在汇聚热爱马拉松运动及长跑锻炼的校友们,搭建一个交流、分享与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组织各类马拉松及相关活动,希望能够激发校友们对健康生活的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促进校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北京校友会宣传部干事、迈瑞医疗市场部王竟宇(2017级103期)以“他乡遇故知”为题讲述自己加入北京校友会后的个人感悟。王竟宇校友表示,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作为一名年轻的校友,在远离家乡的他乡奋斗,时常感受到孤独与迷茫。然而,加入校友会之后,让他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惊喜与感动。他说,“无论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遇到困惑,都会有热心校友及时提供帮助并给与鼓励。校友会让我有了更多的归属感,也让我意识到,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孤单。在北京校友会这个大家庭,总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支持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珍惜每一次相遇,感恩每一次帮助,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在迎新会的交流环节,新老校友们纷纷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和求学经历。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都有着共同的医学梦想和追求。有的校友讲述了自己在医学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有的校友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突破与收获,还有的校友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们的发言充满了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也展现了中国医科大学学子的风采和担当。


北京校友会秘书长梁秋野(1990级76期)总结发言,梁秋野秘书长动情地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我们的心却永远年轻。迎新大会让我感受到了校友们那份对母校深沉的爱,也看到了北京校友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校友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每一位校友的心。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为校友会注入更多的活力,让北京校友会成为每一位校友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为校友会的明天加油!”



迎新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迎新会从最年轻的105K到高年资65K历经40年的跨越,开创了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最大年龄段跨度的校友聚会的先河。迎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校友们感受到了北京校友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医学梦想和追求。展示了中国医科大学的风采和担当,也彰显了红医精神的魅力和力量。同时,新老校友们的交流分享也为广大年轻校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他们未来的医学之路指明了方向。



在未来的日子里,北京校友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响应并服务国家战略,为“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

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
沟通中国医科大学校友,弘扬母校传统,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医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