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2月20日(周五)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是“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
明天就是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以后人体阳气开始慢慢恢复,要顺应规律,遵循“冬藏”的原则,用科学的养生方法调护身体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要做好防寒保暖。对于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雨雪天气容易导致摔伤、骨折的发生,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冬至时节的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有关知识,请各位专家回答记者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徐建国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安先生。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滕淑玲女士,来分享她的一些健康生活和体重管理方面的体会。
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冬季中医讲究“冬藏”,请问什么是“冬藏”?藏什么呢?另外,在冬至的节气,中医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到我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呢?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朱立国
首先,谢谢您的提问。中医比较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界关系非常密切,所谓“冬藏”其实是顺应冬季自然界闭藏的规律,所以我们叫“冬藏”。“藏”什么呢?第一是藏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纳气,冬季比较注重养肾和固精,可以使人体的精气内聚,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奠定基础。另外,冬天人体的阳气是内收的,我们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储存能量。第二是藏神,冬季应宁神静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防止阳气过度外泄。另外,冬季昼短夜长,人的情绪特别容易低落,这时可能要更注重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宁,也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
关于养生方面,主要从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包括核桃、黑芝麻、枸杞、桂圆、羊肉等比较温热的食物,这些温热食物可以补肾助阳,但是吃多了容易产生内热、燥热,可能要配合比如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减少内热的产生,避免过度温补而造成的燥热。
在起居方面,我们强调在冬季尽量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阳气,晚起可以固守阴气,睡前我们可以泡泡脚,用37~38摄氏度的温水,泡10~20分钟,这样有利于睡眠和气血畅通。
在运动方面,我们认为在冬季不宜做剧烈活动,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中医里有很多大家比较了解的,像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这些功法都是身心同调,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对心情心态也是一个调整,这种温和的运动是比较好的。运动的时间方面,我们也认为天气太冷不太适合开展,要等待太阳出来以后开始运动,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能动作太大、大汗淋漓,否则容易阳气外泄,对身体不利。
另外还有一些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比如艾灸、穴位按摩等等,冬季也可以把这些保健方法增加进去。艾灸可以选择腹部的一些穴位,包括神阙穴、关元穴,这里有个模型,这是我们的肚脐,是经脉汇集之处,关元在肚脐下三寸,大概是三个手指头的距离,是关元穴。还有比较常用的足三里,在膝外侧,这些穴位大家都比较清楚。可以通过这些穴位的按压、艾灸等,疏通经络气血,扶正祛邪,增加抵抗力。
总之,冬至养生要遵循“冬藏”的原则,另外要注重饮食、起居、运动等多方面的调养,运用中医养生智慧,安度寒冬,迎纳新春的生机。谢谢。
新华社记者
当前,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健康科普信息,有的真真假假掺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有的是借科普名义进行“带货”。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权威的渠道可以查证信息的真伪,或者举报谣言?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您的提问。刚刚您在问题中所提到的现象我们已经注意到,特别是在一些平台的评论区中,我们注意到一些群众对此有疑惑。持续地规范健康科普知识的发布和传播行为,着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科普环境,一直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近期,针对您所提到的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我们持续加强优质健康科普供给。比如通过今天这种形式的发布会,请权威专家为大家分享科学规范的健康知识信息。今天的几位专家全部为院士,也是我们“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发布会中非常重要的一期院士专场。我们还成立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并定期更新,发布了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第一批新媒体账号,具体名单已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包括“健康中国”“中国中医”“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协和医生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卫健康”“沪小康”等8个公众号。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动态调整更新,逐步吸纳更多优秀的、受欢迎的公众号加入。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获取权威的信息。
另一方面,加强辟谣。针对互联网上一些健康科普的乱象,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在官网开设了“健康科普辟谣平台”(已经上线),重点针对一些明显违背科学常识、夸大其词、移花接木的信息,定期辟谣。公众如果发现了健康谣言,或者遇到一些无法辨别真伪的健康科普信息,可以注册登录这个平台,提供相关信息的线索,比如信息涉及的主题、所在的平台、链接的地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等等,我们将组织力量进行核实并反馈。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近期,流感、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很多人担心去医院就容易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什么样的情况可以适合居家治疗观察?对于一些耐药的病原体,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辰
