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服务型、智能型、生活型、学习型”四型模式,打造“活力兴家”党建品牌,立足“兴活力”,将党群政务、社区治理、文化运动融为一体,力求打造一个社区党员群众等众多群体“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兴”家。
深化“海好有邻”楼组党建,推动在职党员认领“第二身份”,如社区邻里互助员、网格督察员、应急小队员等岗位,通过线上“楼组好邻圈”和线下“疯狂‘兴’期四”两大载体,参与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垃圾分类引导等行动,为社区治理筑牢“安全底线”,实现红色网格全覆盖;探索“党建+”新模式,建立圆梦主题站,对接辖区在职党员、共建单位等主体积极认领居民“微心愿”,目前已形成了365天循环的常态化圆梦机制。
组建“楼组好邻圈”
“疯狂‘兴’期四”
圆梦主题站
认领“微心愿”
坚持活动空间最大化,深化“沉浸式”办公,打造了零距离、亲民式9个工位的“全岗通”接待区,以居民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每月28日联合律师事务所、城管、物业等部门,开展法治顾问接待日、物业经理接待日、城管进社区等活动,实现从源头化解矛盾,为社区减负增能;在双休日定期开放“兴动加油站、悦邻健身馆、舌尖上的兴厨房”等空间,满足居民在社交、运动等方面的生活需求。
“全岗通”接待区
法治顾问接待日
物业经理接待日
舌尖上的“兴”厨房
聚焦小区党员群众关心热议的问题,运用“庭院沙龙议事会”平台,围绕“一主题一会”,定期邀请区域内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居民骨干、物业等不同领域的人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和执行,并制定《海兴社区居民委员会议事规则》,通过面对面交办,点对点落实,推动解决了小区东门改建、灭火器更换、活力家门口自治项目实施等事宜,打通联系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庭院沙龙议事会
社区公共事务讨论、决策
放大党群阵地的空间利用效能,组建了6支“党员+骨干”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兴”法子、“兴”厨房、“兴”巢青年、“兴”贴心、小“兴”星、“兴”动时刻,形成了党支部带领下的“1+6+X”志愿服务队伍矩阵,成为服务海兴社区的主力军,深入社区开展精准、有效的志愿服务。在防汛抗台等特殊时期,志愿服务队伍提前进行楼道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联系整改,通知居民做好防范,为社区筑牢安全防线。
“兴”贴心
“兴”巢青年
“兴”动时刻
“兴”法子
“1+6+X”志愿服务队伍矩阵
针对社区居民群体年轻化、有创造性的特点,海兴社区党支部依托“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引导青年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居住在小区公租房里一批35周岁以下的青年们运用各自专长,提出了一块40平退化斑秃植被栽种花卉、苗木的建议,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在“贤城贤治·和美楼组”的推动下,支部组织物业、居民代表听取多方意见,开展意见征询会,最终形成了规范化、集中化的“共享种植乐园”,切实营造小区环境人人共建、小区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让“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
青年力量参与种植
共享种植乐园
在海兴社区党支部推动下,小区党员、志愿者、沿街商户、物业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及专业特长,共同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在“‘兴巢’集市”游园打卡活动上,化身“摊主”,宣传法律知识;在“周末‘科’堂”系列活动中,化身“老师”,带领青少年开展科学小实验;在“Hi,小兴”宣讲直播间,化身“主播”,以说唱的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侵权损害、家庭矛盾、权益维护等热点话题进行宣讲;在“疯狂‘兴’期四”,化身“任意门”,让群众体验不同行业,了解新兴业态;在“每月28日”,化身“客服”,坐班居委,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意见。
“兴巢”集市
【原创所有权,转载需注明】
来源:海湾镇海兴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