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块地都满了”,共享菜园怎么火了?

时事   2024-11-18 21:30   北京  

文 | 朱晓帆

拥有一块自己的菜地,每个季节都能吃上新鲜、无公害的蔬菜,相信这是不少城市居民的梦想。于是,早已分割、平整好土地,可以进行半托管甚至全托管的“共享菜园”悄然兴起。

据报道,有不少商家提供“共享菜园”相关团购,价格基本以距城市中心远近而定,分为全部自己种植管理、半托管和全托管三种,从几百元一年至上万元一年不等。有共享菜园经营主称,“一百多块地,每年都是满的”。若是共享菜园的土地全部被认领完毕,想当“都市陶渊明”还得排上一两个月。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带着家人孩子到菜园里,给亲手种下的菜苗松土施肥浇水,亲身感受果实的成熟和丰收,采摘回家做一顿可口的有机蔬菜大餐。既放松了身心,还能吃上放心的蔬菜,这样的体验,该是多么惬意。

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年轻人远离了自然和田园生活,更有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中老年群体,对土地有感情、对绿色果蔬有需求。此外,不少家庭也希望能够对孩子进行农耕教育。不同于“农家乐”的一日游式体验感,共享菜园可以从播种、耕耘到收获,全周期式地为租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机会,满足了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而这小小的一方菜园,也不仅仅是城市居民逃离喧嚣的“桃花源”。大部分“共享菜园”都位于离市区不远的城郊,本身就具备了联通城乡、交通便利的优势,借助经营“共享菜园”,不但能够盘活城郊乡村那些本不适用于传统农业而闲置的土地,还能极大地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但也要看到,“都市陶渊明”并不好当——许多租客都是第一次下田,除了缺乏蔬菜种植的经验外,基本的挥镐挖土都需要从头学起;还有部分租客工作太忙,三四个月才能到菜园一次;植物的生长周期长,农耕活动较为枯燥,孩子体验几次便腻了等等。虽然共享菜园都提供了托管服务,但以此来满足田园生活的想象,甚至成为变相的“高价买菜”,并非长久之计。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土地总有着特殊的感情,共享菜园的出现,更为传统的“田园牧歌”注入了新的乐趣。为了使菜园的运营模式更符合当下生活节奏和不同的群体需求,有农场开展了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研学活动,有的上线了小程序管家功能,甚至还配套搭建“共享厨房”让有机蔬菜无缝“上桌”,不断探索健康可持续的“双赢”模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乡土文化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共享菜园”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为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惊喜。期待“共享菜园”在运营中不断探索出更好的发展模式,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随便进”的政府大院,怎么火了?
“寻找张怀民”火了,网友追捧的友谊是什么?
向探险“驴友”追责2万元,带来什么启示?
近七成受访者感到线下社交能力退化,你是其中一员吗?
备受喜爱的黑天鹅,为什么值得警惕?



文字:朱晓帆
图片:新华社等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朱晓帆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