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正在“反杀”大数据杀熟!
无数的年轻人现在都在疯狂评论:我太穷了,太贵了,没有钱,吃不起饭了等等,以此来重塑在大数据“心中”的贫穷人设!结果还真有不少网友发出了驯化成功的截图,什么四荤四素一汤10块钱,什么咖啡一分钱,汉堡一分钱,奶茶一分钱等等。
这事起因是由于,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第一次搜索机票时,价格高达4309元,于是她反复的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之类的,最终机票价格竟然真的奇迹般的降到了1903元,原来是由于她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建立了“对价格敏感人设”,从而影响了算法推送!
事情曝光后,舆论炸了锅了,年轻人纷纷开始驯化大数据,都把自己包装成“对价格敏感人设”,而且还形成了2大攻略!我都给整理出来了!
攻略一,伪装新用户。
很多年轻人通过清理缓存、使用隐私模式、更换联系方式等方式伪装成新用户,以享受优惠待遇。同时,他们也发现,对于很久没使用的老用户,平台也会提供“回归奖励”。于是有些年轻人便会卸载软件,等需要的时候再下载,并尽量延长其中的时间间隔,这样平台就会将他标记为“潜在流失”用户。等再次回归平台时,便能获得大额的“老客回归券”。
攻略二,装穷。
很多年轻人会配一个老款安卓手机,专门用于购物,并且购物车里面常年放一些特别便宜的商品,贵的一律删除;第二步在各大平台留言:“我太穷了,太贵了,没有钱,吃不起饭了”之类的;第三步再去各大平台搜索:“50块生活费如何花一个月?”“哪里的馒头最便宜?”等等,反正就是这种能显穷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集体驯化大数据的行为,我是极力赞成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自己点个外卖就要比别人贵3块,充个会员比别人贵5块,打个车比别人贵10块,碰到机票酒店贵上几百都有可能,这搁谁能接受?
大数据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是为了让每个人都省时省钱,绝不应该沦为资本收割普通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