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馨 提 示
感谢您使用西安音乐厅电子节目单,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
★ 西安音乐厅内WIFI信号已覆盖,请使用手机搜索。
★ 请您在观看时,调低手机屏幕的亮度,以免影响其他观众。
★ 为尊重艺术家舞台呈现,本场演出禁止拍照、摄像及录音,谢谢。
《费加罗的婚礼》前奏曲
Le Nozze di Figaro (The Marriage of Figaro), K. 492: Overture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创作/发行年代:1786年
时长:约5分钟
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92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创作/发行年代:1812年
时长:约35分钟
第一乐章 稍持续的-活泼的
I. Poco sostenuto – Vivace
第二乐章 小快板
II. Allegretto
第三乐章 急板
III. Presto
第四乐章 精神抖擞的快板
IV. Allegro con brio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4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创作/发行年代:1888年
时长:约45分钟
第一乐章 行板-富生气的快板
I. Andante – Allegro con anima
第二乐章 稍自由的、如歌的行板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alcuna licenza
第三乐章 圆舞曲:中庸的快板
III. Valse: Allegro moderato
第四乐章 终曲:庄严的行板-活泼的快板
IV. Finale: Andante maestoso – Allegro vivace
本场音乐会时长约100分钟,包含15分钟中场休息
Appr. 100 mins, with 15 mins intermission.
以当日演出曲目为准
Programme subject to change.
请特别留意,乐章之间请勿鼓掌
Special attention, no applause between movements.
曲目导赏
PROGRAMME NOTES
导赏撰文:周笑扬
作曲家 Composer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 1791),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是古典时期最著名作曲家之一,也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当时几乎所有音乐类型,并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技术精湛而闻名。莫扎特于1781年前往维也纳,这是当时中欧文化的中心,作为一名自由音乐家,尽管他身为神童年少成名,很早就取得了成功,但他始终无法在宫廷中获得职位。他的财务状况也每况愈下,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环境中开始了歌剧创作。
Le Nozze di Figaro (The Marriage of Figaro), K. 492: Overture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标志着莫扎特与剧作家洛伦佐·达·庞特合作的开始,这部作品与《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一同构成了他们合作的三部曲。《费加罗的婚礼》讲述了费加罗、苏珊娜和伯爵之间充满戏剧性和幽默的情感纠葛。这是一部伟大的歌剧作品,但不幸的是,这三部歌剧在当时维也纳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直到莫扎特去世后,它们的价值才真正被人们所认识。
莫扎特采用了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呈式部与再现部无缝衔接。序曲开篇以快速的弦乐拨奏形容忙碌的低语和嗡嗡声,引人入胜;紧接着木管与弦乐互动,迅速转变为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短促小主题。紧接着,全体乐器伴随着小号和鼓声的加入,音乐由急促的小提琴、长笛和双簧管引领,穿梭在一系列紧张而欢快的乐句中,全曲在四分钟内一气呵成。活泼明朗的旋律,快速的音型节奏变化,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力,精准把握住了创意与戏剧氛围。这首序曲独立于歌剧,不引用歌剧中的主题,结尾也不过渡到歌剧的开场,这与莫扎特的其他歌剧序曲如《后宫诱逃》、《女人皆如此》和《魔笛》相似。尽管如此,仍为我们提供了歌剧氛围的精致预览——快速、机智,且幽默感的剧情即将徐徐展开。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序曲版本中包含了一个忧郁的双簧管独奏慢速中段,但莫扎特最终决定摒弃这种对比,选择维持一种持续旋转的、狂喜的欢快情绪。《费加罗的婚礼》于1786年5月在维也纳首演,莫扎特亲自担当指挥。这部序曲以其活泼明快的节奏、充满活力的旋律以及精巧的编排闻名,成为音乐会中经常独立演奏的管弦乐曲目,是古典时期管弦乐作品的典范之一。
