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学】杨树:手工挂面的记忆

文摘   2024-12-19 17:39   甘肃  






         手工挂面的记忆
                                   杨树









     

      
很久以前,手工挂面在泾川城乡颇有名气,如今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留下些许记忆。

二十多年前,距县城三里之遥的城关镇水泉寺七、八两个社,上了年纪的村民大都会制作手工挂面。进入深秋时节,各家院子里晾晒的手工挂面犹如白色缎带,格外耀眼。

75岁的手工挂面传承人乔元贵老人回忆讲述,手工挂面工艺在他们村世代沿袭,已经延续了五、六辈人了,有近300年的历史。

据传在他们村,春、秋、冬三个季节最适宜做手工挂面,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是做手工挂面的最佳时节,那是一个充满着烟火气的日子。做手工挂面是人们置办春节年货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年俗美食。同样,也是人们展示其手艺的一次机会。

手工挂面从和面、压面、盘大条、回性、盘小条,再到上面、回性、开条、展腰,到再回性、出面、开面、晾晒、阴干、裁面、卷面(包装)等一系列工序,一次挂面整个过程,一般需要3天时间,每一步都是对手艺人的精力和技艺的考验。

做手工挂面首先要选好合适的面粉。通常人们选择生长在平塬或北山上的红小麦,因其土壤和光照条件优越,生长的小麦磨成面粉后,细腻、筋道,是做手工挂面的上好面粉。

“和面”,是挂面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在“挂”面的第一天中午就开始“和面”,“和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一般由一个人完成。每次“和面”30斤左右,“和面”用食盐水。每10斤面粉需加入大约35克的青盐(即不加碘的食盐),以增强面条的韧性。加食盐可以使“和”的面筋道,也可使面条防冻。“和面”水的比例必须精确控制,多一分则过软,少一分则过硬。经验丰富的艺人会根据天气、湿度等因素灵活调整。将面粉、盐和适量的水混合在一起,先拌后揉,揉搓结合,直到形成一个光滑且富有弹性的大面团,这样使面团充分揉合。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半小时, 

“压面”,是面团和好后,进入下一个阶段的重要环节。这时,将面团放置在靠墙的案板上,用一根坚硬的木大杠子揉压。大杠子一般选用杜梨木,因其质地坚硬耐用。具体是将这根杠子的一头插入预先在墙体上打好的孔眼中,另一头由一人用力向下施压,经过对面团进行反复揉压,使面团更加柔和、劲道,提高其延展性,这一过程大概要持续二十分钟左右。 

“盘大条,”至少需要两三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揉压后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将其擀成至五、六厘米厚度的大椭圆形,再用刀切成直径五厘米粗细的条状。接着,用手逐个将这些条状面块接连成一个大整条,整齐地盘放在大瓷盆或磁盘内,让面团有足够的时间“回性”,期间面团会逐渐恢复一定的柔软度,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盘小条”,是对艺人耐心的考验,一般需要两三个人配合完成。先将已经“回性”的大面条再次从瓷盆或瓷盘中取出,放在案板上,细心地拉长并搓揉成大拇指粗细的小面条,一定要粗细均匀。完成后,又将小面条盘放入瓷盆中,继续“回性”,这一过程同样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盘小条”完成大概到了第一天晚上11点左右。

“上面”,其比较复杂、费工。一般是从第二天早上4点钟开始,一个人“上面”大概需要三个小时左右。“上面”是将“回性”好的细面条,缠绕到一对手指粗细、长度七八十公分的小擀杖上,二者间隔10厘米左右。将面条用双手悬空搓成小拇指粗细,巧妙地交叉缠绕,绕成“8”字形和“〇”(圆圈)形,一般是三次“8”字形加一次“〇”(圆圈)形重复相连,直到距离小擀面杖头5厘米左右,收头停止。缠绕时确保每圈面条之间的距离适中,既不能太紧密也不能松散,然后将一根小擀面杖两头担在特制的面槽沿上,将另外一根小擀杖悬空吊下,这一对擀面杖相距在12-13厘米左右,然后将面条放在面槽里,这个面槽一般用土坯制作成矩形。放面条之前要在面槽底部和面槽壁轻轻洒上少量的水,保证面槽内有足够的湿度,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将其用“麻垢纸”(方言)盖得严严实实,再盖一层薄棉被。这样反复至少两次以上,在适宜的温度下有助于面条进一步松弛,再“回性”。

