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一株苜蓿里有生态密码。
开展航天育种工作的科学家手握打开密码的“金钥匙”。
一份苜蓿种子在距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上,首次完成了深空诱变实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试验田里,紫花苜蓿茎秆的分枝上抽出了7叶、9叶、11叶嫩片。
从天上到地下,苜蓿产业正在以丰盛的果实助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向高质量挺进,涌现出了许多实践事例,记者前去踏访。
太空种子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是近年来在牧草航天育种方面取得辉煌成果的牵头单位。作为14家发起单位之一,成立我国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被授予“航天育种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这个联盟汇聚了我国航天育种科技创新资源,搭建了航天育种合作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是联盟中牧草方面的“盟主”。
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七号飞船,以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新一代载人飞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践系列返回式卫星等,该研究所的牧草种子,13次搭载我国各类航天器“出差”。搭载10类近120份草类植物的种子或组培苗,搭载种类和数量较多、较全。搭载的种质资源为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搭载的苜蓿、燕麦种子飞到了距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上,首次完成了牧草种子的深空诱变实验。
领衔该研究所牧草航天育种工作的是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团队首席科学家杨红善。
2024年9月1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杨红善主持完成的“优质抗逆饲草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9月16日,我们来到杨红善的办公室进行采访。
“航天育种主要是利用空间高真空、微重力、空间射线等因素综合作用,诱导植物种子发生突变,以提高遗传多样性,从而获得新的种质资源。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航天育种就是创造‘芯片’的新方法。我们主要开展牧草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获得我国的原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源,创制新种质,培育新品种。”杨红善说。
种子上天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回到地面后,整个品种选育研究是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紫花苜蓿育种研究的过程包括选育研究、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四个过程,一个品种的完成最快需要11年以上。
“目前主要的成果有哪些?”记者问道。
杨红善说:“目前,我们团队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出了4个品种。其中,中天1号、2号、3号3个苜蓿国家品种和中天4号燕麦省级品种,同时有2个牧草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其中,中天1号、2号紫花苜蓿和中天4号燕麦是优质的饲草品种,主要作用是给家畜提供优质饲草;中天3号杂花苜蓿是饲草和生态修复兼用,既可用于退化草地补播或撂荒地、贫瘠土地改良,也可用于饲草种植。”
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是牛羊理想的饲草,特别对奶牛的产奶量和蛋白质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中天2号紫花苜蓿干草产量为平均亩产1299.4公斤,最高亩产达1987.5公斤,粗蛋白质含量达21.8%。
当记者提出,前去基地看看新品种时,杨红善说,二茬收割完时间不长,苜蓿还没长高,看不出效果。
国庆节前夕,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通知记者,可以前往基地看了。
基地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南部的大洼山上。一路上,这位“80后”科学家谈起了自己本科和硕士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的受教育过程,以及这两所大学草业学科在全国草学界的分量。杨红善的一席话反映出了国家对西北地区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牧草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视和布局。