老百姓现在确实感觉到进入冬天以后,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多发,在医疗上我们也感觉到这一点,这是由于气候使然,而且由于人群聚集等等因素。一般感冒是最常见和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一般感冒其实症状都并不是很重,有一些嗓子疼、流鼻涕等身体不适,这个病不重,在家里调养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感冒这类疾病里面也有一些容易加重的,另外在呼吸道感染中除了一般感冒之外,还可能会有流感、新冠、支原体感染这些可能对易感人群造成危害的疾病。如果病情重的时候,都应该到医院去看。
如果你分不清楚到底是一般的感冒还是别的,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病情不重的时候在家里面休息、观察一下,到药店买一点感冒对症的中药、西药。但是如果症状加重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现在人多,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在家里居家观察调养是一种办法。
但是如果症状重了,这是刚才提到的,或是像一些我们所称“高危病人”,如果他身体本来就比较弱,如肿瘤、慢阻肺病、长期心衰的患者等等,其实一个感冒可能就是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因此他需要及早就医,防止症状加重。
再一个,如果有一些病需要用到处方药,至少要到附近的卫生站、诊所去开药,这也是好的办法,不一定都要去大医院。但如果病情重的时候是应当去的。简而言之就是这些。
光明日报社记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请问一般都是以何种病原体为主,我们应该如何加强防控?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徐建国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大概是其他季节的两到三倍。近年来,我们国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根据目前的数据看,大约有30多种病原体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有十几种比较常见,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等都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由于气候、温度等等影响,冬季呼吸道病原体也表现出地域特征,南方省份以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为主,北方省份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等为主。
虽然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可以表现出多病原体和地域性的差异,但常用的个体防控措施可以发挥较好的预防作用,比如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消毒通风优化室内环境。接种疫苗对老人和儿童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校园聚集性感染以及其引起的后续社区传播是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模式之一。因此,加强校园防控、避免校园聚集性感染是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一个关键。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冬至节气,天气寒冷,人体心血管系统面临不小的挑战,请问为什么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会增加?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又该如何预防?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冠心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在这个季节尤为高发,威胁群众生命健康。
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与气温变化、生活方式和生理变化等有关系。首先,气温骤降的时候,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收缩,血压会上升,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寒冷天气使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内活动,户外活动相对减少,这样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水平升高,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冬季是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也会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的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的人群。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建议:一是保持室内温度,外出注意保暖;二是适当增加室内运动,以保持血液循环;三是运动前,增加一些热身活动;四是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不必要的刺激;五是饮食上应该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六是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近期注意到流行感冒有增多趋势,请问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流感季节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疾控部门又有什么特别的提示和建议?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徐建国
谢谢你的问题。流感流行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传播途径比较多。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以经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比如手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触摸自己的口鼻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二是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造成聚集性疫情。
三是无症状感染者可传播流感病毒。流感的潜伏期为1到4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流感病毒的复制速度很快,病毒滴度可以在感染病毒后24小时达到峰值。流感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普遍,可达30%左右。因此,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在自己和周围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病毒。
四是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容易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
鉴于流感病毒的特点,保护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冬季呼吸道病的高发季节,努力做到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多通风、强身体,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尽量及时接种疫苗。