“开条”,大概到第二天早晨9点左右,经过两个多小时面条在面槽里充分“回性”后,将面槽内的一对小擀面杖,一头插在立柱上,用“开条子”(一双一头细尖细尖的长擀杖)从两根小擀面杖内侧插入,然后左右用力分开,使面条拉长拉细,分两次进行,面条有筷子粗细,长度有50厘米左右,再放回面槽内继续“回性”。

“展腰”,大概在第二天10点半左右,艺人们将面条从面槽中取出,通过人工活动的方式,慢慢地轻轻拉长至一米左右。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为“展腰”,这不仅增加了面条的长度,也赋予了它特有的质感。

“出面”,大概到第二天中午12点以后,将面条挂在室外特制的架子上晾干。这就是在屋外或者院子里竖起两米左右高的挂面架,将缠有面条的小擀杖一端插在面架上,另一端则悬空,分别在挂面架主干的两面错开插挂,像横插的旗帜,一字排列整齐。如果做的量多,挂面挂在三四个挂面架上,排列有序,远看似缎带、如白练,很是壮观。

而这一过程使通连下垂的面条拉长、“挂”细,这才真正将面“挂”了起来。



为了防止面条粘连,让面条更细更均匀,便用“开条子”从面条中部轻轻拨开,这个动作被称作“开面”。此时在拨开的通连面条下垂的底部,放二三根擀面杖,以增加重量,使细若粗毛线的面条,自然地慢慢越“挂”越细,随着面条逐渐变干自然下垂,直到挂面几乎触及到地面。

“晾干”,整个过程需要三、四个小时,晾干大概到第二天下午四、五点。在此期间,阳光或微风会带走80%的水分。傍晚,将挂面连同小擀杖一起收到屋内挂在面架上进行阴干。

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下时,经过一个晚上的阴干,富有韧性的挂面如同“银丝”。这时,又细又长的手工挂面就“挂”成了。

“卷面”,人们小心翼翼地将“挂”成的挂面从挂面架上取下,整理成束,并截成约20厘米的小段,用纸张卷成每把半斤或一斤的成品。

手工挂面伴着醇香的味道,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似“线”,吃到嘴里香又甜。

手工挂面是技艺的传承。细长的手工挂面的制作过程宛如一曲细腻、悠长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充溢着匠心。

手工挂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岁月长河中的一抹银色“丝线”,串联起了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每一道工序,每一寸揉捏,都是传统技艺的再现。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我们也要传承那些即将失传的手艺,手工挂面虽细且长,但其蕴含的意义深远,让我们细细品味那份美好,重拾生活中简约的幸福。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树,泾川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泾川县广播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民俗学会会员、平凉市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平凉市作协理事,平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西王母民俗学会理事,泾川县红色文化研究员,政协泾川县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被授予全省“优秀青年记者”、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高级摄影师,原泾川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参与创办《今日泾川》报,出版作品集《飞云流韵》。

【投稿说明】泾川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设本土文学板块,征集本地作者原创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随笔以及文艺评论等。热忱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不吝赐稿,推送佳作!请在投稿时附上作者简介以及本人工作/生活照一张。

投稿邮箱:1031204294@qq.com,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泾川县图书馆,关注我们。

制 作:  泾川县图书馆

编 辑:温改琴

审 核:程鹏

监 制:陈晓亮



新泾川
平台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宗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