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对甘肃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生动写照。甘肃是丝绸之路经过里程最长的省,泾川的百里石窟长廊是丝绸之路途经甘肃最东端的确切见证。
5000年间,21个王朝的44位帝王或祖籍、或发祥、或行幸、或敕建、或诏令、或战事在泾州(泾川)地区,使泾州这个名字一次次醒目、辉煌于中国史册。黄帝在泾川一带活动,有遗迹可寻。周文王、周康王、周共王、周穆王或封国、或西征并会西王母。秦始皇过回中(泾川)、汉武帝11次行幸泾川朝西王母。两晋南北朝的拓跋焘、姚苌、姚兴、赫连勃勃的军功战事与泾川地缘关系不同寻常。宇文泰依托泾川兴起关陇贵族军事集团,得以立北周。唐李世民伐薛举父子,在泾川薛举城展开18个月的唐初第一大战役,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泾川籍前凉王张轨世系帝王7位,创建西凉,立国57年。自东汉梁太后始,泾川(安定)籍太后、皇后达12位,受东汉刘妲、、刘肇、刘隆、刘祜、西晋司马炎、司马炽、前赵刘聪、后超石虎、北魏元恪、元诩、北齐高湛、高纬恭敬或册封。特别是北魏灵太后胡充华,堪为空前绝后的一代女主。汉宰相陈平墓在泾川回山,马超、郭子仪、段秀实、王茂元、尉迟恭、范仲淹、韩琦0滕子京、八思巴、历代明韩王、年羹尧、左宗棠、谭嗣同、林则徐、孙中山、蒋中正、孙科、孔祥熙、冯玉祥、于右任驻守题记泾川。特别是左宗棠久立大营于飞云乡。泾川以泾水得名。商代建有阮国、共国。西汉元鼎三年(114)置安定县,东汉初撤,十六国时复置。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均为州治。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泾川县,元、明、清相沿。明洪武三年(1370)降为散州,由州直理县事。民国二年(1913),废泾州置县,为泾县。后因与安徽省泾县重名,1914年改为泾川县。1958年灵台、崇信并入泾川。1961年12月,恢复灵台、崇信2县原建置。1969年10月,属平凉地区。2002年6月,属平凉市。泾川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许多绚丽夺目的文明成果。泾川历史文化悠久,是古人类重要发祥地,旧石器时代早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出土的距今5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泾川人”,是甘肃省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泾川建州置郡设县已有2100多年历史。西王母文化源远流长,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的王母宫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由民间组织的西王母庙会,从北宋开宝元年开始,至今已举行1046届。长期以来西王母信仰吸引了大批台湾同胞寻根问祖、祭拜朝圣,已成为海峡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桥梁纽带。“西王母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在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王母宫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2013年,在泾川举办了“首届华夏母亲节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倡议,将西王母诞辰日农历七月十八确立为“华夏母亲节”,授予泾川县“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王村完颜民俗文化村是全国关内最大的完颜宗弼(兀术)后裔聚居区,具有800多年历史的金代女真人萨满教礼仪和祭祖仪式流传至今。县内以皮影、剪纸、刺绣、编织、石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极具开发价值。红色文化光耀千秋,1934年8月,红25军长征进入泾川,为钳制陕甘境内的国民党军队,配合主力红军北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战斗中,军政委吴焕先不幸壮烈牺牲。现存有红25军军部、十里战场旧址、吴焕先烈士墓等革命遗存。泾川佛教文化遗存丰富,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先后有14位帝王下诏、敕赐兴建寺院、兴盛佛教,境内现存佛教文化遗存多达1500多处。1976年出土的十六国华盖鎏金铜佛为国宝级文物,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铸佛像。