疾控部门将加强监测,及时把监测情况、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告知大众,让广大群众熟悉和掌握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是预防患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很多人面对自己肺部长了结节,都感到非常害怕和担忧。请问是否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治疗?不治疗的话是否会发生恶化?我们又该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辰
“肺结节”是我们在医院和诊所里一种常见的就诊原因,包括很多无症状人群通过体检发现肺内结节。所谓肺结节就是肺里面出现了一个影子,CT上显示不太大,这就是结节样的影子。其实发现肺结节是CT在临床使用后非常常见的现象,相当高百分比、如百分之几十的人都会有发现肺结节的情况,而且年龄越大、肺结节出现的概率越大,有慢性肺病的患者,结节出现的概率也大。
但是根据大数据统计,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这个肺结节是恶性的比例本身就不高,所以不需要太紧张。
那肺结节是什么性质呢?可以用CT,特别是我们现在用的薄层CT又或者是低剂量的薄层CT来评估。所谓低剂量,也就是明显减少了辐射量的CT检查,例如平时可能做一个CT受10分辐射,低剂量的只受1-2分辐射,这样这个CT既能对结节进行诊断,又可以对结节进行动态复查,而同时又不会有太大的辐射。这就使我们对肺结节的评估手段有了很大的改进。再结合一些抽血的手段,比如结核相关检测、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综合这些CT影像之外的鉴别手段,就可以协助我们、特别是对一个专科医生,比较精准的判断结节的性质。
所以,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结节都是不用紧张的。反而我们常看到结节的另一种危害,就是结节本身其实没大事,而因为通过薄层CT发现了平时拍胸片看不到的结节,造成了病人的精神紧张。所以我们开玩笑说,肺内有结节是常见的,并不可怕,麻烦的是“心有结节”,它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尤其对精神紧张的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
因为大部分的结节都是良性的,而且医院也有对结节的鉴别诊断能力,如果对结节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可以动态的用低剂量CT间隔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复查。尤其是那些小的结节,即便是恶性病变,也是过去所说的肺癌或者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在随访中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
因此针对肺结节,首先应就医,听从大夫的建议,采取合理的办法,并应认识到大部分的结节是良性的。同时,通过就医找到最佳处理和应对结节的办法,保持心里不紧张,尤其是针对小结节,这些都是医疗上可控的。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冬天雨雪天气,地面湿滑,增加了人们摔跤的风险,请问有哪些有效的防滑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如果不慎跌倒后,又该如何正确处理?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朱立国
谢谢。冬季雨雪天,确实增加了很多跌倒的风险,容易导致骨折、脱位的发生。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在这个季节,尤其是雨雪天,室外活动要做好防护,或者没有特殊情况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相应的防滑措施特别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应该穿具有防滑性能的鞋子,要注重鞋底纹路的深浅,争取鞋底与地面形成较大的摩擦力,减少摔倒的风险。
另外行走的时候,特别是老年人,尽量带一些辅助工具,比如多脚拐杖,以维持身体平衡。行走时要尽量避免可能导致摔倒的因素,如路过有积水、积雪、结冰的区域,特别是表面有一些斜坡而且比较光滑的地方,这时候步子一定要放小放慢,双脚尽量离地时间要短,不要抬得很高,否则容易摔倒。可以选择我们常说的“企鹅步态”,在雨雪天特别管用,外八字形像企鹅走路一样,增加脚底跟地面的接触,这样对防滑、摔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不慎跌倒了,该怎么办?我想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如果跌倒以后摔得比较重,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这时候骨折的概率就很高,所以不主张马上活动。首先要评估摔完之后的状态如何,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不应盲目活动,盲目活动可能会造成骨折或者移位加重,引起更大的损伤。所以要请专业人士来处理,以防引起二次的伤害。
还有一种情况,摔倒以后也是比较严重,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这时候可能出现颅脑的损伤。如果发生呕吐,要把头偏向一侧,尽量避免仰面躺着,平躺状态下呕吐物可能误吸引起窒息,这时候应请旁人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士来进行急救,减少更严重的损害。
另一种情况相对比较轻,疼得不太厉害,自我评估状态尚可,此时可在旁人协助下或者自行缓慢起身,要关注局部疼痛和肿胀是否减轻或者加重。如果症状加重,建议去医院就诊,避免一些隐匿性的损伤。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大家都知道,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对健康非常重要,请问您是如何规划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后来又如何克服的?谢谢。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
滕淑玲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退休群众。之前,我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头痛,也吃不好睡不好,这样严重影响了我的身体质量。每天基本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和药店,打交道最多的也就是医生和护士,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就提前内退了。
为了自身的健康,退休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就主动改变生活习惯。首先,规划作息时间,早晨7点起床,早餐后就到广场去练太极,下午只要有空,2点到3点就站桩一个小时,晚上7点还要去广场跳健身操,大约晚上9点半左右基本上就上床休息了。
第二,是饮食方面,自己注意以清淡为主,少盐少糖少油,遵循以少食多餐的原则,自己平时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
最后,就是坚持锻炼。每天练太极、做健身操,我的身心非常愉悦,这一练就坚持到现在。2014年的时候自己就成立了健身操队,2023年又成立了太极拳队,自己任辅导老师。
不知不觉,我觉睡得也香了,头也不疼了,精神气也足了,每年单位体检,我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血压、血脂、血糖也不高。后来我就喜欢把我个人的经历,在茶余饭后、健身聊天的时候分享给我身边的群众,跟我一起来健身,并积极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影响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状态。谢谢!
