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河西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激扬更富活力的城市气质。
守根脉:传承非遗文化
——2024年,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投入使用,以渐进展陈方式,沉浸体验内容,实现非遗活态化、体验探索化、传承兴趣化。
——2024天津市第二届西岸非遗·老字号年货节举办,百余个非遗项目、中华老字号、津门老字号品牌集中亮相。
——2024 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京津冀非遗嘉年华活动累计参观人数达50万人次,让非遗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多新生力量……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河西区非遗传承发展的奋进方向。目前河西区拥有非遗项目121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居天津市之首。非遗传承人94名,涵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曲艺表演等8个领域。
河西区开展了“少年话非遗”“非遗进校园”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非遗宣传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展现了非遗文化多样性和活态传承发展创造活力。非遗走进了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进一步增进了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承血脉:浸润红色文化
——利用节假日,河西学子们走进城市记忆展览馆参观学习,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了河西区的发展历程、奋斗进程。
——2024年,河西区档案馆积极开展“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老战士访谈和红色档案征集工作,传承红色基因,浓厚家国情怀。
——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作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赓续红色血脉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所在。河西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故事传播高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续文脉:用活文旅资源
——在天塔湖风景区,伴随人们的欢呼声,“海河西岸 品质之城 河西欢迎您”天塔主题灯光秀上演。
——“戏曲街角”之《西厢记》在人民公园上演,市民零距离感受戏曲魅力,百年历史名园绽放新活力。
——第六届活力河西•哪吒文化体育嘉年华在天津市文化中心启幕。为期21天的体育竞技、文化娱乐、餐饮休闲、时尚生活综合盛宴,丰富市民夜生活。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还要加强商贸文旅深度融合。河西区积极推进文化中心文旅商融合标志区建设,举办各类文旅商活动300余场,推出“一日游”“研学游”等10条精品旅游路线,实现了文博场馆、城市风貌、自然景观的串珠成链,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生活空间,进一步彰显海河西岸现代化新风貌。
2025年,河西区将完善“一带三中心四层面多点支撑”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加强西岸文化品牌建设,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1000场以上。
提升改造文化中心文旅商融合标志区,升级改造城市绿道,推动天塔风景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治理、设施改造、项目产业升级,盘活人民公园11处建筑载体。
加快建设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征程再启,河西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在海河西岸书写文化建设的时代华章。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作者:赵钰萁 李博
编辑:王兆春 李博韬
审核:祁淑娟 潘影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