作曲家 Composer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出生于德国波恩,被誉为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横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是音乐史上的重要桥梁,被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德国波恩的早年生活,维也纳的音乐学习与创作,以及他与耳聋斗争的晚年。尽管面临听力障碍,贝多芬的创作力并未减弱,反而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他最伟大的作品,包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九交响曲》(合唱)和歌剧《费德里奥》等。贝多芬的音乐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和其他多种音乐体裁上。他的音乐风格以其创新性和情感深度而著称,他勇于打破传统音乐形式,赋予了音乐更深的哲学内涵,并扩展了乐器编制,增强了交响乐的表现力。他的作品从英雄主义到对命运的抗争,饱含强烈的个人情感,其晚期作品更具抽象性和精神深度,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家。贝多芬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更是一位坚韧的生命斗士,他用他的天才与毅力战胜了生理的困境,为人类音乐史留下了不朽的财富,成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象征。
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92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第七交响曲》完成于1812年,于1813年12月8日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维也纳大学大厅首演,首演期间正处于欧洲拿破仑战争的关键时期,演出是应题献者莫利兹·冯·弗里斯伯爵的要求,为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伤兵而举行的义演,所以这部作品也被视作为对人类自由与英雄的赞颂。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晚期创作中最富有生命力与戏剧性的作品之一,活泼的节奏感、充满能量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被瓦格纳称为“舞蹈的化身”。I. Poco sostenuto – Vivace《第七交响曲》以一个引子开始,这个引子被标记为poco sostenuto。这是一个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在一个大的管弦乐队A大调和弦之后,双簧管唱出一个充满渴望的主题,单簧管、法国号和巴松管抓住了恢宏的旋律,这种呈现被沉重的管弦乐队的标点所强调。两个辅助旋律紧随其后,经过短暂的停顿,弦乐开始低语,随后长笛活泼的旋律展开了民歌般的、大摇大摆的第一个主题。随之,贝多芬施展他的魔法,将这个不起眼的旋律变成了一个大型、复杂的乐章的主要主题。尽管出现了第二个主题,但第一主题依然熠熠生辉。贝多芬通过突然的动态变化和和声着色,以及丰富的配器,增加了惊喜和戏剧性。第二乐章曾用于纪念在战场上牺牲的英雄,这在后来电影《国王的演讲》配乐中也有类似象征。有一次,贝多芬考虑将标记改为Andante
quasi Allegretto,因为他不希望这个乐章“被演奏得太快”。在木管乐器的引子和弦之后,这个乐章建立了一个持久的节奏模式,这种不断重复的节奏型,营造出一种肃穆、崇高的气氛。这样节奏循环“硬控”了整个乐章,简单且难忘。两个旋律,一个坚持而稳定,另一个旋律由中提琴和大提琴柔和地陈述,提供了主题的实质性。贝多芬继续在第一个旋律上编织精致的变奏,这个进行曲主题起初是贝多芬为他的老朋友兼资助人拉祖莫夫斯基,邀约的三首弦乐四重奏设计的,但最终在这个交响曲中找到了它的命运。这个乐章在一个坚定的赋格中结束。后来这个乐章被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19世纪的指挥家也会自由地将它融入贝多芬其他交响曲的演奏主体中,以增加它们的受欢迎程度!第三乐章以一个明亮的谐谑曲展开,节奏轻快富有活力,充满了生活的欢乐。单簧管、巴松管和法国号在D大调的色彩里,组织了一段奥地利赞美诗般的旋律,与谐谑曲的部分形成对比。这是贝多芬在泰普里茨记录下的一首奥地利农村歌曲,属于牧歌风格,它的主题在小提琴上几乎一直保持在属音的背景上,由单簧管、大管和法国号奏出,旋律气息宽广,具有温和的田园情调。第三乐章在五个尖锐的和弦声中突然结束。第四乐章,Allegro con brio,贝多芬依然使用了奏鸣曲式。他在第一小节就释放出了所有的限制,弦乐以粗旷的旋律和鲜明的力度,体现出一幅胜利狂欢的画面。第二主题是一个匈牙利茨冈风格旋律,附点节奏从第一主题的节奏动机中变形衍化出来。全曲节奏迅疾、旋律激昂,贝多芬用丰富的音响效果和强烈的节奏感将全曲推向辉煌的结尾。
作曲家 Composer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 1893)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和形式完美而闻名,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一个矿业工程师家庭,在法律学校接受教育后,因对音乐的热爱而转向音乐学习,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创作的作品涵盖了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室内乐、钢琴独奏和合唱等多种体裁。