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20张红色文化名片(十五):彭士禄

民生   2024-10-18 07:05   广东  

编者按

汕尾是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奔向海陆丰,目及之处,皆是革命的红色历史印记。全市红色革命遗址达517处,居广东省前列。依托星罗棋布的红色文化资源,汕尾这个红色圣地尽显勃勃生机。

拂去岁月尘埃,走进历史现场。追寻周恩来金厢脱险足迹,走入彭湃的峥嵘岁月,感受黄旭华“‘深潜’三十年”的传奇故事,置身彭士禄“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的思想空间……任凭时间之河呼啸而过,我们在这些遗迹遗址、革命先辈、榜样人物面前,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荣光,属于永恒的红色基因。

当前,省委赋予汕尾“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 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的全新发展定位。汕尾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落地见效的关键时期,尤为需要坚守初心,从红色记忆中涵养最炽热的爱国情感、激扬最深厚的民族精神、凝聚最强大的前行动力,开创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局面。

9月20日起,汕尾日报联合市社科联推出“汕尾市20张红色文化名片”专栏,通过定期推送一张红色文化名片,介绍一处红色文化遗址,讲述一个红色故事的形式,回顾革命先辈、榜样人物的党性风范,全面展示红色底蕴。

让我们来一场“追忆初心、感恩奋进”的红色之旅!


彭士禄(1925.11.18-2021.03.22),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城桥东社,彭湃之子。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他毕生致力于核动力事业,不求名,不逐利,曾在自述中写道,“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彭士禄

资料图


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牺牲,4岁时,父亲在上海龙华就义,后随祖母周凤逃亡香港、澳门。7岁时被七叔彭述带往汕头,交由地下党组织托付给支持革命的穷苦人家抚养。为避免敌人“斩草除根”,他辗转一家又一家,不断易姓改名,认百家父母,吃百家饭菜,穿百家衣裳。为了求生存,他当过小乞丐、佣人、放牛郎、绣花工。1933年和1936年两次被捕,后在祖母周凤和党组织营救下获释。
1939年他参加东江纵队当战士。半年后,党组织把他送回香港转赴重庆,见到敬爱的周恩来副主席。1940年底彭士禄到延安,先是读书,后在延安中央医院当护士。1943年组织又让他继续念书,被评为模范学员。1945年8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读书后即任化工技术员,1951年被派往苏联留学。学成回国后,曾任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副总工程师、副院长、总设计师,六机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总工程师,核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

彭士禄(右二)在工作中

资料图

彭士禄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并获得成功,1978年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作为总设计师,彭士禄为特等奖第一获奖人。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总设计师荣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2021年5月追授“时代楷模”称号。在我国核动力科学技术发展中(核潜艇、核电站),彭士禄取得了系统、创造性的技术成就,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核能技术领域卓越的开拓者与带头人之一,在国际核能动力技术界也拥有很高声誉。他熠熠生辉的人生轨迹,被辑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他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四届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八届人大环资委委员。   



编辑:吴尔洁


汕尾日报
举旗兴文 本土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