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6日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全国总决赛
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我校参赛项目最终荣获
银奖2项,铜奖6项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和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高校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学生报名参赛。141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参加决赛阶段现场比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决赛,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强亲自带队参赛,在总决赛现场为参赛队员加油鼓劲,勉励参赛队员轻装上阵、从容参赛,在决赛舞台上充分展现红医学子敢闯会创的能力,彰显青春风采。
本次大赛获奖项目是在学校第五届“红医杯”创新创业大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创新创业办公室协同相关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多次邀请国内双创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辅导,并组织参赛团队模拟路演答辩,努力做好参赛团队的各方面保障工作。
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红医精神”引领,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以“红医杯”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选拔培育出更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全面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科大学贡献“双创力量”!
项目名称:
智AI“肠”在——多模态数据汇智的结直肠癌治疗智慧灯塔
项目简介:
团队历经六年攻坚克难,从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全方位矩阵式融合多模态数据库,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结直肠癌全图景智慧解析辅助临床决策平台——智AI“肠”在。以团队成员为第一负责人发表SCI论文24篇(包含CNS重要子刊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40.80),获批专利8项,在申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7项。项目借助医学大数据技术解决具体临床问题,拓宽了医学、物理学、分析化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应用场景。
项目名称:
红医汝爱——中国首个乳腺癌全流程帮扶医疗团
项目简介:
红医汝爱医疗团形成了“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体系,建立科普宣教、早诊早筛、规范治疗、康复关爱四支队伍,共派出人员3.4万人次,足迹覆盖23个省份自治区,122个地级市,168个乡村,令140万民众受益。团队获省级以上奖励50余次,发明专利56项,文章368篇,力求让更多患者得到最规范、最前沿的筛查诊治。红医汝爱医疗团未来将继续扎根辽宁,致力于为世界贡献中国乳腺癌管理经验,守护健康中国。
10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生代表
弘扬科学精神 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我校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
纷纷表达投身科技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的决心
“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鼓舞下,我校学生定能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发挥潜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强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鼓励,更是对我们所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鞭策。”
——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 赵锐
“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引领红医学子以获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为引领、为榜样,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争做勇攀科学高峰的强者。”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赵莉
“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我们将不遗余力支持青年学子创新创造,为青年学子构建更多更广阔的平台,引导他们在砥砺前行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 彭宇婷
“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经历,是青年学生科研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我们要鼓励青年学子坚持学以致用,研以促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团委副书记 韦旭楠
“我将继续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激发每位医学学子心中的创新精神,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具备实践技能的优秀医者。”
——第一临床学院乳腺外科 徐莹莹
“作为团队的指导教师,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充分激发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动力潜能,担起青年教师和医大学子在医疗创新领域的责任。”
——第一临床学院胃肠肿瘤外科 赵俊华
“作为青年教师,我将秉持创新精神,立足专业,勇于探索,为推动科技进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第一临床学院整形外科 邵伊宁
“我将发挥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努力成为一名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仁心医者,为推动祖国的科技进步与公共卫生事业奋斗终身!”
——第一临床学院 姚礼彤
“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继续深入科研工作,弘扬科学精神,以好奇心和求知欲为驱动力,不断追求卓越,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第一临床学院 李轩
“我要肩负创新实践的时代重任,凝聚薪火相传的红医力量,为我校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刘瑞琦
信息来源:创新创业办公室、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