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高速车里湾大桥横卧于闽东海滨滩涂之上,这座历经25载风雨洗礼的老桥,正处于升级改造工程的收尾阶段。“有了能够实时监测大桥状况的‘心电图’,我们对桥梁施工安全状况了然于心。”中交路建车里湾互通项目生产副经理高建伟满脸自豪。
中交路建承建的车里湾互通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车里湾工业园区,该园区是宁德市打造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的重要基地。项目采用主线下穿的T型互通型式,共设5条匝道、1条连接线以及1处收费站,不仅要对原车里湾大桥进行改造升级,还要打通连接园区与沈海高速的交通“动脉”,满足园区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车里湾大桥所处区域地下深埋着30米厚的淤泥层和风化岩层,路基顶填位置紧邻海堤挡墙,直接进行填筑加载极易造成海堤外移。此外,多年的风雨侵蚀致使桥体结构材料老化问题严重。经过初步评估,项目团队需要对大桥全线256根桩基和43座承台进行加固改造。
如何在改造过程中避免对大桥造成二次伤害,高建伟陷入沉思。当时恰逢项目安排职工体检,医院的心电图检测让他突发灵感:“心电图能精准捕捉心跳产生的电脉冲变化,将其转化为波形曲线,是不是也能在大桥的关键部位安上监测‘触角’,搭建一套‘心电图’系统,实时掌握大桥的健康状态?”高建伟立即召集技术人员进行商讨和论证。
今年4月初,车里湾桥墩加固工程监测基准网正式搭建完成,由位于桥梁变形影响区域之外且地质条件稳固可靠处的7个固定基准点构成,借助基准网,技术人员能够将固定坐标导入全站仪,精准计算出设备位置,为后续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项目团队将工作重点聚焦于车里湾大桥的关键部位,严密监测52个桥墩的沉降和倾斜状况、土体位移情况以及滞洪区和沿海堤坝的位移态势。技术人员在每个桥墩底部安装8个水平棱镜,同时布局208个桥墩沉降监测点位、97个滞洪区水平位移监测点位、34个海堤水平位移监测点位以及4个土体位移测点位,共计759个监测点位。这些关键脉络上的“感知神经元”能够精准把控桥梁的“生命体征”,而根据监测数据绘制的桥墩沉降变化折线图,就是体现桥梁健康状况的“心电图”。
“我们借助全站仪对各个监测点位进行持续观测,一旦‘心电图’数据异常,就说明桥墩沉降或位移超限,我们会立即调整施工作业方式。”高建伟介绍道。
7月,由于新建互通桥工程与现有大桥改造工程存在交叉施工,桩基入岩时极易对大桥造成扰动。更为棘手的是,大桥底部淤泥和风化岩层的自然地基承载力低,桩基施工易出现塌孔、斜岩卡钻等情况。对此,在“心电图”的配合下,施工人员通过改造动臂长度和加装自制工装等创新方式,采用小型循环钻机+挖机配振动锤+微型蜘蛛吊的组合,在净空5米的桥梁下方实施“微创手术”,在避免对大桥造成扰动的同时完成了桩基施工目标。
11月初,项目团队已完成大桥全部桩基和承台的改造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在‘心电图’的配合下,鼓足干劲,加紧完成剩余支座的更换工作。”高建伟满怀信心地说道。
来源|交通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