“优质饲草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甘肃是我国草业大省。被誉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在我省的留床面积约1100万亩,全国第一。”杨红善说。
基地在接近山顶的一片平地上。前一天刚下过雨,雾气飘浮在山间。今年雨水多,山是绿色的。走进基地大门,青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基地内,苜蓿地里绿波荡漾,燕麦和中间偃麦草地里郁郁葱葱。
杨红善带着记者穿行在齐膝高、枝粗叶茂的苜蓿间,边走边给记者讲解,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提供优质饲草的同时,其根系发达且固氮,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作用。苜蓿耐寒抗旱,适合西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当记者看到7叶、9叶、11叶苜蓿时,真是见到了奇迹。常规苜蓿都是3片小叶,记者也见到过5叶苜蓿的报道,但7叶、9叶、11叶在这块试验田随处可见,令人震惊。
“苜蓿70%的粗蛋白质和营养都在叶片中,多叶是育种人追求的最优异的性状之一,叶量越多,苜蓿的品质越好,产草量也越高。”杨红善说道。
2024年10月30日,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牧草种子,送回到杨红善的办公桌上。新一轮的育种研究工作又将开始。
我们采访的第二站是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的榆中北山。
9月24日,沿着盘山蜿蜒的309国道驱车两个小时,记者来到了山岭连绵、沟壑纵横的榆中北山中连川乡撒拉沟村。
采访对象是55岁的农民范志章。他于2012年成立了榆中志章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流转撒拉沟村和中连川村7个社土地5000亩。其中,种植苜蓿3000亩、燕麦500亩、饲草玉米500亩、洋芋1000亩。养殖西门塔尔牛178头。
老范的地分布在几个山岭上。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5000亩地是一片很大的区域。极目远眺一山接着一山的层层梯田,蓝天白云下绿色波浪从山下铺卷而上。满目葱绿的农田,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人们曾戏谑“种一葫芦收一瓢”的榆中北山。
土生土长的老范觉得,家乡荒凉的大山最缺的是草。立志用种草来改变家乡的生态。
“要搞好种植产业,首先得用机械化,我有成套的机械化设备;第二,舍得投入,今年雨水多的时候,我抢抓时机,最高给打工的农民每人每天开到240元的工资;第三,干这个事情,要操心好,除草,施肥,防虫,心操到了,事情就成了。”老范说。
“如果遇到大旱,怎么办呢?”记者问道。
“去年就算是比较旱的年景,但我的苜蓿每亩也能收200多公斤干草,每公斤卖了2.5元。”老范的语气透露出农人的执着。
在一块苜蓿地里,记者看到,贫瘠大山上的苜蓿,长势不高,但非常稠密。娇嫩的紫色花瓣给荒凉的大山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老范边走边介绍今年的收成。苜蓿每亩能收400公斤干草,每公斤1.5元。燕麦每亩能收500公斤干草,每公斤1.1元。饲草玉米能收2000吨,每吨360元。他有设备,还帮别的合作社清理废草,收割了2000亩地的黄芪草,有几百吨,每吨900元。这些牧草,除了一少部分喂自家的牛,大部分卖给了周边的养殖户。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老范的办公室。记者让老范看手机里拍下的中天2号多叶苜蓿新品种,老范立刻产生了浓厚兴趣,请记者把后面采访中其他人种苜蓿的情况告诉他。他计划再流转2000亩地,扩大种植规模,种上新品种。
9月25日,记者来到兰州新区中川镇中通道西侧生态修复项目现场。
中通道是兰州新区通往兰州市区的又一条高速公路,也是G1816乌玛高速兰州新区至兰州段,计划年底通车。目前,建设正酣。
兰州新区是近年来兰州市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但周边环境条件差,边建设边修复生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大项目中套着小项目,环环相扣,不能因项目建设造成生态欠账。
在生态修复项目中,中川镇的这一段因地制宜种植了苜蓿。目前,连片种植的苜蓿已成规模,形成了一道生态防护网。
阳光下,顺着黄土坡延伸开来的苜蓿生机勃勃,星星点点的紫色花朵随风摇曳。空气里弥散着淡淡的草香。
“这个地块涉及兰州新区中川镇中通道西侧生态修复项目和黄河上游中川镇芦井水等村生态修复及耕地提升改造项目。主要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田、路综合配套工程,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陪同的兰州新区工作人员说。
这里,围绕中通道及中兰客专沿线,连线成片种植中天1号紫花苜蓿1000余亩,保护生态环境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每亩产苜蓿干草1000公斤,每公斤1.4元,千亩苜蓿产值可达140万元,带动周边50名农民就业。
不仅这里种苜蓿,在兰州新区是围城种,今年种了3.5万亩。形成了一个既要建设项目、又要保护生态、还要经济效益的“三要”建设链。
10月22日,记者来到兰州新区主城区北边30公里外的秦川园区万亩苜蓿基地。这里正在收割第三茬苜蓿。
经营方是甘肃宏德森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3万亩,种植苜蓿8600亩。
