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态环境局表示,“赤潮又称红潮(red tide),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爆发性增殖,导致海水变色,在沿海地区比较常见”。球形棕囊藻赤潮的产生与消退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持续时间与气候变化、洋流变化以及近岸营养盐输入有关,相关管理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强巡查、密切监视周边海域赤潮动态。2024年12月30日,珠江口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赤潮优势种为球形棕囊藻,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启动赤潮灾害Ⅰ级应急响应。深圳海洋中心分别于2025年1月3日、7日组织开展了两次应急监测,监测内容包含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营养盐、藻体密度等,发现珠江口海域赤潮面积有所降低,但水体环境仍属于中高富营养化水平,球形棕囊藻密度最高值达到4.3×108细胞/L,仍处于较高值。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通过海上观测浮标及海底视频发现深圳海域出现海水水质及水色异常现象。
监测结果表明,本次赤潮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暴发所导致,具体表现为球形棕囊藻胶质囊体在近岸海域大量聚集,造成海域呈现大面积斑块状或条带状的黄褐色或暗褐色水色异常现象,并可能伴随由于囊体破败导致的海面浮沫及异味。深圳湾沿岸多个区域发现赤潮,棕囊藻胶质囊最大密度在9个/升至89个/升之间,并伴随叶绿素显著升高,海面未见大量鱼类死亡现象。南澳部分沿岸海域也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目前大部分已消退,仅少量零星分布。连日来,广东省包括珠海在内的多个沿海城市出现赤潮现象,其中珠海高新区情侣北路沿线、横琴芒洲湿地至二井湾湿地公园沿岸、洪湾渔港(马骝洲水道)沿岸、坭湾门水道沿岸、金湾打银咀沿岸、高栏港至富山沿岸(黄茅海水道东岸)等海域均有涉及。珠海市海洋发展局接到水色异常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赴上述现场确认,对相关海域开展不间断巡查监测,并及时向省市相关部门通报巡查监测信息。经生态环境部门对香洲、金湾等海域抽样检测,本次赤潮是由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引发。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按照我国《赤潮灾害应急预案》,赤潮可以分为有毒赤潮、有害赤潮和其他赤潮三种类型,而球形棕囊藻是一种重要的有害赤潮肇事种。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后,很难通过人工方式清除,通常做法是等待其自然消亡。资料显示,球形棕囊藻喜欢20℃左右的水温,肉眼可见,里面是多糖组成的透明胶质,形状酷似“爆爆珠”或者“黄色果冻”。据深圳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表示,球形棕囊藻赤潮属于自然生态现象,是我国常发的赤潮种类之一,多发于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近岸海域。1997年,我国东南沿海首次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之后,我国近海多次暴发球形棕囊藻形成的大规模赤潮。棕囊藻暴发期间,过度增殖的藻类会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浮游生物缺乏食物来源;同时随着后期溶解氧含量下降,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缺氧窒息,从而影响整个海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囊体中大量多糖类胶状物质可黏附鱼鳃或渔网,不利于渔业捕捞。近年来,深圳海域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即多出现在冬季,从暴发到消退往往需要一周至数月不等。深圳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以及潮流缓慢等环境。那么,像“爆爆珠”一样的球形棕囊藻有毒吗?接触它安全吗?广州生态环境局表示,近期出现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对人类没有直接危害,主要是对鱼类养殖的影响,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游泳、嬉戏中如接触到球形棕囊藻及其释放的有害物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等不适症状,对人体的皮肤健康造成损害。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方+、南海预报减灾中心、珠海特区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扩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