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正当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团队首次斩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侧记

教育   2024-11-13 17:02   吉林  

法国当地时间10月26日18时17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颁奖现场,随着大赛组委会的郑重宣布,奖项在大屏幕上逐一揭晓。

“最开始公布的铜奖、银奖名单上都没有我们的名字,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紧张的心情达到了顶峰,直到大屏幕上滚动出金奖名单。当看到NENU-China赫然在列时,我的泪水瞬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回忆起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竞赛教练员孟月老师再一次眼眶湿润。

“耳边传来‘Congratulations’(祝贺)!欢呼声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我们身在现场的5名队员和孟老师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最好的结果。”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队长、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钰茗谈起获奖的瞬间,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金奖的背后,是在老师们指导下,23名同学、6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是一直绷着的一根弦、一口气。”

巴黎决赛现场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2003年发起的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国际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涉及生物学、医学、数学、计算机、统计学、工程学等领域,吸引了诸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参赛,受到Nature、Science等顶级学术杂志的关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38 支队伍、5000 余名参赛者参赛,决赛在法国巴黎举办。我校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首次参赛并一举夺魁,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团队项目《ScabBrewer(从毒麦到佳酿)》致力于利用转基因酵母降解或吸附啤酒酿造过程中的霉菌毒素,不仅能够降低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毒素残留风险,还能为实现真菌病害麦类的再利用提供思路,向世界展示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风采与社会关怀。在这激动人心的成绩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坚持、成长、感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支年轻的队伍,倾听金牌背后的故事。




“我们与校长有个约定”

//


10月28日下午3点,从法国飞来的国际航班落地长春龙嘉机场。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队员、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的本科生朱俊同刚走出通道,就一眼看见了鲜红的欢迎条幅和手捧鲜花的老师同学们。原来是受学校校长徐海阳委托,副校长邬志辉带队来机场迎接团队凯旋,并现场宣读了徐校长在出差途中发回的贺信。“真没想到,开学时和校长约定的场景就这样实现了,真的太开心、太感动了。”朱俊同笑着说。

副校长邬志辉带队接机


时间拉回到2024年8月17日,2024级新生报到现场热闹非凡。生命科学学院iGEM 竞赛团队在“郝水试验班”新生报到处做着项目宣传。徐校长在迎新队伍里注意到了这些年轻的面孔,朱俊同也在此时看到了校长,他上前主动介绍了自己和小伙伴们正在做的项目。在听了朱俊同的讲解后,徐校长非常高兴地鼓励说:“你们的项目听起来很有趣,也很有价值。同学们好好干、加油干!要是最后拿了金奖,我去机场接你们!” 朱俊同满怀信心地回应道:“校长,那我们一言为定!”

朱俊同在迎新现场向徐校长介绍参赛项目


校长激励的话语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队员们心中的斗志,大家继续加足马力进入备赛冲刺阶段。在此之前,团队已完成了队员选拔、实验室建设、竞赛课题确定、实验设计、实操及数据结果分析等多个环节。

团队师生赛前合影


“作为学院‘项目驱动、以赛促学’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iGEM 竞赛我们非常重视、全力支持。”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首席指导教师宫磊教授介绍道,“团队从20244月开始组建,选拔了22名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和1名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本科生。院里派出了副教授王天雅、博士生张可人担任指导教师,辅导员孟月担任竞赛教练员。我们还邀请到了一位有力外援——具有丰富iGEM竞赛指导经验的东北林业大学王鹏超副教授担任团队顾问。老师们舍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帮助团队一遍遍理顺思路、修改方案、解决问题,学生们也都很有冲劲儿和韧劲儿,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

深夜完成实验后的合影


“感谢学校、学院提供的全方位资源,让我们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到国际顶级比赛。”队员、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黄欣悦说,“很多像我一样的大一学生,专业知识尚浅,老师们就提前给我们补课,进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培训。学院还将惟真楼 14 楼的两个房间,六十多平米,进行装修、购置设备,建成了 iGEM 的专用实验室给我们使用。”在这里,团队师生们一次次头脑风暴、完善设计、分配任务、复盘反思,再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一个个猜想与假设……

