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文化·汕尾文艺家系列之九:蔡赞生|书写对生活的思索与热爱

民生   2024-10-13 10:46   广东  


蔡赞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作品》《读者》《绿风》《源流》《南方》《中国文化报》《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等1700多篇(首),出版个人作品集《一生的神》《指尖上的诗》《鹰飞过的原因》《开启文学阅读的门径》四部,参与十余种书籍的编撰。今年5月,蔡赞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文学之路,包括你何时对文学感兴趣?哪些人、哪些事对你发生过较大影响?何时发表处女作?主要创作成绩等等。

答: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一座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阅读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与之心灵的对话。正是这种认知,驱使着我不断地探寻其中奥秘,用心去观察原本就不够熟悉的世界,用文字的力量去留住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我从中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多年以来,都主要从事诗歌创作,至今创作诗歌1000多首,近年来更呈多样化发展,从多方面多种体裁都有所尝试,作品散见于多种国刊、省刊。

作为一个业余作者,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久?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原因,写着写着就忘记要停下来了。汕尾建市初期,我在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一脸阳光的年轻教师那里接触诗歌,迷上文学的,最早在一份叫做《红海潮》的小报上发表习作,约摸是1990年的时候,并收到该报的创办者王万然先生的来信鼓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读书时期一直都参加各种文学社团活动,广泛地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交流,写稿,投稿,这一路伴随着写作成长,也从文学中获取很多,包括很多意想不到的荣誉、声名等,文学从没有亏待我。

文学对我来说,是诚实地生活,诚实地表达。笔不仅能够书写时代,也可以反向走向个体的内心、日常。在我心目中,文学如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以奋进的激情和前行的动力。我本人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很单纯很“无用”的人,只会埋头“误读”,从某种程度说,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因为文学,使自己获得了别人更多的关注,生命因文学而擦拭出更闪光的亮色。

近年来更多地参与陆丰乡土文化的传播,参与创作歌曲《蓝色崛起》《歌盛世》《一起向未来》、皮影戏《回乡》《兰湖赠毯》、歌舞剧《护军渡海》及体现本地正能量的正字戏短剧等广为影响较大。

问: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经验?

答:无疑,我是喜欢阅读的。阅读,让你更加沉静、沉醉。可以搁书房,可以偎沙发,可以静坐任意某一处。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可以坐落在荒凉的幽谷,可以是在静止或颠簸的长途车厢,可以是在静谧或闹腾的校园小道。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你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甚至可以“触碰到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你不必苛求用一种姿势理解生命,只是顺心随境地反嚼,梳理自己阅读的每一帧、走过的每一段。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每一本书籍都是心灵的投影,是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我们这一代的人,阅读往往是从连环画开始的,很快就进入“金古梁”的武侠时代。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窗帘,是报刊亭、图书馆里一连串的名字如马尔克斯、卡尔维诺、昆德拉、里尔克、策兰、博尔赫斯、艾略特、钱钟书、路遥、余华等为我掀开的。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是我坚持的一贯做法。记不清,我积累了多少本阅读摘录的笔记,在各个书目注下多少行瞬息感悟的小字。我的《开启文学阅读的门径》是我多年来对文字和阅读的探索,也是我对外部世界和内心深处不断叩求和追问的见证。这是一个充满梦想、追求、挑战、净化和感动的旅程,书中的每一章节是我沿途的风景,是我在文学阅读朝圣路上留下的印记。

我认为,写作需要阅读,阅读需要思考。“文字只有被理解时才算是存在的”,在这些文字中,我用心呈现了我对生活、对人性、对语言、对思想的美好探寻。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共鸣,找到感动。愿我们一同走向文字的海洋,探寻更多未知的可能,感受生活的深刻内涵,共同领略文学之美,品味生命的奇妙旅程。

问:你在文学创作中是如何积极追求的?

答:文学于我而言,就像教堂这种建筑是对上帝的礼赞,文学本身就是语言的圣殿,每一行都是朝圣之路。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活,是充满了活力的经历和体悟,每一行文字的创作都匍匐于朝圣之路。

我的创作并不迷恋广阔的、高大上的具物,创作素材是从日常中汲取的,充分调动自我的“知识分子”意识去辨析、取舍,而后推陈出新,凝成自己新的诗写形式。我习惯于在对琐碎日常的观察与领悟中化解日常带来的困顿,以诗者的角色超越日常生活的自我角色,从而在透视事物的本质中看清自己以及自己所能把握的世界。

我在诗艺上有自觉的追求,汕尾建市以来,诗歌创作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多元并存的局面,也涌现了一批较有实力的诗人。他们在艺术上向古典与民歌学习,讲究语言的优美和节奏感,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情韵,但在诗歌创作的现代性探索方面相对滞后。我希望能对此作必要的探索,与前沿诗歌更多地交流,与一引起自觉的本地诗人利用全新的诗歌思潮的渗透和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诗歌涵养,促进汕尾诗歌的飞跃。也许自己的努力并算不上什么,甚至也会让人嗤之以鼻,但起码,自己要有这样的一种文学自觉。因此,我积极地学习前沿文学理论,撰写大量的诗歌阅读随笔,为汕尾乃至粤东的诗歌创研积极作出探索,在文坛中逐渐有了自己的声音。近年来在各级报刊上也发表了大量阅读随笔和评论。我感觉到,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也同样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都有不同程度地思考,感受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问:作为一名业余写作者,你是如何处理工作与文学的关系?

答:我是一名教师。我相信,教育与创作是相促进的。本职工作上,我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常积极地指导爱好文学的学生,帮助他们用全新的视角认识文学。教学相长,我认为自己的职业与创作并不难找到平衡点,我乐意将自己多年的创作体会、经验与本地青年作者、学生们分享。我接触了无数热爱文学的青少年学生,读过或者帮助修改过他们的作品,并引导他们爱上写作。我经常通过对作品评论、读稿修改等方式,向青年作者阐明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规律,指导他们写作。

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注重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运用“生活语文”的先进理念,把社会生活引入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学生作文与阅读的研究,在本地区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搞好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搞好常规教学,必须向更高层次攀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积极指导学校学生文学社工作,近年来辅导学生作文,有数十人作文发表于《作文通讯》《黄金时代》《汕尾日报》《语文周刊》等各级报刊,在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的心中植下文学的种子。

我认为,所有的平衡都应指向一个建构性,写作也是,教育也是,也就是说,写作者、教育者的创作指导性和教育实践性,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融合。我觉得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无数的帮助和点拨,所以,也随时愿意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相信,任何大作家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从稚嫩的不知名的文学爱好者中产生出来,成长起来的。

今后的工作、生活会延续目前的状态,教书、创作双管齐下,相互促进,相互成就,以本职工作教书育人为主,业余兼顾文学创作,不断书写对生活的思索与热爱。我认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内心更应该充满青春的气息,在生活里,幸福的感受、忧郁的日子、成功的体验,所有心情都可以让它自然地变成文字。

者:沈绿洋
来源:汕尾日报

编辑:吴尔洁

汕尾日报
举旗兴文 本土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