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园附近的民宿二层小阳台可观赏骑楼。陈斐仪 摄
从业者纷纷表示,住宿行业的竞争态势日益白热化,昔日的“蓝海”市场正逐步转变为“红海”。面对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酒店、民宿、公寓等住宿业态形成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特种兵式”的快速打卡、慢节奏的Citywalk,抑或常年风靡的海岛游,到汕头的游客对旅游体验要求日益提升,住宿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今年暑假到汕头游玩的大学生秦米华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汕头,“第一次跟同学结伴,选择住在一处公寓,在暑期的日单价也是200元左右。第二次和爸妈来玩,就住某连锁酒店,一晚单价400元左右,也能接受”。
秦米华的选择道出了许多到汕头游客的住宿偏好。汕头文旅业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人都想在“住宿业”中分一杯羹,短租公寓和连锁酒店下沉趋势日益显著。短租公寓通常位于旅游城市的热门景点或繁华商业区附近,交通便利,大多设于写字楼中。相比于酒店,短租公寓的价格通常更加亲民,性价比更高,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灵活、舒适的住宿选择。
然而,经营者坦言:“行业竞争太激烈,真的太卷了。”据公寓经营者小琪透露,许多人投身公寓经营行业与房地产经济下行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开发商也认准文旅的营销时机,提供各种合作机制和优惠福利,积极鼓励大家进入这个行当,成为主理人或房东。
利用海岛森林资源打造出岛上小森林庭院的民宿。受访者供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经营压力也随之增大。小琪补充道,有的房东会降低房价以抢占市场,在旺季也不会抬价太多,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吸引一些客源,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连锁酒店,就是连锁品牌下沉的产物。“下沉三四线城市的酒店品牌更多是中高档系列产品,例如希尔顿欢朋。其既能满足政府对引进国际品牌的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对国际品牌或酒店的消费需求,也能满足品牌方自身的投资回报率需求。”在酒店观察网创始人兼CEO余云平看来,品牌下沉三线城市,原本单体酒店的连锁化升级是必然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三年里每年的连锁酒店签约量近1万家,其中超过60%为老酒店改造。“原来的单体酒店有两个选择,要么自主转型升级,要么与大型连锁品牌集团联盟。”余云平说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酒店品牌下沉三四线城市,城市将拥有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选择,游客可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更多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提高了旅游性价比。对城市来说,将提升其服务接待能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也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接触和体验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机会。
不同于平价公寓和中高档连锁酒店,另一种酒店业态也在汕头蓬勃发展起来,那便是结合了地方特色与高端住宿体验的小型精品酒店。小型精品酒店通常是指一种规模较小、设计时尚的酒店,它们往往坐落于时尚的城市街区或风景独特的旅游区域。这些酒店具有鲜明的个性、主题、风格和服务,旨在为宾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以新开业的小公园某酒店为例,其潮汕海洋文化主题的设计洋溢着浓浓的“潮”味:汕头的城市地标、潮汕的各类非遗文化、潮剧元素等随处可见。该酒店总经理马兰向记者介绍,酒店以城市文脉为设计灵感,紧扣“向海而生,因侨而兴”的历史文化脉络,充分展现了潮汕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据介绍,该酒店在风格定位上巧妙地将潮汕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通过场景化的设计,打造出既宜居又宜游的沉浸式人文酒店。站在酒店的顶层阳台,宾客可以清晰地俯瞰小公园核心街区的全貌。
据透露,该酒店共有20间客房,前期投资三千万元进行建设,定位为豪华型酒店,房价从1888元至4888元不等。这座酒店的落成是汕头老旧城市更新、历史建筑活化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众多投资者看中小公园的文旅潜力,纷纷在此投资住宿业,新加坡元立集团也计划在小公园开埠区落地高端南洋风格酒店项目……
可以看出,以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翻新打造的历史感与现代感兼具的本土风格人文酒店,为汕头本地文旅酒店业乃至整个文旅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小公园区的旧式建筑为载体,许多酒店都选择了以发展小型精品酒店的思路进行开发和设计。
民宿主理人对“公区”细节的打造用心用情。受访者供图
过去,我国的精品酒店主要分布于一线城市或知名旅游胜地。精品酒店定位小众,个性化明显,精细化运营成本和高端独立的品牌形象塑造使得酒店平均消费单价也较高,受众群体依然较为有限,因而我国精品酒店市场规模依然较小。