始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王母宫石窟和北魏永平三年的南石窟寺,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南石窟寺为中心,沿泾河两岸有各类石窟群、石窟龛600多处,形成了国内罕见的“百里石窟长廊”奇特景观,泾川50年间相继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史学界和文物考古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第一次是1964年12月,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唐代大云寺地宫,14粒佛祖骨舍利及其五重套函惊现于世。据考证,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敕建泾州大兴国寺,用石函将佛祖舍利供养于佛塔地宫。公元694年,唐武则天敕令各州修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遂制铜匣、银椁、金棺与隋石函、琉璃瓶组成五重套函将佛祖舍利安奉于大云寺地宫。1971年,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五重套函为国宝级文物。《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称泾州大云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棺银椁,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开创了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先河,在佛教考古史上具有断代意义。第二次是1969年10月出土的北周宝宁寺供奉的佛舍利,出土的石函铭文记载,宝宁寺建于北周天和二年,比隋文帝分舍利早34年。第三次是2013年出土的宋代龙兴寺供奉的佛舍利,共出土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铭文记载的舍利瘗埋时间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距2013年舍利重现整整一千年。佛光显圣,巧合天缘,让世人见证了佛舍利千年一现的盛世奇缘,让大云寺昔日的繁盛与辉煌重现于世。与佛舍利同时出土的佛教造像270余件,横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多个朝代,时间跨度600多年,为研究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借佛舍利千年一现、盛世重光机缘,2013年农历五月十二举行了大云寺佛舍利安奉法会。同年12月,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知名专家学者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等出席会议,学术界、宗教界、考古界认为,泾川佛教文化历史悠久、遗存丰富,在同一地区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非常少见,是丝绸之路上佛教传播重地;泾川出土舍利次数、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堪称“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中心”,与敦煌佛教文化遥相辉映,构成了“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格局。
人们大都对莫高窟、云冈等着名佛教石窟的艺术成就称赞有加,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甘肃东部黄土高原的泾河两岸,隐藏着像繁星一般数量庞大的石窟遗存,形成了一条数百里长的石窟长廊,这就是泾河石窟带。相比其他着名石窟,泾河石窟带虽不为外界所熟悉,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却异常精彩——它横跨甘、陕两省,以禅修窟为主,堪称最原生态的佛教石窟,也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处规模宏大的禅修中心……据介绍,“百里石窟长廊”,指的是泾川境内,西起泾河、汭河交汇处的王母宫石窟,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之间,累计长度一百余里的范围内,开凿出的数百个佛教窟龛(据泾川文化学者张怀群等人勘察,现存窟龛数至少有822个),主要包括王母宫石窟群、南石窟寺石窟群、罗汉洞石窟群、丈八寺石窟群、吊吊塔石窟群、南石崖石窟群等。这条百里石窟长廊,都是开凿在泾河或其支流的两岸岩石上,可能是中国石窟群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一、列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2处
1、南石窟寺石窟群
