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阴森古木稠,乱山深处指龙州
猿鸣鸦躁溪云暮,不是愁人亦是愁
这是宋代诗人邵稽仲对过去的龙州府—现今的平武县的描述,如今“迈入新时代”,平武已然“书写新篇章”,与过往“不是愁人亦是愁”的面貌大不相同。
平武县先后开通两条高速(直达绵阳、广元),“金通工程”小黄车村村通达,货流递送遍布县域,客运网络化、三级物流体系、交通+的新模式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多元化出行方式的需求得到满足。飞速发展的背后,安全风险与压力也与日俱增,平武交通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和“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交出一份“科技赋能,智慧监管”的平武交通答卷。
●科技赋能,创新高速长隧道车速测算法,破除安全监管死角
九绵高速在我县境内的隧道高达20余座,总长度约42公里,车辆智能主动安全防控系统进入隧道后,常因信号不佳,出现卫星信号中断,只能显示车内外画面,不能显示车速的问题,致使无法对车辆在隧道内的超速行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针对此难题,平武交通多次对动态监控系统拍摄画面进行研究,发现隧道内均匀分布的行道灯可以作为参照物。利用这一规律,创新使用隧道车速测算方法,以随机相邻行道灯为起止点,通过记录该段通行时间,估算该车当前车速,以此判定车辆在隧道中行驶时是否超速。此方法运行于实际监控后,有效破除了无法监督隧道内超速行驶行为的监管死角。
● 科技兴安,创新“金通”车辆例检人员培训,小投入解决安全管理大问题
平武县地广人稀,山区众多,“金通工程”小黄车村村通达,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题,却也给安全监管带来巨大难题。
一是部分农客车辆两头不着站,每日安全例检难以真正落实。面对这样的难题,我县本着“惠民便民、特事特办”原则,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创造性地探索了培训村镇“安全例检人员”方式,由企业确定农客运行所在乡镇的维修企业或专业人员,定期培训车辆安全例检项目、操作规范流程等,人员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每日例检。首次真正解决了两头不着站农村客运的安全例检问题,确保了车辆安全运行技术状况。
二是农村群众安全意识不足,易出现忘系、不系安全带的行为,安全隐患重大。平武交通深入融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积极探索科技治安,投资30余万元,为全县农客车辆安装安全带提醒装置。当乘客乘坐车辆不系安全带或解开安全带时,系统自动发出警示提醒声音,直到乘客纠正不安全行为,提示音才会停止,真正实现“系好安全带,系好生命带”。
●智慧监管,创新网络可视化监管,破解普货安全监管难题
普通货运安全监管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究其根本,货车司机驾车运送货物,天南地北,难以做到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车辆安全检查,而大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往往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解决普货安全监管问题刻不容缓。
针对此难题,我县在深入开展“货运网格化”五步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货运监管1+3”模式,确定“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企业、三方、行业强强联合”的方式,彻底解决普货监管难题,即推广普通货运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平台上,货运企业可远程实现安全教育培训、车辆安全检查、车辆运行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安全管理措施;行业管理部门也可通过该平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检查,实现行业安全监管检查网络化,真正做到无事不扰。
●多方探索,拓宽动态监控用途,落实防汛度汛道路研判安全措施
我县地处山区高海拔、高寒地带,汛期主汛时间长,暴雨、冰雪、山洪、泥石流频发,极易出现道路安全隐患,影响客运车辆安全驾驶。为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平武交通制定汛期“有雨就研判、下雨就调度”制度,引导企业积极拓宽动态监控用途。
在气象部门发布雨情后,高效利用动态监控系统拍摄画面,对运行线路安全状况进行研判,并形成书面报告;下雨时,督促企业紧盯动态监控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调度车辆运行情况,确保企业、行业时刻掌握车辆信息,雨情雨量等情况,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
平武交通始终坚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一月一报告、人车户记分管理等安全监管制度,强化动态监控管理,加强源头安全监管,不断探索安全监管新道路,持续创新安全监管新手段,大力推行科技兴安、智慧监管,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近六年来,我县未发生一起客运、危货有责亡人、伤人运输安全生产事故。
近十年来,我县未发生一起客运源头安全生产事故。
近二十年来,我县未发生一起客运旅客亡人事故。
营运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客运驾驶员违法违规发生率降至0.03%。
平武交通将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我县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社会稳定。
推送:处安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