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称“除日”“岁除”,俗称“年三十”,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称为大年三十。而“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此,“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除夕团圆
准备年夜饭
此外,民勤人还有除夕夜里熬寿的习惯。熬寿,也叫守岁、熬岁。民勤人相传,大年三十守岁时间长,人寿就能长。新旧年交界时,也就是从旧年到新年的一刹那,那才是真正地、名副其实的“过年”。吃过年夜“团圆饭”后,家家户户明灯高照,男女老少有说有笑,看春晚、拉家常,掀牛九、放鞭炮,高兴的是一夜不睡,直到新年的到来,终夜守岁,俗称“熬寿”。民间有种说法是谁睡得最迟,谁的寿命就越长。还有种说法就是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春怀着希冀,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精力充沛。(记者:聂兵远)
编辑:李筱
审校: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