而近年来,酒店品牌下沉打造精品酒店成为行业热点。余云平表示,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酒店市场已趋于饱和;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在不断发展壮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这类人文酒店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和竞争优势,成为酒店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许多精品酒店除了提供住宿服务外,还在文化内涵、活动策划、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提供小公园讲解服务、著名景点导游服务等,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小型精品酒店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样是民宿行业近年来不断追求与创新的方向。住宿业的“内卷”现象在民宿领域更为激烈,民宿经营者积极寻求转型,聚焦于特色化与精品化的发展策略,致力于内容创新,从单一的住宿功能向“民宿+”多元化模式拓展,并积极向民宿集群的方向寻求突破。
记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目前汕头市已完成登记备案的民宿共有102家,平日每日均价为1000元一间,节假日甚至飙升到每间近2000元。但根据携程旅行网的搜索结果,汕头地区民宿数量已超过1.8万套,且仍在持续增长中。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民宿的建设。不仅有外来企业和品牌的投资,还有村民将自建房简单装修改造为民宿,并挂在第三方平台上销售。民宿的非标准、个性化等特点降低了其准入门槛,因此民宿行业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也成为常态,亟待规范管理。
上个月,南澳举办了2024年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会上揭晓了“全国最受欢迎网红民宿岛”榜单,南澳岛荣登榜单。近年来,南澳依托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之路,将乡村酒店(民宿)发展纳入全域旅游规划,初步形成了后兰村、云祥村、九溪澳村、走马埔村等民宿集群村落。
民宿集群是资源的共享、人的凝聚、产品的集合,能够承载主人文化与客人互动的温度。汕头市民宿协会秘书长王旭凯表示,民宿作为留住游客“过夜”的主要产品,规划片区做民宿集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游客选择入住民宿,一方面看重民宿品牌本身的个性化特点和地理优势,另一方面则关注周边的环境和配套设施:交通是否便利、外卖服务是否快速、下楼是否有娱乐休闲项目等都会成为他们的考量因素。”
近两年来,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结合《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指导汕头各区域将乡土风貌、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推进精品民宿提质升级。纵观汕头民宿头部品牌的打造,无一不体现出“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特色。
正如某民宿主理人麦丹杰所言,民宿是主理人生活理念和审美观念的外显,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生命力。“民宿+”模式的关键在于“公区”的打造。客人入住民宿不仅仅是为了睡觉,更是为了体验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咖啡厅、餐吧、书房、花园、草坪、泳池等场景的细节打造都需要用心用情,这些正是自家民宿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要素。
坚守十年的海岛民宿开拓者:
南澳民宿业将进入2.0版本
在位于南澳东北部的深澳镇,彩虹海环绕其外侧,包围着满山的鲜绿。环山路而上,郭媛经营的这栋带有蓝色屋顶、黄色外墙的民宿便矗立在眼前。这座依山傍海,以南澳岛北线走马埔村的山林田园资源为基础的度假民宿,充分利用了“海上天然植物园”——南澳海岛森林资源,打造出岛上颇具规模的私家小森林庭院。
据郭媛介绍,该民宿采用了澳洲和新西兰海岛度假庄园风情的设计风格,所有房型均采用大幅落地窗或自动天窗将岛上的珍贵自然风光大方收纳进屋。其后花园里则种植了许多由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的不同品种的柠檬树,一年四季柠檬飘香。
今年是郭媛在南澳经营民宿的第十年。讲起这所民宿的故事,郭媛仿佛在描述自己的“试验品”,却带着十分真挚的感情。她向记者透露,自己在新西兰留学期间,专攻“小型精品酒店”领域的研究。临近硕士毕业之际,得知南澳大桥即将开通的消息,便萌生了将新西兰的岛国旅游资源作为实践案例,亲自主导一个项目的念头。“我踏入这个行业,纯属机缘巧合。我有专业背景,又正好想尝试一下,谈不上高瞻远瞩。”郭媛笑着坦言。
郭媛回顾起那段岁月:在最初的两个年头里,南澳尚未架桥,进出岛的唯一方式是乘船。等待一班船只往往需要耗费数小时之久,这自然而然地成了南澳与外界隔绝的一道屏障。
作为海岛民宿行业的先驱者,郭媛经营着南澳岛上第一家专注于高端度假体验的民宿品牌。“我从一开始的定位便是高端精品民宿,我希望做到‘闹中取静’,便一眼相中了这个地方。”那时候的她并没有预料到,后来的南澳岛在“海岛游”等文旅热潮中彻底出圈,该民宿也始终处于南澳“精品民宿”榜单的前列。
