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也是我国大陆12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人文历史悠久,资源禀赋独特。
近年来,南澳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立岛、旅游旺岛、海洋强岛”战略,依托丰富的海域海岛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推进“蓝色海湾”等系列海岛保护修复、近零碳排放城镇试点、海岛生态文体旅产业建设,探索出具有海岛县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优良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的“幸福不动产”和“蓝色提款机”。
做好海岛“碳”文章
国内外研究发现,双壳贝类作为蓝碳(海洋碳汇)之一,不仅固碳潜力巨大,且固碳时间持久,再循环入大气要经过多年。例如,牡蛎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将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为牡蛎壳和软组织。
南澳县拥有良好的海洋养殖产业基础,南澳牡蛎作为当地主要特产之一,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南澳县立足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服务,帮助农户养殖获取金融支持。
南澳岛水质良好,自净能力强,是发展海水生态养殖的良好场所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指导工商银行汕头分行对接第三方机构,为南澳县某海洋养殖户所养殖约80亩的牡蛎可形成的碳汇量进行核算评估,参考市场价格将其预计可实现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该笔质押进行登记和公示,发放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50万元。此举盘活了沉寂在海洋之中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开辟了金融支持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也拓展了当地渔民发挥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的融资路径。
南澳县是“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植被覆盖率达72.6%,拥有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8.18万亩。近年来,南澳县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抓手,推进绿美南澳生态岛建设,持续开展林相改造,不断提升森林质量,擦亮海岛绿色生态底色。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南澳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南澳县某企业围绕当地零碳旅游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及茶林种植,但由于纳税较少,且缺乏合格的抵押物,传统信贷产品难以完全满足企业需求,企业发展存在资金瓶颈困扰。
该企业拥有约2600亩林地,其林业碳汇资源尚未利用。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同时充分挖掘林业碳汇资源,中国建设银行汕头市分行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林地生态碳汇进行核算,参考市场价格将其预计可实现的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最终,该企业获得100万元的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贷款利率仅3.4%,绿水青山真真切切变成了金山银山。
家门口坐收生态红利
按照“生态兴岛、陆海统筹、系统修复”思路,南澳县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开展粤东海岸带整治、“蓝色海湾”综合整治等岸线整治项目,拆除长期私自占用海域、沙滩岸线的各类违建,实施污水治理、海湾生态环境整治、沿岸垃圾清理、受损沙滩保护恢复、受损海堤加固、生态廊道建设等多项工程,极大提升了岛上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
其中,“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坚持陆海统筹,治理、保护和修复多管齐下,开展了金澳湾、赤石湾、烟墩湾、竹栖肚湾及龙门湾5个海湾的综合整治,科学确定整治修复重点,系统修复6000多米岸线,整治2.6万平方米岸滩。
此外,南澳县完成全县裸露山体复绿、海域养殖区及沿岸清理整治。一系列的保护修复行动提升了南澳岛海岸、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增强了岸线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扩展了生态休闲空间,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进一步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通过整治修复,南澳岛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
南澳县突出海岛特色,印发文化旅游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文旅体产业。投资约2.1亿元的环岛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成为广东省滨海旅游黄金路线之一。青澳湾国家海洋公园、北回归线广场等景区景点旅游设施不断优化升级,展示了南澳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南澳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当地还利用丰富的海洋和生态资源,积极探索体育赛事、休闲运动与滨海旅游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南澳县已成功举办2023年迎春渔灯赛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冲浪赛暨广东省青少年冲浪锦标赛、2023(第五届)汕头南澳越野挑战赛、2023年中国旅游日南澳县文旅项目签约运行仪式、“潮味海岛粤来粤好”2023年南澳县粤菜师傅技能竞赛等多项活动,当地饮食、住宿业经济收益显著提升。
同时,南澳县将海丝文化、海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节庆等融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相思花节等大型文旅体活动当中,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强体验感。引导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依托渔民公馆、海防史博物馆等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塑造南澳海岛游新形象。探索开发“非遗体验”主题旅游线路,促进“鱼露”“宅鱿”等非遗项目转化为有海岛特色的旅游商品,使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据统计,南澳县2022年旅游综合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6.32%;2023年旅游接待人数近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30亿元。
知名度的提升促进了当地精准招商。南澳县与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南澳县地区生产总值35.93亿元,同比增长1.3%。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大幅提高。
“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收获了海岛旅游带来的红利。”南澳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外出工作的年轻人返乡,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转化为金山银山,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南澳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深化“负碳”发展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为生态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的空间保障。南澳县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建设南澳国际旅游岛为目标,充分发掘南澳旅游发展、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实施《南澳县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美丽南澳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南澳岛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汕头市南澳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汕头市南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集海洋、湿地、森林等多种自然生态要素于一体的生态价值实现空间布局,打造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美丽南澳。
针对镇、村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南澳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分门别类规划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品牌,推动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思路,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形成了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的过程中,南澳县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抢抓发展的重大机遇,增设了南澳县“文旅渔体产业融合专班”,助推了文旅产业效能的强释放。
南澳县深入推进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印发了碳中和试点示范实施方案,构建一系列长效体制机制。该方案坚持以“能源负碳、产业降碳、生活低碳、生态固碳、制度控碳”为主线,持续深化具有海岛特色的“负碳”发展新模式。
此外,南澳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长效机制等,在生态环境损害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 部分素材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