浙江日报记者
对已经得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冬至时节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当心血管疾病发生时,又有哪些典型的预警信号?该如何急救处理?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安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冬至时节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因寒冷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尤其是“三高”的患者人群,应按时服用药物,及时监控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的典型预警信号,包括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等。同时,广大患者也要注意到一些不太典型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咳嗽、出汗、乏力,甚至肩颈手臂疼痛,还有些情况,像表现为牙痛等等,这些可能是心血管症状的躯体表现。我们已经遇到不少类似的病例,因为熬夜工作或压力大等等,以为是牙痛,就医时心电图和血液系统的检查其实是冠心病甚至有些已经心肌梗死,后续需要及时治疗。
当心血管急症发作的时候,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一是让患者平卧,避免过度活动;二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三是如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的急救药物,应该在专业指导下用药;四是及时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监控血压、呼吸、心率等情况,关注意识状态。一旦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急救争取更多的“黄金时间”。谢谢!
中国网记者
大家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请问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特别是二手烟。另外,电子烟相比传统烟草是否更安全?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戒烟呢?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辰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应该是医学上已认识到的对民众健康最大的危害之一;戒烟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这点已经是医学上最不争的事实,值得照此去做。除了吸烟之外,吸烟者把烟直接吸到肺里会引起一系列的损伤,像一些肿瘤(无论是呼吸系统肿瘤还是全身其它部位的肿瘤)和大部分的慢性病(无论是慢阻肺病还是像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其它慢性病)都跟吸烟有着直接或密切的关系。
吸烟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二手烟,就是别人吐出来的烟被间接吸进去,其危害也是巨大的。如果说直接吸烟浓度很高,吸入后造成健康危害,那么二手烟则由于弥漫于环境中,当人吸入了多个吸烟者在多个时间段所吐出来的烟,它的有害物质浓度也超过了致病范围,并且因为吸的时间更长,所以累积起来,二手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数据中,大约有70%的人被动吸过二手烟,其中一部分是比较严重和经常吸二手烟,因此一定要把二手烟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来加以预防,也就是应当不再吸二手烟。有吸烟者的环境是需要严格限制的。
而限制二手烟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室内禁烟,因为室内只要有吸烟者就会有二手烟,而且该环境很容易就能累计到足以致病的烟草有害物质的浓度,所以二手烟问题不容忽视。
电子烟其实也并不是安全的,也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比如重金属、甲醛等等,而且吸入的尼古丁本身对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电子烟并不是安全的选择。
那么戒烟就是特别重大和突出的问题了。其实相当一批吸烟者已经充分意识到烟草的危害,通过自身或者亲友帮助、父母教导、子女督促等方式都可以戒掉;甚至有人因为团队中有同事提意见实现了戒烟,也有团队多人吸烟共同戒烟的情况。有一部分人能通过自身努力戒烟,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戒烟困难,只要停止吸烟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抓耳挠腮、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等,这说明他出现了烟草依赖,老百姓的说法叫“烟瘾”。
我们研究结果显示49.7%的人有“烟瘾”或是不同程度的烟草依赖。对这部分人,如果有较强的意志力,也能通过自身努力戒烟,但如果无法完成,我们也可以于戒烟门诊就诊,使用一些戒烟药物。另外现在社会上和医学界还有许多帮助大家戒烟的方法,如手机软件辅助戒烟。还有医学界在推行的“吸烟者健康维护”,具体来说是你作为吸烟者,即高危人群,但是你又暂时戒不掉烟,这时候通过加强健康监测,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且不断建议戒烟,从而促使戒烟,协助患者保持健康状态,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谢谢。
南方日报
冬季气温下降,室内活动增加,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传播风险加大,这也是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原因,请问这些微生物是如何导致疾病发生与传播的?又该如何预防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徐建国
谢谢你的问题。进入冬季以后,气候变冷、干燥,冷空气等因素可以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较为容易感染病原体。特别是有多种病原体,可侵入人体呼吸道繁殖引发疾病。由于气温下降,冬天的冷空气会让呼吸道纤毛的清除能力变弱,痰液和病原微生物更容易滞留在气道,削弱了黏膜的屏障功能,为病原体的侵入造成可乘之机,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一些病原体能够在金属、塑料、玻璃、衣服等表面存活几个小时到数天不等,最重要的是,细菌和病毒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具有感染性,可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这种风险的存在,这就给预防传染病带来了困难。