校长徐海阳在惟真书院与师生座谈


“再次祝贺同学们!”11月1日,出差返校的徐校长来到学校惟真书院,与团队师生亲切座谈。“校长如此重视与我们的约定,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还幽默地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科研故事,让我们强烈而具体地感受到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体会到了什么是‘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生命科学学院2023 级本科生章晓蕾说。

“收获的不只是一枚金牌”

//


科研之路,荆棘密布,但每一步前行都可能遇见绚丽之花。正是这些挑战,让大家在挫折后收获成长,在徘徊后更加坚定。

首次参赛,从零备战,不仅考验综合技能,更检验意志品质。“我们了解到其他队伍大多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就开始准备,而我们从决定参赛开始算,前后不过六个月时间。”孟月师表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奇迹,靠的是队员们通宵达旦的付出和敢拼敢闯的精神。

不间断实验24小时后,短暂地趴在桌上休息


通宵达旦地工作后,在惟真书院就地小憩


去莫斯科大学交流的3位队员依然保持高强度的线上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题不断涌现,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考核维度多元,做实验的同时还要兼顾宣传片的制作剪辑、网页搭建、采访调研、科普宣传等工作;全英文的阐述与答辩,对外语能力也要求颇高,需要挤出时间不断精进......从0到1,实属不易。队长王钰茗回忆道:“我经常是早上八点从寝室出门,再回到寝室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八点了。”“实在困极了、眼睛累极了,我们就定1小时的闹铃,小憩后再接着讨论。”备赛后期去往莫斯科大学交流的阮馨、徐萌笛、王翘新三位同学始终在线工作,腾讯会议常常从早开到晚,克服时差、空间距离,和队员们“同步前进”。

大二年级的队员王晨好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他自学前端开发、数学建模、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等知识,负责项目的网页展示、Drylab(干实验)模型构建等工作。不同学科的碰撞,为团队拓展了思路、增添了力量。“正如徐校长讲的,‘一个人的知识是拼图的一小块,只有当很多块拼图拼在一起时才能形成一张完美的图画’”。王晨好说,“手捧金牌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学科交叉的终极浪漫”。

凌晨三点,王晨好构建的模型第一次测试完毕


科学实验往往要经历千百次的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须得坐住冷板凳。这个道理,大家在备赛过程中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比如,此前的取样过程极易影响酵母的发酵环境,导致实验遇到了卡点,无法推进。在紧张的时间压力下,队员们加班加点进行新的尝试,改进取样方法,最后,发明出一个用医用注射器配合橡皮管来抽取样液的小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小装置,我们正在申请专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们体验到了创新的快乐!”队员、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马啸说道,“当最后一次高效液相色谱实验跑出来一个很干净的‘峰’的时候,真是控制不住地喜极而泣。大家激动地蹦蹦跳跳,那场景,我能铭记一辈子”。

通宵实验后,团队奔赴大顶山看日出


尽管艰辛,但并肩战斗的日子最终成为了大家心中最宝贵的回忆。“过程很苦:倒不完的板、连接不上的载体、假阳的菌落、转化不成功的酵母……过程也很甜:通往大顶子山的星光璀璨明亮、熬夜通宵后的早餐最抚人心、连接上载体时的惊喜、酵母转化成功后的自豪……”谈起收获,徐萌笛脑海中闪现出太多难忘的画面。“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一群本不认识的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可以让一个实验技能不熟练的小白,成为有经验的学姐;可以让一个在外地没有归属感的人,认为东师就是家生科院的老师们、师兄师姐们、朋友们是可以依赖的家人。”坐在她身旁的队友王翘新也不住地点头:“能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升级打怪,真的超级幸福。最后的金牌是对我们最好的嘉奖。”

“这半年,大一学生提前接触到学科前沿、积累了经验;大二学生逐渐养成了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大三同学的统筹能力和规划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家通过实践认识到善于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收获了各自的成长。”宫磊院长欣慰地说。

