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故事】一根麻花​串起岁月记忆

民生   2025-02-01 11:03   天津  

一根麻花

串起岁月记忆






它是“天津三绝”之一

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

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在1997年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

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天津人来说

麻花得是“桂发祥”的

店铺得是“正宗”的

给外地朋友的特产得是受欢迎的



当然

老天津人吃麻花还有个隐藏款

“碎麻花”



十八街有个刘老八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寒食节代餐的油炸食品——寒具,这个时期被称之为粔籹。


从南北朝到清朝叫法各不相同,膏环、巨胜奴、馓子、铰链棒……到了民国时期,各地的麻花以天津产的最为出名。当时,天津地界的麻花根据做法、形状的不同,有“绳子头”、“花里虎”、“麻轴”等叫法。




上世纪20年代初,天津的海河边新开了一间麻花铺,掌柜刘老八,因店铺地处十八街,大家称为十八街麻花。刘老八制作的麻花口味地道,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



刘老八反复琢磨麻花口感的改进。面、水、碱的配比,和面的力道,甚至连节气的变化都成为他考虑的因素。经过多番尝试,十八街麻花率先解决了茛、硬的问题,很快在津门扬名。

 

一天,刘老八正在做点心,面前的什锦点心馅儿让他灵光一现:这馅料能不能加到麻花里?又是多番尝试,这夹馅麻花终于呈现条酥而不懈,馅溢而不散,均匀饱满、紧致有序、造型周正、金黄通透的完美形态,而口感也变得更加酥脆香甜、耐人寻味。




一向追求完美的刘老八并没有急于将夹馅麻花推广面市,他深知中式面点讲究馅儿新,注重用料,追求口味。于是他南下杭州,几赴山东,三登燕山,历时三载,精心汇集数十种原料,经多次调制,终于成功配制出最适合麻花融合的百香馅儿料。刘老八将它命名为十八街什锦夹馅麻花。

 

十八街什锦夹馅麻花一经问世,就成为海河乃至北方美食的翘楚,甚至被洋人带到国外,成为东方美食的文化使者。




流转经年

01

1956年,十八街麻花店公私合营,改字号为“桂发祥”,取桂子飘香、发愤图强、吉祥如意之意。

02

1983年,天津市桂发祥麻花公司正式成立,先后注册了“十八街”、“桂发祥”商标。同年,著名书法家赵半知先生题写“桂发祥”匾额。

03

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04

1998年,研制出第一条电脑程控麻花机械生产线。

05

1999年,桂发祥与天津市食品技术研究所联手组建桂发祥食品技术开发中心。

06

2010年,十八街麻花在上海世博会天津馆亮相。

07

2014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8

2016年11月18日,桂发祥股份公司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功上市,标志着桂发祥迈入全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09

2024年1月21日,桂发祥股份公司以南楼桂发祥食品广场为载体,重点打造承载城市记忆和情怀的天津首家老字号集合店正式开业。


美味的秘密

十八街麻花的十几种原料

均选自全国最佳产地

要经过严格的

审核 检测和监控

确保每一种原料都是

无添加 纯天然的

其中有一种原料是桂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从开始就一直使用杭州一个老字号的小叶银桂桂花酱,这种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全天然桂花酱产量低、人工成本高,一度经营困难。对此,桂发祥负责人决定加价购入,让老人这门传统手艺得到传递、工匠精神得以延续。



有了上佳的原料,还要经过和面、搓制、油炸、控油、调制等20多道关键工序的精工细作。制作时掐捏力度需三分紧、七分松,搓制的角度、速度、力道需配合紧密,一搓、一推、一提、一拢、一顺,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呈现造型周正、拧花分明的形态。




如今,除了搓制程序外,其他工序均采用机械制作。1998桂发祥公司自主研发出第一条电脑程控麻花机械生产线后不断创新,用电脑程控系统控制煎炸时间和温度,运用全自动油脂过滤系统、螺旋冷却系统、食品在线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优化生产工艺。1999年与天津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建立了桂发祥食品技术开发中心,通过改良配方和工艺,将更加健康的新食品元素引入传统产品,目前共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2002年,桂发祥占地2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落成,生产效率大幅提高,14条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全年产能达7600多吨的发展与突破。







文化传承的载体

2012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开张纳客,这是全国首座以麻花为主题的文化馆,面积近4200平方米。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

大家可以了解

麻花的演变过程

原料甄选和制作工艺

企业的发展变化

以及城市的渊源等内容

还可以参观生产车间

品尝特色产品



馆内的一支巨型麻花令人印象深刻。曾经,桂发祥制作了一支巨型麻花,长1.5564米,重24.98公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馆内的这支已经超越了它的长度和重量,长约1.8米,重约50公斤,由六位特级麻花技师共同制作而成。



除了麻花这一“主业”,桂发祥还有“小八件”、月饼、喜饼、鲜花饼等一百多个品种的中式糕点和西式糕点。近些年,更是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推出了高纤、益糖两大系列麻花,番茄、海苔、麻辣小龙虾等味道的休闲小麻花,速食版茶汤、嘎巴菜等产品。



桂发祥本着“立足天津 覆盖全国 走向世界”的思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立了健全营销网络,并与多家航空公司及天津铁路营运部门合作。目前公司在京津设有将近60家直营店以及1家食品主题综合商场,在北京、上海设立销售子公司,销售网点覆盖全国,远销海外。




百年传承

却讲不完传承背后的故事

时光变换

一个老字号的创新与发展

将与这座城市一起

未完待续

……



关于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您有哪些特别的故事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下期预告:


庆音 、永音法鼓

有故事的宝子们记得私我!

想看故事的

记得来蹲~




往期回顾


【一城故事】话说天塔

【一城故事】那条蜿蜒的城市秀带

【一城故事】娉婷万态•百年名园

【一城故事】城市会客厅的岁月流转

【一城故事】博物馆中的“活化石”

【一城故事】哪吒闹海 风起陈塘

【一城故事】挂甲禅寺:千年禅韵 岁月流芳

【一城故事】为历史铭记的丰碑

【一城故事】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年的记忆 画的传承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统筹:陈致宏

作者:王兆春

制作:刘晓睿

编辑:王兆春 李博韬

审核:祁淑娟 潘影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河西









天津河西
讲好河西故事,传递河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