对于任何传染病来说,预防都是重中之重,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是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有力武器,建议大家注意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如果当地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要注意少聚集。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接种流感、新冠肺炎等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当然,我们需要保持规律作息与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健康。谢谢。
央广网记者
作为健康的指标,体重也不是越轻越好,所以我想问滕女士,请问这方面您有什么切身体会吗?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谢谢。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
滕淑玲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常言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我个人认为,不管胖还是瘦,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以前新陈代谢比较差,免疫力低,医生就建议我多吃一些有营养食品,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度运动,我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同时,有空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学习健康方面的各种知识,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一,在饮食方面,我就尽量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肉、牛奶、豆类和蛋类等,同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取量,像全麦面包、燕麦片等。
第二,生活习惯上,规律作息很重要,避免熬夜,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压力也会影响食欲和新陈代谢,我们经常听听音乐,找朋友聊聊天,缓解一下压力。
第三,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刚退休的时候,在健身房办了健身卡,那里的各项运动强度非常大,对我这个年龄段有些不适应,搞得我身心疲惫,所以我就放弃了。后来接触了健身操和练太极,这两项运动对我非常适合,这一练坚持了十多年,体重一直保持在110斤左右,我的血压、血糖、血脂都不高,体检各项指标也都正常。通过锻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头疼和失眠都没有了。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健康生活方式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享受生活、健康的生活。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请问日常该如何做?是否需要戒烟戒酒?又是否需要遵循特殊的饮食计划?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安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对病情的控制和早日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三低”饮食原则,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瓜果和全谷类食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度的调味和煎炸食品。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戒烟限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同时,日常的饮食上要注意调整结构,确保营养均衡。有条件的话,建议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促进健康。对于已经植入血管支架或者心衰的患者,要注重心血管专科的康复训练,改善心脏健康。
最后,给大家一个心血管健康的口诀——“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冬季寒冷天气对骨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患有关节炎等慢性骨疾病患者,请问冬季如何保护我们的骨头?中医有哪些好的建议和办法呢?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请朱立国先生回答最后这个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朱立国
谢谢你的提问。提到骨健康,确实是我们现在很关注的一个名词。随着人口老龄化,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尤其到了冬至,寒冷天气来临,局部气血不通畅,可能导致疾病症状加重。在冬季如何保护我们的骨骼?首先要注意保暖,比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其他的关节,要做一些保暖的准备如护膝、护踝、护腕等。
另外三个方面也特别重要。一个是食疗,冬至有它的特点,我们可能要注意一些饮食疗法,补肾温阳,增加人体能量。刚才提到适当进食一些温补的食品,如当归羊肉汤,加上一些枸杞、桂圆,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另外还有一些中医的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这些运动是比较舒缓的,不剧烈,能够调节气息,增加肌肉的力量,活动全身关节,促进气血流通,起到强身壮骨的作用。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可以选用一些中医外用制剂,如使用艾叶、花椒等常用的温通中药来泡脚,改善因为天气寒冷造成的关节寒凝状态,适度使用可以缓解关节的疼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此外,除了上述自己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对于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来说,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就近的一些医院,接受中医的适宜技术治疗,包括手法、针灸、中药复方、艾灸等,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功能受限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这类患者比较多,希望大家遵循中医关于这方面的养生之道,安然度过寒冬,守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就冬至节气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知识为我们作了介绍,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就“时令节气与健康”召开专题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健康中国
编辑:严少卫
审校:王小雪 魏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