座谈会上,听完师生的发言,徐校长很动容。他生动地讲起自己学生时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心得:“做学术就是一个不断攀登、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的过程,当你解决一个问题时候,你会获得一个阶段性的鼓励,但很快,新的挑战、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兴奋和沮丧总是交替着的。这个过程中,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他真诚地告诉同学们:“坎坷的经历往往让我们对事物探究理解得更深入,而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的能力、形成的思维方法才是大学里学习到的比知识更宝贵的财富。”

“教育情怀伴我跨越山海”

//


小麦、粮食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的师生们集思广益,最终确定“ ScabBrewer(从毒麦到佳酿)”这一兼顾了学界兴趣和食品安全热议话题的选题。对于参赛队员来说,此次iGEM竞赛既是一次跨学科的交流碰撞,也是一个跨年级的成长平台,更是一份走出象牙塔的社会担当。

作为一只来自中国师范高校的队伍,“Education(教育)”成为奶牛-中国战队(NENU-China)战队鲜明的特色与标签。“尽己所能为社会发展和教育服务”,不仅是项目选题的出发点,更是贯穿整个筹备过程的一条温暖的线索。

面向不同人群做教育科普


在积极备赛的同时,队员们针对不同人群,精心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科普活动。例如,依托东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教育体系,走进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开展科普游戏或讲座,邀请高中生走进实验室学习实验技术,开展“微生物绘画”等活动。走进职业技术学校,介绍关于酵母的知识和应用;走进社区,向老人们科普自酿酒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希望通过多种教育宣讲的形式,在更多人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影响更多的人关注科学、热爱科学。”队员齐梦瑶说。

决赛答辩中,队长王钰茗深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就在前一周,我回到我的母校——中国福州海边的一所乡镇中学,向即将中考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我们的项目。我提议他们写下心中关于未来的疑问或梦想,我把这些心声带到巴黎。这两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热情地写下回应。尽管素未谋面,但这些写满鼓励的便签再次回到学弟学妹手上的那一刻,我相信一定会帮助他们建立更广阔的世界观,鼓励他们走出村庄,跨越山海,奔向热爱。”


学弟学妹的心声在巴黎获得热情回应


面对大赛评委“为何从中国最热的地方跑到最冷的地方求学”的疑问,王钰茗这样回答:“成长就像鸟儿飞往自己的山,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选择东师,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怀抱着教育梦想,在东师三年的学习生活,也让我确定,这里是浇灌梦想开花结果的沃土。”2024年秋,保研择校,获得外保资格的王钰茗坚定地选择了留在东师继续深造。


孟月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情怀的融入,也赋予了科研别样的温度。六个月的日夜陪伴,使得队员们也在回顾总结时频繁感谢一个人——孟月老师。“我是一名专职辅导员,也是生物学博士。筹备比赛时,能够发挥我的专业优势为同学们排忧解难;面对繁琐时,能够带头示范、鼓舞士气、传递温暖,将思政教育融于每一次师生互动,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孟老师微笑着说,“每个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难,金牌是属于大家的。”

又是一年秋意浓,东师校园里,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一幅忙碌的画卷徐徐展开——

图书馆前,同学们或坐或立,手中捧着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实验室里,灯光明亮,学生们忙碌着实验,记录着数据;学术咖啡厅里,三两成群的学生聚在一起,笑声和讨论声轻轻交织,充满了青春活力;自习室内,气氛宁静,学子埋头苦读,时而翻阅资料,时而掩卷深思……

每一位东师学子都在脚踏实地向上生长,每一份努力都在为未来积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踏实与勤奋,定会带领他们抵达各自的梦想之地,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记者 | 谭海洪

学生记者 | 张佳冉 刘钰莹 

排版 | 韩   彤

初审 | 谭海洪

复审 | 闫   冬

终审 | 吕春宇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投稿&帮推&合作邮箱

wx@nenu.edu.cn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