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试点观察③ | 北京:复杂挑战中凸显精准

文摘   2025-01-10 11:02   北京  

日前,国家疾控局举行“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指出,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以下简称“国家前置软件”)在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集成部署到位率达71%,其中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集成部署到位。

医疗机构数量多、传染病报告数量多,使得北京市在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挑战。北京市迎难而上,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有效促进了软件功能不断完善,提升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分节点分阶段

攻克关键问题

北京市疾控中心信息中心主任李刚介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疾控局高度重视国家前置软件的部署应用,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并提出了更高的部署目标,要求全市二级及以上传染病网络直报公立医疗机构完成部署应用的比例,在国家要求30%的基础上提高至50%;同时,将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工作纳入对各区卫生健康委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年度考核。 
李刚介绍,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北京市结合全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成立市、区两级工作技术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多次为医疗机构提供集中培训及现场指导,确保相关人员能熟练操作软件。在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北京市倒排工期,明确各环节完成的时间节点,加强数据监测与质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为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哨点医院、大兴区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试点医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于2024年12月9日通过国家前置软件转正申请,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前期部署、数据改造上传、转正前测试,这三方面工作的推进,为医院顺利转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兴区人民医院疾控与公共卫生科主任樊君说。前期部署阶段,医院成立了由疾控与公共卫生科、信息科牵头的院级专班,统筹协调医院内部相关工作以及与上级部门的对接沟通。数据改造上传阶段,医院完成软件安装后,对照接口规范,有序开展院内信息系统接口改造、数据映射和试传工作。转正前测试阶段,则重点从院内数据抓取和一致性核对入手,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软件运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密切监测。”樊君说。 
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于2024年12月通过国家前置软件转正申请。 
在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过程中,北京世纪坛医院将保障数据传输准确性置于首位,主动排查风险。该院感染管理处/疾病预防控制处(以下简称“感控处”)刘超介绍,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牵头、感控处和信息中心参与的专项小组,定期召开例会,紧抓原始数据,一一核对各项指标。“为避免数据传输不一致,在医院原有传染病弹卡方式的基础上,感控处对包括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在内的57种传染病上报情况进行测试,并逐一解决发现的问题。”刘超说,“感控处定期将预警处理情况反馈给各科室感控专管员,并纳入月度质控和季度报告。”
“组织领导与协调联动、技术培训与指导、提供必要经费,这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措施,确保了国家前置软件的顺利部署、有效测试和转正后的平稳运行。”李刚说。

更高效更准确

形成闭环管理

当前,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在全国铺开,展现了诸多优势,为传染病监测带来便利。 
在樊君看来,缩短传染病上报时间是一项重要突破。“以往采用手工录入方式完成传染病报卡,从临床医生填写到公卫医生审核、打印、上报,至少需要15分钟,而使用国家前置软件后,不到10分钟就可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临床医生和公卫医生的工作负担。”樊君说。
“国家前置软件还有效降低了漏报、迟报和信息错误的风险。”樊君举例说道,“当患者流感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时,国家前置软件能及时弹出预警信息,辅助医生诊断,并直接抓取患者基础信息。”
刘超表示,在判定复诊病例、及时有效开展患者追踪等方面,国家前置软件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以前,公卫医生发现有传染病诊断而无报卡时,需要通过查看电子病历或直接与接诊医生沟通,来判定是否为复诊病例。”刘超说,“国家前置软件借助大数据支持,可以智能判定复诊病例,比人工判定更加准确,并且有记录可查。”
“对于肺结核、丙肝等疾病,国家前置软件能及时向临床医生和公卫医生发送预警信息,改变了以往公卫医生人工追踪报告的方式,使传染病防控更加及时高效,同时也促使临床医生更主动地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刘超说。 
结合北京市整体部署应用情况,李刚归纳了国家前置软件的三个主要优势,一是可自动识别复诊病例,减少重复报卡情况;二是辅助诊断,对可疑传染病作出“应关注”提示,降低漏诊风险;三是与传统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相比,具有实时性更强、数据共享更便捷、操作更简便的特点。

提建议促优化

推动更广应用

为推动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北京市各医疗机构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例如,建议将报卡量超过10张/天的医疗机构的转正核验天数从30天调整为14天,减轻了报卡量大的医院的负担。另外,建议增加申诉按钮、优化数据核对规则等,均已被采纳并实施。 
目前,国家前置软件手机App已开始推广应用。刘超告诉记者,他可以通过App及时处理传染病诊断、报告及阳性结果等信息,预警和报卡变得更加便捷了。
“对于临床医生和公卫医生来说,国家前置软件应用是新的挑战,但也推动了工作模式的创新。”刘超说。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樊君的认同,她表示,国家前置软件的功能更加智能化,以国家前置软件为纽带,能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医防协同”,使临床医生与公卫医生协同作战。 
未来如何更好地推动国家前置软件部署应用?李刚认为应着力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推进;二是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医务人员对软件的认识和操作水平;四是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五是加强宣传与引导,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最终,为传染病防控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健康报》2025年1月9日第06版

编辑:何贤

审校:刘志勇 王倩

国家疾控局
国家疾控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