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李吉才:“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

政务   2024-11-22 16:31   甘肃  









































编者按

74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74年后,山河已无恙,大地焕新颜,英雄们写就的精神史诗,如明灯般,一直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
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即日起,陇南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系列报道,寻访陇南籍或在陇的抗美援朝老兵,听他们回忆亲历的战斗故事,重温铁血荣光。敬请关注!

“抗美援朝的纪念章,代表着中国的名誉,代表着人民的希望……”已是93岁高龄的李吉才望着胸前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深情地说。

1949年12月,还是年轻小伙子的李吉才应征入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吉才随部队入朝作战。
这一年,是朝鲜5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到处都是白雪皑皑。在火车上,李吉才和战友们把帽徽全部取下,将棉衣和帽子翻过来穿戴。下火车,步行进入朝鲜时,雪白的衣帽内里与雪地融为一体,这也成了最好的行军伪装。
但是,志愿军战士们多是穿着单薄的棉衣和胶鞋进入朝鲜,零下40℃的天气也成了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我们的冬装主要是棉衣棉裤,虽然能起到保暖作用,但一旦被水浸湿就会板结,失去保暖的效能。”李吉才说,部队白天隐蔽防空,夜行昼伏,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条件十分艰苦。
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战场上,李吉才说,他和战友们进入阵地作战后一边战斗一边挖坑道,过度疲劳,特别是初进坑道,阴暗潮湿,很少见阳光。夜晚行军时,他们只能互相搀扶着,当彼此的“眼睛”。
“美国的炮弹和飞机厉害,我们的武器远不如他们先进,尤其是空中打击,时常让我们防不胜防。”但无论多么困难,李吉才从未动摇过信念。他回忆,在最艰难的时刻,战友们彼此鼓励,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1952年秋,北纬38度20分,东经127度28分,朝鲜平康郡东南五圣山南麓,空气中弥漫着铁血肃杀的味道。
这里的山洼中,原本有一个名为“上甘岭”的小山村,位于597.9高地与537.7高地后,已于1951年被战火夷为平地。1952年10月14日,美军向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地区发起了突然进攻,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而李吉才所在的连队,也参加了这场残酷的战役。
“我们那时是机枪连的,主要是负责阵地的防守。”李吉才回忆说,他和战友们被派往上甘岭的两个山头,那里风高物燥,敌人火力猛烈,气氛紧张。
“我们在山头上,美国人往上冲,重机枪压上,打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他描述,那时的炮火犹如连绵的雷鸣,每一声爆炸都让人心惊胆战,山头的机枪阵地频繁遭到美军飞机和炮火的攻击,李吉才的机枪也经常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参军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去的,没想过回来。”李吉才说,“身上受了些伤,是被炮弹的碎片击中的,伤口虽然疼痛,但我并未退缩
在李吉才的战斗生涯中,战斗英雄邱少云的故事也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我和邱少云同在一个营、一个团,他是老兵,经验丰富。”李吉才说,具体是哪一天他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中午11点左右,敌人唯恐我军有埋伏,便试探性地朝他们所在的山坳里连着开了许多炮,引得山地多处燃起烟火。邱少云身边也被炸起火,火慢慢烧着了邱少云的衣服和帽子上伪装的茅草。
为了确保傍晚战斗的胜利,邱少云硬是一动不动,忍受难以想象的痛楚,被活活烧死。事后,除插入沙泥中的双手和压在胸口的一片棉衣外,整个人被烧得面目全非。燃烧时,李吉才也看到了这一幕。傍晚,战友们满腔怒火,冲锋时高喊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冲上高地将敌人全部歼灭。
随着年龄的增大,李吉才老人的眼睛、耳朵都出现了退化,但慢慢回忆起在朝鲜的经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那个时候打仗哪有怕死的,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志愿军就是打个勇气,打个决心。”李吉才说,志愿军认为美国是个纸老虎,再凶都不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74年过去,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但从李吉才充满激情的讲述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中国军人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问及还能不能行军礼时,老人努力站直身子,坚定地举起了右手,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文图/记者 李俊兴)


监制:靳淑敏 责编:王 芳

编辑:姚   琴 校审:黄娅琦

陇南发布
陇南市官方微信,发布陇南消息、传播陇南声音、讲述陇南故事、展示陇南风光、推介陇南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