仓库前面的空地上码放着三层裹包青贮苜蓿,白色的裹包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公司负责人柴文亮说:“包裹起来,防止苜蓿营养流失。这种包装方式也是与宁夏中卫市的一家奶牛养殖企业谈好的。头两茬都做成了裹包,共有10000吨,4000吨已经送到了那家企业,这几天正在与企业协商这6000吨的运输方式。”
“第三茬怎么办呢?”记者问道。
柴文亮说:“打成粉,做成颗粒料,卖给养羊户。从河南、安徽拉来的麦草每吨卖800多元,1吨三茬苜蓿干草卖900多元,价格接近了。麦草只能让羊吃饱,苜蓿却能让羊吃好。”
我们来到苜蓿地。地被杨树隔成了一条又一条,条条之间有水渠,整齐划一。机械在田间穿梭。打捆机从前面“吃”下晒干的苜蓿,从出口落下一个打包成长方形的干草捆。
苜蓿地的北边能看见低缓的山包。柴文亮指着北边说:“200公里外就是腾格里沙漠。苜蓿根系发达,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苜蓿和树,形成了一道生态防护网。苜蓿对这里太重要了,我们计划扩大苜蓿种植规模,既为保护生态,又为经济效益。”
种草养羊富农户
杨红善给我们推荐了一个他们的合作方——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西沟村。
国庆节期间,记者直奔环县进行实地采访。
环县位于陕甘宁交界。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将三省区革命老区90万人民紧紧连在一起,同饮黄河水。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地与董志塬过渡地带。我们从北部进入县境,映入眼帘的是荒漠沙丘。过了县城,才有了董志塬的样貌,但没有董志塬上那种台地,多的还是丘陵沟壑、连绵起伏的层层梯田。
这里出产畅销陕甘宁的“环县羔羊”。
顺着一条山沟,我们驶进了西沟村。村口的牌匾上写着:打造种草养羊亿元专业村。西沟村处在大山深处,山上的树木已经成林,覆盖住了黄色的山头。走了不远,一段陡坡边的峭壁上喷写着:种草养羊好路子,不出家门挣票子。
接受我们采访的是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他开着自己的越野车带记者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一路看一路讲。
西沟村地盘很大,有效耕地1.8万亩。前几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种植中天1号紫花苜蓿1.3万亩。由于这几年种树改善了生态环境,种苜蓿改善了土壤。去年,这1.8万亩耕地的大部分被划定为高标准农田,种植粮食作物。在一些边坡散地,种植苜蓿三四千亩。
今年环县的苜蓿留床面积约100万亩。当地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种草养羊,几乎是满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羊。
“村里的主导产业是羊,全村有320户养羊,存栏2.86万只。”刘小兵说。
记者在西沟羊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近年来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的湖羊。合作社的羊棚里有2800只繁殖母羊。
在料库里,刘小兵指着小山似的苜蓿干草垛说:“环县的羊产业能做起来,一是我们有草;二是科技赋能,优选品种,精心培育。”
看完西沟村的苜蓿,刘小兵又带记者翻越了几条山墚沟峁,去邻村看了一下苜蓿生长情况。今年雨水好,庄稼大获丰收,苜蓿也不例外。漫山遍野的苜蓿即将收割第三茬。
采访结束,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给山上的树木、梯田中的苜蓿涂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这些树和苜蓿在毛乌素沙地与董志塬之间筑起了一道生态防护网,静静地守护着陇东粮仓。
后记
两个月的时间,两千公里的路程。记者看到了科技工作者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在牧草种源方面取得了“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重大突破,在创制苜蓿新种质、培育苜蓿新品种上收获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获得,得益于在我国强大国力的支撑下,航天科技的高速发展。航天育种不仅是大国科技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大国崛起的新标志之一。这项科技成果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中,成为一股新力量。
奔走在陇原广袤的大地,看到一株株、一片片、一山山青翠欲滴的苜蓿在荒凉贫瘠的大地上铺展开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我们对陇原人民顽强拼搏的既要建设项目、又要保护生态、还要经济效益的“三要”精神感到敬佩,也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更大成效充满信心。(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洁 马自忠 华静 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审签:李爱民
往期精彩内容
聚焦关键领域 发挥头雁效应 提振干事劲头 党建引领激活兰州高质量发展内生力
中国兰州网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