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以其激情和旋律的美感而受到全世界乐迷的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4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E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部作品的灵感源自柴可夫斯基1887- 1888年的欧洲巡演期间,在48岁时,尽管柴可夫斯基的国际声誉日益增长,但他仍然不断受到自我怀疑的困扰。1888年初,他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欧洲巡演,指挥自己的作品与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乐团合作。他在莱比锡、巴黎、伦敦和布拉格受到热烈欢迎,并结识了德沃夏克、格里格和马勒。不久之后,格里格为他演奏了自己于1887年创作的《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5号),他这次演奏直接激发了柴可夫斯基创作《E小调第五交响曲》的灵感。在这期间他很难摆脱这样的思考:生活是一场与命运不断斗争的过程,命运似乎是一个敌对的力量,试图阻挠所有的人类努力。柴可夫斯基于1888年11月17日在圣彼得堡指挥了第五交响曲的首演,这是他10年来第一部新的交响乐作品。柴可夫斯基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有“悲怆三部曲”之称,第四和第六分别冠以《命运》和《悲怆》,第五交响曲虽然没有命名,但第五交响曲中心主题的呈现、频繁重现和戏剧性的变形似乎暗示了一些额外的音乐意义:与命运的对抗斗争。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柴可夫斯基曾在其札记中写道:“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1888年,他在致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件中提到:“尽管我还不算老,但已经开始感受到岁月的压力,身体容易疲惫,精神状态也不如从前。无论是弹奏钢琴还是夜晚阅读,都感到十分吃力。”这表明,柴可夫斯基是在健康不佳的情况下完成了这部作品,其中所体现的“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可能与他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第五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所达到的艺术平衡的典型;这部作品不是明确的民族主义,但许多主题都弥漫着独特的俄罗斯风味。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的四个乐章通过一个共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通常由铜管乐器演奏,显然象征着命运的威胁力量。英国音乐学家杰拉尔德·亚伯拉罕指出,这个主题几乎直接取自米哈伊尔·格林卡的歌剧《为沙皇的生命》中的一首咏叹调,在那里它被唱为“Ne svodi na gore”(不要转向悲伤)。第一乐章 行板-富生气的快板
I. Andante – Allegro con
anima
交响曲以慢节奏的引子(Andante)开始,单簧管呈现了“命运”的主题,这个主题将成为交响曲四个乐章中的中心主题。这个主题很快成为随后开场旋律的基础。低音弦乐和木管乐器在开头引入了命运主题,单簧管引领的前奏步伐沉重,如同一支送葬的队伍,强弱间形成了猛烈的冲击感,充满了威胁般的力量,苦难和绝望的“命运”在这一刻具像化起来。进入主部之后,音乐转为生机勃勃的快板,使用的是一段斯拉夫民谣的节奏。整个第一乐章的旋律都在抒情和戏剧性时刻之间来回摇摆,我们一直期待的结尾处高潮被逐渐减轻的耳语所取代,低音声部渲染出的神秘氛围将“命运”的主题引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 稍自由的、如歌的行板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alcuna licenza
第二乐章是一首自由流畅的D大调行板,主旋律在甜美与哀愁之间徘徊,淡淡的忧伤里满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这一乐章不仅是柴可夫斯基最触动人心的创作之一,也是整个交响曲情感的中心。弦乐器的旋律庄严而深沉,仿佛圣咏般传递出慰藉人心的力量。在乐章的第一部分,圆号吹响了温暖而抒情的第一主题,展现出一种高贵而迷人的风采,被形容为“一线光明”的田园风格。双簧管随后呈现的第二主题,明朗而真挚,似乎是对第一主题的回应和补充。大提琴和弦乐器的两次重复进一步加深了“一线光明”的主题,将音乐情绪推向了高潮。中间部分则描绘了宁静迷人的自然画卷,森林的深处郁郁葱葱,山河秀丽。然而“命运主题”突然以排山倒海之势闯入,铜管乐器粗暴地喧嚣,定音鼓轰鸣,晴天霹雳将主人公的梦想无情击碎。在宁静的拨弦声中,第一主题再次出现,显得无力又悲伤。“一线光明”的主题坚定而激昂地迎接着胜利的高潮。但是,恶意的“命运主题”再次闯入,狂暴的铜管否定了“一线光明”的主题。在乐章的尾声中,“一线光明”的主题逐渐平静消逝,以温柔的语调渐渐隐去,留下忧伤的余韵。III. Valse: Allegro moderato这一乐章是一首三段体的A大调圆舞曲。柴可夫斯基摒弃了传统交响曲中的谐谑曲形式,尝试以华丽的旋律为核心,构建出梦幻般的圆舞曲,为听众带来一种轻盈飘渺的体验。音乐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充满温情与诗意的沙龙场景,舞者们以优雅的姿态起舞,片刻冲淡了人生的苦难与忧伤。小提琴奏出富有歌唱性的主题,旋律甜美流畅,洋溢着轻松的舞蹈气息。长笛和小号时而闪现,点缀出一抹冬日的清冷色彩,增添了乐章的层次感。单簧管和大管的低沉音色暗示着不祥,微妙地将神秘的“命运主题”再次融入圆舞曲之中。这种命运的阴影若隐若现,仿佛在提醒乐而忘忧的舞者,人生的平静仍难以企及。尽管旋律充满梦幻,但未能完全摆脱晦暗的底色,为这场圆舞增添了一丝深沉的复杂情感。IV.