1988年南石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石窟寺石窟群主窟(1号窟)位于泾川县县城东8公里的蒋家村泾河北岸。1号中心窟开凿在距地4.2米的红砂岩壁上。据《南石窟寺之碑》明确记载,建于“大魏永平三年(510),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乙卯”,是“泾州刺使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窟深14米,高14.9米,宽17.94米,平面呈长方形。窟顶为覆斗形,窟门方形,门外两侧开有护法神龛,内分别雕有多闻天王和持天王像,并刻有对联:“洞府无言传妙义,刚直随在护慈心”,楣刻“锁住白云”。门顶部开有方形明窗。窟内正面石坛上雕有高7米7身佛像,应“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之义,每佛两侧各雕有高5米计14身胁侍菩萨,前壁门两侧,各雕一身高5米弥勒佛,均为立姿。佛像体态清俊,神情肃穆;菩萨体形修长,婀娜多姿;二者对比鲜明。窟顶东、西、北三坡浮雕“树下诞生”、“仙人占相”、“宫中歌舞”、“拘尼树塔”、“夜半逾城”、“树下思维”等佛传故事;南坡浮雕“舍身饲虎”本生故事。4号窟高2米,宽1.5米,是护法神龛。龛内东侧雕增长天王,西为广目天王。5、6、7、8号四个窟龛内雕有四身护法天王。窟群中201号为酷似印度“支提”窟的窟龛,形制特殊。编为80号的窟竟开凿在距地面高20米的半山腰上,深1.8米,宽5米,顶部只雕出一戴有吉祥图案宝冠的高1米的佛首,此谜难解。1号中心窟向东延续还有50多个石窟,其中27号、28号窟是由栈道连通。28号窟内还有一竖井,窟东端有一椭圆形洞直通崖外。33号窟因人迹罕至,保存完好,窟内平顶,面积近30平方米,内有供对外观察、了望位置。此窟与34号至37号窟洞内相通;而通向34、35号窟则以8米多长的甬道相通。34号窟后另有一低于该窟的小型窟,似作贮藏室之用。这些窟洞通窟、窟套窟,且多开凿在悬崖峭壁上,令人感到神秘莫测。
2、王母宫石窟群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石窟群主窟位于泾川县城西1华里的回中山下,窟群范围则包括甘家沟经蒋家桥南至何家坪一带近百个石窟,主窟编号为499号,处于泾、芮两河交汇处的西畔。据专家认定,此窟开凿时间应在北魏太和年间,即公元477—499年。窟表存有清代三层木构凌空楼阁,窟内为方形,连同外洞平面则呈长方形。窟顶最高处距内窟地平面13.38米,宽12米,窟口至窟底深19.4米。窟内中心方形塔柱呈“回”字形,中部八棱形。塔柱南北两侧各有一高2米、宽0.9米、长由3.8米和2.5米“L”形甬道相通。塔柱四面和窟内南、北、西三壁均为三层,遍雕大小造像200余身,最高者4米为面向窟门为半跏趺于莲台上的释迦佛。最小者高为0.3米。中心柱上浮雕有“象技”、“斫树”、“占梦”、“捧食”等佛传故事。整体上宏大精微,造像大小相间,佛、菩萨、供养人、飞天、大象等各得其位,或褒衣博带,或或裸体示力,或庄严端坐,肃穆静态,或禅裙微摆,展身欲舞,或显北魏格调,或呈盛唐风采。
二、列为县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2处
1、罗汉洞石窟群
罗汉洞石窟群主窟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境内。窟群范围西至王家沟,东至韩家沟15里长的泾河南岸,计有大小窟龛160多个。主窟入口处遗存北魏立佛石像一尊,高6米。而原有千佛嘴岩面上的石窟及其雕像多毁,只残存北魏造像10多尊,风化严重。现存清霄洞300号主窟尚可反映此处石窟的特殊风韵,它是从唐宋至明清佛事活动中心的所在地。主窟为平顶四柱式方形窟,顶高4.5米,宽10.6米,深9.2米,面积97.5平方米。窟内有一边长各5.4米的方形石基坛,高1米,四角有高1.2米的方形石柱,柱顶浮雕斗拱,柱面饰以彩绘,显现出8条神形兼备的神龙。窟两壁有浮雕彩绘耶鹿苑说法壁画。主窟西侧原有“十六罗汉洞”,现仅存龛位,雕像已被破坏。1984年7月泾川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丈八寺石窟
丈八寺石窟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丈八寺村山坪底部红沙岩面上,石窟坐北面南,开凿于北魏;西距银火村300米,北为丈八寺坪,东距丈八寺小学200米,南隔泾河与郝家沟相望。现存石窟7孔,从东至西分布65.7米,现仅6号大窟存有3尊立佛,正北壁为高约5米的立佛1尊,东,西两壁各雕菩萨1尊,高约3.7米,石窟顶端和南壁均为后来砖砌而成,另1---5号和7号窟均无造像.7窟南壁有开口,内部有一通道,窟窟相通,窟内造像为石胎泥裱,长年风化,面目全无,根据造像风格遗存考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寺。1984年7月泾川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泾川更有值得一提的是寻根文化,“天下胡姓出安定”,还有阮姓、梁姓、皇甫、席氏等都先后组团来泾川谒祖寻根,都共同认定安定是他们最早的郡望。利用好、保护好、开发好,也是泾川独有的文化根脉,未来发展的话题。泾州梁氏、胡氏、张氏、皇甫氏、闾氏、牛氏、席氏、金氏为朝廷大姓,东汉梁商一门有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两大将军。它们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批石窟,其意义不亚于敦煌 。泾川石窟长廊,它的价值还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欢迎全国各地友友们前来观光旅游打卡!让泾川文化梦回汉唐 , 大放异彩!
陇原大地好河山,华夏明珠缀此间。
佐证盛世续往事,窟像灵飞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