如今再往回看,郭媛认为,南澳民宿行业这十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十年来,南澳民宿行业供给端的产品日益丰富,随着整个市场对民宿业态认知的提升,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谈及南澳海岛民宿业的发展,郭媛欣慰中带着思考,“可以看到,民宿行业的内卷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众多民宿在价格、服务、设计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郭媛在经营民宿时总是感性与理性兼具。一方面,她明白民宿是一个体现主理人生活理念、创造故事也承载故事的空间,另一方面,她又对整个民宿行业的发展有着诸多思考。
在郭媛看来,南澳民宿行业的发展亟待进入2.0版本,即“海岛宿集”。“‘海岛宿集’本质上就是一个民宿的集群概念。”郭媛指出,民宿通常都是规模非常小、体量有限的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公区建设。而公区建设则与“民宿+X”的民宿赋能条件息息相关。
郭媛补充道:“对于X的内容开发及产品策划环节,仅凭一两个民宿主体之力难以达成。‘宿集’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汇聚各方资源,促使民宿行业的头部品牌携手合作,共同参与公共区域的建设,这对海岛民宿业的整体发展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郭媛强调,资源的有效连接至关重要,但要确保这一计划顺利实施,确实需要一个引领的部门来主导。归根结底,这一举措是合作精神的结晶。
今年开始,郭媛亦积极在自己的民宿板块打造“园区”的概念,即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整合为南澳民宿文化园,推出全新的绿奢生活方式精品民宿系列“浅心院”,乡村田园亲子美育活动品牌“爱上海岛小森林”,海岛森林书店“PURA”等。
郭媛表示,全新的南澳民宿文化园不仅持续输出精品“民宿+”内容,不遗余力地推广绿色旅游度假文化,让更多赴汕游客爱上汕头,还希望通过近十年的运营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创新运营,帮助更多的潮汕民宿成为优秀的民宿品牌。
汕头有了民宿人才培训基地
助力民宿行业提质升级
上个月,在2024年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暨汕头市乡村酒店(民宿)助力“百千万工程”大会的分会场活动中,汕头市民宿人才培训基地正式举行了授牌仪式。这标志着汕头第一所专门为民宿行业提供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的机构——潮汕民宿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成立。该学校将为汕头民宿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汕头民宿行业的提质升级。
在与潮汕民宿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郭媛的对话时,她提到,民宿行业的人才稀缺是当前行业的核心需求和痛点所在。因此,从民宿品牌经营的角度来看,民宿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服务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不能从根源上培养并提供这样的人才到行业中,整个行业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今年3月,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与文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民宿管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郭媛欣慰地表示,“政策的支持给了我发起乡村民宿人才培训计划的信心”。
4月份,她成立了民宿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希望通过培训培养出能够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的民宿人才。这些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制定民宿的策划方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民宿设计团队、如何为民宿筹备开业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能够拓宽民宿运营的思路。
据郭媛介绍,学校将为潮汕地区的旅游民宿和乡村民宿(酒店)提供民宿管家培训、民宿主理人培训、民宿和文旅项目的策划/设计全案、民宿开业筹备以及民宿行业人才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兼具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技能、策划设计项目、制定行业标准和民宿产业推介招商等功能。
目前,潮汕民宿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有民宿基础知识、民宿运营核心能力等2类9门课程,还开设了茶艺茶评、咖啡创客、园林花艺、康养疗愈等特色技能课程。“我们的讲师构成分为三部分,一是来自本地和国内知名民宿的主理人,二是从事民宿职业培训的老师,三是各大院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的讲师。”
郭媛表示,目前针对民宿人才培训行业的许多规章制度还主要停留在国家层面,尚未更细致地落实到省、市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会一直尽力做好这一板块,为汕头的民宿行业贡献人才力量。”
来源:南方+
{< 部分素材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