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全面开展灭蚊防范工作
今年邻近地区登革热个案显著增加,本澳亦难以独善其身,至今录得25例输入性登革热及3例本地病例,最新一宗本地病例(第3例)是居住沙栏仔街的59岁本地女患者。鉴于沙栏仔街一带陆续有确诊个案,卫生局认为该区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公众应提高防范,减低登革热本地爆发的风险。
患者与本月2日确诊的第2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居于同一大厦,且同为登革热病毒Ⅰ型。该区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卫生局呼吁居住或前往该区的人士务必加强防范,包括清除积水及采取防蚊措施。另外,月初当局接获一例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登革热病例报告,本地六旬妇人确诊登革热Ⅲ型。
最新的第25例输入病例患者为六旬本地妇人,居于友联街,此前与家人到中山小榄镇后出现不适,求医确诊患登革热Ⅰ型。本月2日,第24例输入病例患者为五旬本地妇人,居于沙栏仔街,上月中旬与家人曾到中山探亲,及后不适求医,检测证实为登革热病毒Ⅰ型。当局派员到患者住所及经常活动地方检查孳生源及化学灭蚊,走访住户及商户发放防疫资讯。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此前一周(10月21日至27日),全省新增报告1,785例登革热病例,当中本地病例1,775例,包括佛山、广州、深圳、湛江、中山及珠海等。粤澳居民交往频繁,近来本澳亦相继录得自广东输入的个案。
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在本澳普遍存在,加上本澳是旅游城市,每天有大量流动人口,若没有做好准备,一旦有登革热传入,便可能在本澳爆发。重型登革热常并发脑膜炎、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患者甚至可在24小时内死亡,不能轻视。本澳仍处蚊媒传播疾病季节,邻近的广东省亦有较多传播个案,居民不要掉以轻心,要继续做好防蚊措施,勤清家居积水。无论居民或游客,若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居住地点或旅游史。前线医护人员要及时检测和申报怀疑登革热病人。
粤九月至今登革热累计破万
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广东省登革热输入和本地疫情风险高,仍处高发季节。广东省疾控部门紧急提醒,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且二次感染重症风险将大大增加。现在治疗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特别要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容易增加出血风险。
料寒流至可缓解疫情
广东疾控中心指出,从常年的蚊媒密度检测显示,每年四月蚊媒开始活跃,5月至9月蚊媒密度维持较高水平,10月后逐步下降。但今年气温较往年偏高,降雨量也偏多,蚊媒密度整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相信随着气温下降、温差加大,蚊媒活动可进一步减少,疫情将明显缓解。
四种病毒染一不免疫
深圳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昨日发文指出,登革病毒分为四种血清型,感染一种登革病毒,不代表对其他登革病毒免疫,因此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一般来说,第一次感染大多数人症状不严重,康复后会对该种血清型登革热产生免疫抗体。但之后还可能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登革病毒,之前感染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作为另一种登革病毒的保护,反而可能使第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大大增加,或会导致重症,严重的会引起休克、器官衰竭等。
勿用非类固醇抗炎药
目前,预防登革热最有效方式是将蚊子“赶尽杀绝”,特别是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同时要做好通风干燥、安装纱门纱窗、挂好蚊帐、使用灭蚊虫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