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025年天津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全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全面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奋力推进城市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城市管理委党组书记、主任胡学春作工作报告。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交织并行。城市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在真抓实干中勇毅前行,在积蓄成势中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解决了一批市容环境问题,补齐了一批基础设施短板,城市面貌发生积极变化,服务和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扎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新29万余台老旧燃气灶具、6万余户室内暖气设施,实施供热“冬病夏治”户内改造7638户。建成开放新梅江公园(北段)、柳林公园(二期)和56个口袋公园,开放共享公园绿地近120万平方米。增加停车泊位1万余个,开放共享停车泊位3115个。——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组织市管公园开展110余项特色文化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555万余人次。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城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高。推进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2%。——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持续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治理,完成居民户内燃气设施“6个100%”提升改造608万户,改造供热旧管网1122公里、燃气旧管网723公里,实现10座典型结构桥梁在线监测、高压燃气管道全程智能视频监控。2025年,城市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良好城市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抓好以下工作:——着力打造优质城市环境。推进海河景观带全要素维修维护、重点道路及地区建筑外立面维修维护,优化城市主干道、“三站一场”周边市容环境,强化城乡结合部和背街里巷环境治理。精心组织重点地区和重点道路夜景灯光运行维护维修,做强“津味中国年”品牌,打造靓丽城市风貌。加大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更新力度,主干道路机扫水洗全覆盖。抓实重点区域高标准作业管理,新建改造城市公厕45座。推进垃圾箱桶“撤桶退路”,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着力提升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扩绿”“兴绿”“护绿”,推进“植物园链”建设,打造北方津派园林绿化体系。实施梅江公园及周边设施维修改造(一期)、柳林公园(三期)和设计公园(一期)建设,新建口袋公园64个、提升口袋公园16个。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做好行道树、隔离绿带补植补种和复壮,抓好绿地、公园、绿道系统养护和卫生治理,举办海棠花节、桃花节等品牌活动,打造沉浸式城市漫步系列体验场景。——着力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高质量做好2024-2025采暖期供热保障,持续抓好热源及换热站改造、单户分环改造,开展“冬病春诊”,“冬病夏治”户内改造 5000户以上。对中心城区49条重点道路、20座立交桥、海河12座跨河桥梁进行整治维修。完成路灯“1001”项目建设,对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路灯实施补装,减少城市照明“暗点”、“盲区”。利用城市边角地块、闲置空地和桥下空间等资源,增建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监督指导,规范停放秩序。——全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推动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加快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城市治理机制。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完成智慧燃气、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做好《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修订工作,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套制度,深化京津冀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持续加大燃气等重点领域违法行为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整治非法占路经营专项行动,打造良好城市环境秩序。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审管联动有效实施,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化城市管理改革创新。推行燃气供热企业安全信用评价管理,完善企业出清接管机制以及液化石油气管理、防范外力破坏等配套政策。建立全市热源热量统筹调配机制,制定热电厂热量统筹调配办法。优化机动车停车收费价格体系,健全泊位共享工作机制。优化城市公园运营管理模式,坚持公益属性,盘活城市公园资产。用好城市路桥、城市照明、城市广告、夜景灯光等资源资产,建立“统一管理、市场运作、多方监督”的户外广告资源盘活利用管理模式。——提升城市运行本质安全水平。用足用好“两重”“两新”国家政策,实施供热老旧管网改造800公里,燃气老旧管网改造650公里。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城市道路管线井巡查监督,加大桥下空间管理力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市城市管理委领导班子成员、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驻委纪检监察组及机关处室负责同志,市级有关单位和部门、行业协会、各区城市管理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天津水上公园位于市区西南,旧称“青龙潭”。1951年建园至今已历70余载,是市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现已成为天津市风光绮丽、水波潋滟的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天津市民评为“津门十景”之“龙潭浮翠”。2004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9年7月,水上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免费对外开放。2016年2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7年荣获“天津市文明单位”。2021年水上公园湖荣获天津市示范河湖,荣获津门网红打卡地。2022年水上公园“津派文人养菊传统栽培技艺”被正式列入南开区非遗名录。2022年荣获天津市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增选为中国公园协会理事单位,水上公园湖荣膺天津市最美河湖。2023年荣获天津市科普基地称号,荣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2023年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天津水上公园选送的“沽水锦霞”成功捧得“菊王”奖杯,第十四届无锡中国菊花展览会再获31个奖项,天津水上公园学雷锋志愿服务岗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先进典型。
咨询电话:022-23662596
商业合作:022-23106039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道33号天津市水上公园管理处
扫码关注水上公园
微信公众号|天津水上公园
抖 音|@天津水上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