Finale: Andante maestoso – Allegro vi终曲以庄严的行板开始,随后转入活泼的快板,采用E大调回旋奏鸣曲形式展开。弦乐齐奏揭开作品的序幕,在三连音的装饰下,管乐庄严地奏出“命运主题”,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恢弘的气氛。这一乐章充满雄壮的气势,仿佛高歌着“战胜悲哀”的凯旋之曲。引子部分由小提琴和大提琴齐奏展开,使用“命运主题”发展而成。大号和低音提琴的节奏强调出一种不可阻挡的行进感。引子虽长,但其情绪逐渐明朗化,“命运主题”由温暖而明快的弦乐奏出,一改之前阴暗的色彩。随后,木管与铜管相继继续重复这一主题,赋予其宗教合唱般的庄重感,仿佛在宣告精神的救赎与灵魂的升华。定音鼓的持续节奏引领乐曲进入主部主题,这是一段充满欢快与力量的旋律,源自俄罗斯民间舞曲,带来狂热而鲜活的生命力,与“命运主题”形成鲜明对比。音乐最终进入尾声,辉煌灿烂的盛大节庆。这一壮丽的结尾宣告人类终于挣脱命运的束缚,整个乐章如同一首光辉的胜利之歌,全曲在命运胜利的高潮中圆满落幕。
艺术家
指挥 / 西本智实
Conductor/Tomomi Nishimoto
西本智实担任illuminart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并完成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高层管理教育”课程。她是主办达沃斯会议的世界经济论坛(WEF)“2030年倡议”的全球青年领袖之一,除此之外,西本智实还兼任广州大剧院名誉艺术顾问、大坂音乐大学客座教授、松本齿科大学名誉博士、Beauty & Wellness专业大学客座教授、平户市第一任名誉大使、大坂国际文化大使以及东洋文库咨询委员会委员。此外,曾担任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并历任广岛大学的特命教授及高级特任学术研究员。在毕业于大坂音乐大学作曲系作曲专业后,她赴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歌剧交响指挥。曾多次获得文化厅艺术实习奖学金等多个奖项,成为第一位在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和米哈伊洛夫斯基歌剧院担任指挥职位的外国人。此外,西本智实作为指挥家曾受邀在约30个国家执棒,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林茨布鲁克纳管弦乐团、蒙特卡洛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匈牙利国家歌剧院等,在欧洲、北美、亚洲、东盟及南美、以色列等地演出。她曾在诸多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演出中担任指挥,包括平城迁都1300周年纪念音乐会、高野山开创1200周年纪念演奏会、拉奎拉音乐厅落成音乐会、日巴建交120周年纪念音乐会、日韩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音乐会,以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公演。作为艺术总监,西本智实负责舞台演出和指挥的《泉涌寺音舞台》获得了【纽约美国国际影像节电视表演艺术部门银奖】和【世界媒体节纪录片艺术节目部门银奖】。她还制作并监督了创新性的舞台作品,包括歌剧《蝴蝶夫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剧《卒塔婆》等。她曾被《Newsweek Japan》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她的跨学科信息曾刊登在2012年至2015年日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学数学3》中,且从2024年起,她将作为在全球活跃的日本人物之一,被介绍到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她还担任了节目策划、指挥和解说员的电视节目《神秘的日本》(Mysteries’ Japan),该节目在CNBC Asia面向亚洲广泛播出。她的纪录片和音乐会在CNN国际频道、德国ZDF电视台、德法联合文化频道Arte等全球多个国家播出和发布,作为代表日本的艺术家向世界展示。
Illuminart 爱乐乐团
Illuminar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由西本智实组建并担任制作人。以【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全球化的艺术活动】【教育项目】为核心,开展国际性活动。
乐团在日本的传统歌舞伎剧场上演了全新演绎的歌剧《蝴蝶夫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胡桃夹子》, 并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推荐与注册纪念演出」、「高野山开创1200周年纪念音乐会」、「药师寺世界遗产公演」以及创新歌剧《卒塔婆小町》等表演,向世界推广综合艺术。此外,还参与了「日韩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演出」、「越南胡志明市剧院公演」、东盟国家委托作品的全球首演、2018年中国七个城市的巡演,以及在2019年被欧洲文化支援基金会(EUFSC)指定为首演系列的管弦乐团。乐团还参与了文化厅·日本博创新型项目公演,并在2021年首次成功与雅马哈空间声学团队合作,使用AFC技术完成了大规模的远程同步古典音乐会。
此外,日本文化厅委托的项目【西本智实制作的《Music Edutainment~编织下一代的音乐》】在电视上播出,目前「西本智实Music Edutainment(通过音乐的文理融合教育)」的教育项目已在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中实施。
乐团还在NHK-FM节目《长崎祈祷的音色》--平成30年度文化厅艺术节广播纪录片部门获得了优秀奖。并多次出现在电影、电视和广告中。
广告
话剧 Drama
李六乙×胡军:话剧《雷雨》|陕西人艺话剧《平凡的世界》|陕西人艺话剧《白鹿原》
音乐剧 Musical
百老汇原版:芝加哥
舞蹈 Dance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古典/当代音乐 Classical/Contemporary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