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洛阳洛龙区书香苑小区的麻志强打来电话,邀请记者到他家看看他收藏的老语文课本,这些课本从清光绪年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都有。
今年75岁的麻志强说,他收藏的2000多本老语文课本是他的宝贝,里面的故事见证着历史变迁,内容“都很有意思”。
1948年晋察冀边区课本
“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吗?”“好不好奇清光绪年间的语文课本长啥样?”……记者带您去探究一番,听听麻志强的收藏故事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开始关注老语文书
一走进麻志强家,就看到放在客厅一角的书桌,周围摆满了书,那些书一看纸张就很有年代感,有些还被他仔细地用塑料包装纸包好,书皮的边缘有磨损的痕迹。“这些书籍都‘老’一些,需要小心呵护。”他笑着说,这里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书都放在书房里。
说起为啥会收藏语文课本,麻志强的思绪回到了上初一那年的夏天。他小时候住在东关大石桥南街附近,夏天,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逮蛐蛐儿。有一次,他在逮蛐蛐儿时看到,一个小伙伴拿来做蛐蛐儿盒子的纸上有很好看的图画,问了才知道是语文书的插图。原来,那个小伙伴拿的是哥哥用过的初中语文课本,这立刻让使用更换后的教材、里面没有插图的麻志强产生了很大兴趣。“我跟那个小伙伴商量,让他把他哥哥不用的语文课本拿给我看,我给他多逮几只蛐蛐儿。”他说。
“他们那时候的语文书不叫《语文》而叫《文学》。”麻志强说,“那个小伙伴先后给我拿了3本《文学》,后来又讨回去两本,除了精美的插图,书里的故事也深深吸引着我。《最后一课》《纽扣》《我对着黄河笑》等课文,我们的书里并没有,我读得津津有味,那时候也没啥课外读物,我就当故事书来看,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关注老语文书。”
从老课本上能“看到”不同的时代背景
“插图精美、有好故事的语文书,我都想留一本。”麻志强说,可惜原来没啥钱,遇到了也买不起,真正开始收藏语文课本是1978年以后,家里生活宽裕了,他才开始到处搜集老语文课本。
渐渐地,谷水、老集、西工旧书市场上的人很多都认识了麻志强,也知道他爱收藏老语文课本,从周边县里淘到老语文课本就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他收藏的最“老”的语文课本,是两本清光绪年间的小学语文书,有100多年历史了,纸张老旧发黄,但比较厚实,磨损也不算严重,名字叫《最新国文教科书》,竖版排列,字迹较大,由江苏的蒋维乔、庄俞编纂,书后印有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初版,书中有插图。“这两本书当时可不便宜,不过我买时毫不犹豫。”麻志强说,看看清朝的学生都学些啥,能更好地了解历史。
麻志强说,从他收藏的语文课本上,能“看到”不同的时代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最初叫《新国文》,后来改成《新国语》《新中华国语读本》,其他课本比如政治课本叫《新修身》,纸张质量都很好,厚实、颜色白,插图有些还是彩色的。
1949年前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审定的语文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用的却是棉麻纸,纸张颜色发暗,书从塑料包装纸里拿出来感觉绵软得没有筋骨,内容涉及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分土地,也有简单的识字顺口溜等。“从纸张就能看出来当时的条件艰苦,但即便如此,边区政府也非常重视教育,克服困难编印语文课本供大家学习。”麻志强说。
“到了我上学时,课本纸张质量已经很好了,又白又厚实,书拿到手里分量就不一样。”麻志强说,“课文内容也更加丰富了,说明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教育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收藏的语文课本多了,他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文化程度、职业等不同,有很多种语文课本。有农民识字课本、职工课本、干部课本、解放军课本、志愿军课本,内容也根据分类有所不同。
麻志强拿出其中两本语文课本,翻开指着其中一本里的《桌上的表》说,这篇文章最早刊发在《新洛阳报》上,熟悉洛阳解放历史的人估计都知道,另一篇是《他们为什么不吃柿子呢?》,讲述了1947年发生在洛宁战役后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洛宁县东宋镇马庄村,解放军到来之后,驻扎在村里李大妈家的柿子园里,因为之前发生过家里的柿园被国民党军队吃光柿子又砍倒柿树的事情,她和女儿小荣都担心发生同样的事,非常害怕的小荣远远躲着看,发现士兵们驻扎整齐,没有一个人摘柿子吃,等部队走后她们发出了“他们为什么不吃柿子呢?”的疑问。
“这个故事反映了解放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美德。”麻志强说,看到这篇文章后,他就萌生了去实地看一看、了解详细经过的想法,最初因为交通不便而搁置,前几年,有朋友得知后,开车带他去马庄村走访,村里老人大都不在了,年轻人也出去打工了,没有人了解当年的事,他便向镇上求助,但没有找到关于小荣的线索。这件事成了他心里的一个遗憾:如果能找到当事人或者了解这件事的人,讲讲当时的故事,会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