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创意/生活,我们都在场
抑郁症,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常见的心理疾病,如同一片厚重的阴霾,悄然笼罩在许多人的心头,中国目前有约9500万抑郁症患者。对于他们,这不是一种情绪的低落,而是一种深刻的、全方位对身心的侵蚀。
图源网络
许多抑郁症病友向长期专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我们倾诉着——抑郁被他们用情绪和言语描绘成了一幅心灵被囚禁于泥潭之中而难以挣脱的煎熬图景,而这片无形沼泽就是“心之沼”。
我们从最熟悉的身边病友和网络平台中,收集了10余位作者的30多件作品,用书信、绘画、诗歌、摄影、装置等题材,试图通过艺术这一独特而富有力量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给抑郁一次独白的机会,也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抑郁症的真相。
每一件作品,都是患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们与病魔抗争、寻找希望的艰难旅程。
这是山城重庆第一个关于抑郁症的艺术展,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打破社会对抑郁症的偏见与误解,让更多的人愿意伸出援手,给予他们温暖与支持。
“我只是暂时被困住了。除了焦虑,我是一个空心人。内耗是每天例行的公事,在对抗自己的同时也在抽空探索漆黑中的出口。
我痛恨这样的自己,却又对痛苦上瘾。精神危机的同时依然坚信自己是世界的英雄,我是自己世界的英雄,我是自己的神,我可以改变我的世界。”
图源网络
#1 我们共有的秘密
这一部分通过一系列隐喻性的艺术作品,揭示了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以及他们渴望被理解、被接纳的强烈愿望。这些作品如同一扇扇紧闭的门,等待着有人去推开,去倾听那背后的故事。
#2 黑夜
在黑夜的笼罩下,抑郁症患者往往感到更加迷茫与绝望。这一部分的作品以黑色为主色调,通过光影的对比与交织,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不失希望的氛围。它们象征着患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艰难过程,以及他们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孙海纳《复活1》
#3 病历
病历是患者与病魔抗争的真实记录。这一部分的作品将患者的病历本作为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与呈现,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抑郁症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同时,这些作品也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即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患者都在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治愈之路。
心之沼
深渊的隐秘角落,心被无声囚禁
沼泽泥泞中,身体逐渐失去支撑
是凌晨四点的惊觉,更是灵魂的暗夜惊醒,轮回不休无尽的绞痛和颤抖
噩梦,来自心灵深处的恐惧与哀伤
心脏里那柄利刃缠绕绞割着
每一次呼吸,都是与深渊的抗争
每一个夜晚,都是与痛苦的纠缠
沼泽的泥沼
呼喊无声
逃离无望
绝望深处奋力挣扎
作者 陈洁
#4 共生
共生,意味着与疾病共存、与自我和解。这一部分的作品通过展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学会接受、理解并关爱自己的过程,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们鼓励观众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也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与疾病共存,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平静。
#5 穿越抑郁的迷雾
这是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最为明亮与希望的一章。通过一系列充满正能量与鼓舞人心的艺术作品,我们向观众展示了患者在经历重重困难后终于走出阴霾、迎接新生的美好愿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患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更是对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期许与憧憬。
孙海纳,青年艺术家,2000年6月生,毕业于山东大学美术学。基于思考对抗与化解个人精神危机、现代人的个人精神解放的问题,综合杜尚、博伊斯等艺术大师的思想以及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主要创作领域是平面、泥塑、公共雕塑、行为艺术。《破碎、分歧、对峙》入选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家国际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年刊、戈雅艺术编辑团队联合举办的“时代:当代艺术展”。
孙海纳《破碎、分歧、对峙》
现场还有我们编写设计的抑郁症自助手册(内有自测量表、CBT和正念疗法等)和情绪日记。
图左《抑郁症自助手册》 图右《情绪日记》节选
就算你没有抑郁,我们也相信这些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光芒四射的技巧和工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去认知自我、调节情绪。
《心之沼——抑郁的独白行为艺术展》
开幕时间:11月9日14:00
展览时间:11月9日-12月30日
展览地址:重庆山城巷在场空间二楼
参观费用:免费
策展人:陈洁 罗婵 朱惠铃 谭蕴哲
特邀艺术家:孙海纳
主办:安全岛心理社群 高屋平生心理咨询室
承办:在场空间 山城咖啡
协办:青创慈善公益基金 重庆星火社工 重庆江北区青年创业帮扶慈善联合会 山城人脉链 重庆购物狂 芽芽成长室 重庆宝马车友会 重庆铭玺商贸 重庆驰续建材 万鹏建筑工程 蟹小萌
✥ 小红书:在场空间 小红书号:544538549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