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驻守:王登峰的选择和坚持

文化   2024-11-06 18:09   江苏  

点击名片,”“墨池艺术”,不再错过精彩文章

王登峰,字正行,室名容舍,1979年生于河南汝南,现居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学会员。

入展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最高奖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
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好风相从”中原水城杯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二等奖
中国梦• 南阳情“多宝堂杯”全国手卷展二等奖



乐于驻守:王登峰的选择和坚持

  文/杜曦云

书写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和传播语言。将书写美学化,则成为书法书法兼具文字与绘画的属性,如果放弃文字功能,将成为纯粹的绘画。正是基于这元始的分野,现代书法一旦跨越边界后,就走向了抽象绘画。

王登峰作品
点、线是涂抹的痕迹,敏感反照出涂抹者的心态,如同心电图般难以掩饰。书法因此既能通过字符的组合传情达意,也能在笔迹中流露书写者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尤其是后者,因其更为接近“神经末梢”,直观的直击心灵,复杂微妙的耐人寻味,凝聚丰富的艺术魅力。

书写是人的日常行为,美学化的书写是人的文化需求,书法因此长盛不衰,渗透生活的很多方面。不同文化共同体孕育出各自的书法,在继承中流变不止......

王登锋的蝇头小楷

在东亚的中国、日本、越南、韩国,书法被认为是重要的传统艺术形态和优雅的文化素养它的范式是“蘸墨、握毛笔、写字”,并时常以印章为装饰。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汉字书法是这些国家共有的书法,因为当初都源发于中国,虽然不断演变至今,但字体依然大多是汉字。中国、越南称之为“书法”,日本称之为“书道”、韩国称之为“书艺”。“书道”的意涵基本等同于“书法”,但它不单纯强调书写的技法,也蕴含修身养性、觉知悟道等追求。

王登峰作品

汉字经历了3000多年的演变,结构从起初的图像到字符;字体从甲骨文到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笔迹(点、线的痕迹)则更加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因境而变,变化多端,常写常新,蔚为大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因为人性从古至今不曾改变。但落实到具体而微的时代氛围、社会处境、个体经历和生命状态,又能时常刷新观看经验、延伸认知。古老的书法也因此可能继续承载着当代性。

王登峰作品

王登峰出生于1979年,这恰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路径的关键拐点。从此以后,时代的急速变化,社会的日新月异,深刻影响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包括书写。笔墨纸砚这样的书写方式,和农业文明时代相当契合。但到了工业时代,硬笔书写更为方便;后工业时代,电脑键盘、鼠标和显示器代替了纸和笔;人工智能的普及,让语音输入迅速准确的转化为字符……但王登峰一直用毛笔书写至今。

细究这个现象,和王登峰的成长环境有关,祖上就以书法为业,世代相传;和他本人对书法的情有独钟有关,自幼勤学苦练,志趣不改。社会越是开放,文化往往越多元,有人激进狂飙,有人持守传统。即使在书法这一门类中,也有激进融入现当代艺术的先锋实验,以及亦步亦趋于本土传统的继承延续。对比之下,王登峰偏于后者。

王登峰作品
他自幼投入大量精力于楷书的练习,在各种书体之间演练融汇和选择,熟悉各家风范后汲取符合自己天性的部分,生长出他自己的书风。锤炼多年的技巧,直观体现于蝇头小楷中。他能时常书写数千字的长卷,下笔轻松自如,字迹清秀爽利,篇幅严谨工整,天性在秩序中流淌。楷书是中国书法的基础,从楷书出发并不断回到楷书的同时,他向行云流水般的行书开放,有时也涉足隶书、篆书等。

王登峰作品

他所书写的文本,以流传至今的典籍经书、诗词歌赋为主。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织的当下,他所选择的这些文本,勾连着农业文明、宗族社会的复杂记忆,有些因其独特性而一去不返,有些因符合普遍人性依然活泛在当代。有时他也书写当代人所作诗歌、散文,它们的基调并未远离那些传统文本。在文本过剩、众声喧哗的当代,媒介即信息、选择即立场,身为当代人,他的立场流露在对这些文本的选择中:发现和适应现世法则,在安静舒缓中圆润生存;超验信念中偏向泛灵论,亲和于佛家、道家。尤其那些书写只言片语的手札、随记,更是尽情袒露。

王登峰作品

结构和用笔,尤其是用笔,也就是笔墨痕迹,则更加直观微妙的体现着他的心理、情绪、精神、生命状态,也就是品评书法时常谈的“心性”。他的大量书写中,小楷更显现技巧,行书多流露心态,但心性其实显现在他的所有书写中,无论文本和字体多么不同。以技巧娴熟为底蕴,他的书写越来越轻松散漫,兴之所至,一挥而就。但内心的秩序感导致的自我节制,让他的心性/笔性偏于温和敦厚,没有流于恣肆狂放。这和他的禀赋、教养、处境等都有复杂的关联小楷微小到几毫米见方后堪称“微楷”,他经常连篇累牍的书写微楷,这是一种不断逼近身心极限的行为。个体生命中很多隐而不显的秘密,在抵达极限时才会显露出来。他在字迹微小到自控力的极限时,结构不涣散、字迹不潦草,如同平常书写时的轻松自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书法宗旨的尊崇,和身心修炼的实际状态。

王登峰作品

在风起云涌、云波诡谲的时代,当代艺术成为显学,在文化舞台上四处出击,触摸新的可能性。但也有很多人选择了传承本土传统艺术,它们被严苛的历史之网层层过滤后依然能流传至今,有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理由,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莫名的魅力,不宜断然否定。作为渺小个体自持自守方寸天地,在传统的文化经验中自洽和获取慰藉,是王登峰的个人选择。有人认可他书法中的文本和笔性,应该是认可他流露于其中的认知和情感、意志,以及美学趣味。喜欢他书法的人,是和他的心性同频的人。感动于他的书法,是被他的笔墨痕迹中具体微妙的直观魅力所感动,应目会心。在现代性、全球化的语境中,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更加丰富,书法的品评标准也更为多元,归根溯源,不同的标准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信仰共同体。王登峰在多年的书写中自得其乐,有认可和喜爱他书法的特定人群,在这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中,是一个饶有意味的样本。

旋转手机·横屏观赏

王登峰作品




点亮“在看”和“赞”,让更多人看到



- end -

—版权声明—

本篇图文均为墨池独家
如需转载请联系墨池。


总监丨冯错
编辑 | 颇黎


墨池艺术
墨池艺术每日分享:书画艺术资讯、当代艺术评论、书画学习资料、名家访谈等,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