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杂技之乡杂技学校校长:杂技是艺术

时事   2025-01-29 10:56   湖北  


【巳蛇破竹|九派新闻2025春节特别报道⑨】

上午10时,安徽临泉县宏扬杂技艺术学校的排练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自由练习。教室里铺着厚地毯,贴了大镜子,角落堆放着草帽、独轮车、长椅等杂技道具。

校长胡军走进教室,招呼6位年龄不一的孩子展示多人项目:“手技”。伴随着鼓点分明的音乐,道具球在半空中飞旋,然后稳稳落入手中,简单展示后,几人变化队形,不断增加难度,再相互配合,轮番展示不同姿态下的技巧。

“这个项目在国际上叫捷克棒手技,我们称之为手棒飞舞。”胡军介绍,手棒飞舞只是杂技学校教授的几十种项目之一。“培养杂技演员,勤奋、天分和个人兴趣都很重要。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我会帮助他们选择他们适合的几个项目去专攻。”

临泉,是中国杂技之乡。

胡军从9岁开始练习杂技,至今已有40多年。他创办杂技学校的初心是想把杂技传承下去,让其后继有人。他介绍,政府为学校提供了不少支持,“办学的地点和文化师资也是政府提供的,解决了我们很大一笔开支”。

但办学的过程面临不少困难,首先便是招生难,很多人觉得太苦不愿让孩子练。且学校办学不收学费,目前只能努力维持收支平衡。

“而且还是有人对杂技行业有误解,有偏见。”胡军认为,孩子练一门手艺至少能养活自己。“我常跟他们说,要相信,我们是艺术,这是很高雅的事情。”

胡军本人接受九派新闻采访。图/九派新闻李韵聪

【1】从业40年,想把杂技传承下去

九派新闻:为什么创办这所杂技学校?

胡军:主要想培养下一代。最起码要把我们的杂技传承下去,后继有人。
我自己从9岁开始练杂技,有40多年了。我的女儿也一直跟着我练杂技。之前我们一起表演高空杂技,拿过奖,登上过一些电视节目,也去国外表演过。我自己对杂技是很有感情的。

九派新闻:目前学校的规模如何?

胡军:临泉目前有3所杂技学校,我们学校的人多一点。学生一共有30来名,文化教师4个,杂技教师4个。学生主要以本地的居多,也有从江苏、陕西等省份慕名而来的。练杂技的孩子主要是男生,女生很少,年龄在5到16岁之间都有。

九派新闻:学校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胡军:我们是寄宿学校,学生吃住都在学校里,周一到周五练功上文化课,周末休息。寒暑假可能也会练一点。孩子们一天既要练杂技,也要上文化课,两边都不能耽误。当然和其他学校上课的同龄人比,他们会花很多时间练功夫。
杂技上,学员从基本功开始练起,起码要练3年,好的演员没有个五六七八年都不行。练杂技必须有基本功,你才能把这个节目演得更完美更好。基本功主要包括腿、腰、跟头和倒立,这是一个称职的演员必备的素养。每天我会用2个小时给孩子练基本功,练好了就可以开始学一些表演,比如手技、独轮车等。

文化课,咱们政府提供了很多支持帮助,4位老师上课,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一些课程。

九派新闻:目前为止,学校培养了多少人?

胡军:我们建校到现在一共培养了两三百名杂技演员。每年,省体校、各个杂技团、艺术表演团等会在咱们这边招生选人,选上的学生就会继续往前走,走上更大的舞台。前两年我们就有学员被省体校的挑走。也有一些就在咱们团里留下来了,成为正式的演员,领工资了。

培养杂技演员,勤奋、天分和个人兴趣都很重要。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老师要去引导。

杂技学校。图/九派新闻杨臻

【2】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招生

九派新闻:目前学校的经营状况如何?

胡军:我们目前是努力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我们办学不收学费,办学的地点和文化师资也是政府提供的,解决了我们很大一笔开支。这样下来,平时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靠补贴费用,和偶尔下乡演出。

我们主要还是为了传承技术,真要赚钱的话,可能自己出去演出就能挣不少,但是不想看到这个技艺失传。

九派新闻:办杂技学校,最难的是什么?

胡军: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招生。现在孩子都不愿意练,一说玩杂技,人家都不愿意,说孩子太苦。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看我从9岁开始干这个,我一直想把这个干得更好,不叫任何人看不起。我跟我的孩子们聊天时就说,人家以前说我们就是讨饭的,这你们不要往脑子里面想。我也在国外表演过。就是要饭,我也能到国外要饭,那些说三道四的人有那个本事没有?

要相信,我们是艺术,这是很高雅的事情。我们是肢体上的语言,我们能通过动作表达出来,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

杂技学校里,摆放的独轮车等道具。图/九派新闻杨臻

九派新闻:有没有想过放弃?

胡军:前几年比较累,感觉太难了,有动过念头不干了。现在政府对我们有一个大的支持,就觉得还是坚持干下去。

因为如果我是自己出去演出,一个晚上15分钟,收入也很可观。但是管孩子不一样。除了教学,平时还要负责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疏导他们的情绪,和他们一起练功。既当老师,又当家长,要操很多心。

胡军办公室抽屉里塞满了药和儿童面霜,这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图/九派新闻杨臻

【3】杂技仍面临偏见

九派新闻:在你看来,当前杂技艺术传承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和挑战?

胡军:社会上还是有些人对咱们这个行业有误解,有偏见。我说不是的,孩子练一门手艺,至少他能养活自己。如果有机会去大一点的城市,登上大舞台,月收入大几千是没有问题的。我很担心,一些东西不传承,就会消失。

九派新闻:从事这个行业这么久,你觉得市场有变化吗?

胡军:有。现在需求比前些年高,观众见得也多了。这个要求高,不一定是惊险度,而是舞台的可观赏性。要更优美,加入音乐、剧情等多种元素。现在网络比较发达,观众看得也多了,需求自然也高。

九派新闻:对于杂技学校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

胡军:目前主要还是觉得地方有点小了。现在二三十个孩子还可以,多了就装不下了。我这儿暑假时来学的人很多,但因为地方小,只能拒绝一些。这个问题已经反馈了,领导们也都在帮我们努力解决。


来源:九派新闻
记者:杨臻 李韵聪 
编辑:任卓 李杨
微信编辑:齐铭


九派新闻
快速、全面的热点资讯。商务合作1869404007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