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小黄
王阿姨,你母亲这次脑梗偏瘫起不来床,老躺着不动可不行,一定要多给她翻身拍背啊!
王阿姨
啊?为什么?她病得这么重,这么虚弱,不是应该多休息才会好得快一点吗?干嘛要去折腾她?
护士小黄
总躺着一动不动的休息不利于她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呢!
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会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皮肤压疮和坠积性肺炎,到时候皮肤溃烂、发热、咳嗽,病情就更重了!
所以你一定要多给她翻身拍背哟~
王阿姨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赶紧的,翻翻翻……翻……我翻……怎么翻不动呢?
那应该怎么翻,怎么拍呢?
我也是第一次照顾这样的病人,看她那么难受,我都不敢动她,不知道该怎么弄……
基于神经科疾病的症状特点,很多病人都会因为神经功能缺损而瘫痪卧床,翻身拍背对于瘫痪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是临床护理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也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怎么翻身
1.准备工作:
先将病人身上的各种管道妥善安置,避免受压、扭曲或牵拉。同时准备好软枕等支撑物。
2.协助翻身:
护理人员站在病人需要转向的一侧。先将病人的上肢交叉放置于胸前,下肢屈膝。然后一手托住病人的肩部,另一手托住髋部,将病人整体向对侧翻转。
3.体位摆放:
翻身后,用软枕垫在病人的腰背部、两膝之间、踝部以及胸前等处,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骨性凸起处的压迫,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4.翻身时机选择:
一般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饮水30分钟后进行,以避免呕吐。
护士小黄
这样就翻好了,最好每2小时就要帮她翻一翻哦,这样她也不会因为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而感到累了。然后我们给她拍背……
王阿姨
诶诶诶,你怎么打人啊,哪有这么拍背的,我要投诉你虐待病人!
护士小黄
您误会了,拍背就是要像这样稍微用点力才算拍到位了,这样一来积在肺底深处的痰就比较容易排出来。
王阿姨
这话我咋不信呢?
护士小黄
打个比方,安静放置的瓶子里,水是不动的,但是我拍一拍瓶壁,水就会被震得溅上来。
拍背就是这么个原理,要通过外界力量震动胸壁,使粘附在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脱落、移位,促使肺部及支气管内的痰液借助重力和震动向大气管方向流动,最后通过病人咳嗽排出体外。
痰液可比水黏稠多了,因此轻轻地拍是达不到排痰的效果的。
王阿姨
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怎么拍背
1.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与病人面对面站立,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
2.拍背手势:
五指并拢,手掌弯曲、手背隆起呈半杯状,使拍背时手掌与病人背部之间的空气尽可能多。拍背时以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掌进行拍叩。
3.拍背方法:
从病人的肺底部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左右分别进行,迅速而有节奏地叩击背部。叩击时发出“空空”的声音,力度适中,以病人能承受为宜。
4.拍背时间:
每次拍背3~5分钟,每分钟120~180次。与翻身一样,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为宜,以避免呕吐。
5.观察反应:
拍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咳嗽、咳痰等反应,如有面色苍白或口唇发绀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有痰咳出时应及时擦除或进行吸痰操作。
翻身拍背的好处
对于瘫痪病人而言,翻身拍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压疮:
瘫痪病人长期卧床,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会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引发压疮。定期翻身可以改变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使不同部位交替承担身体重量,从而减轻局部压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
2.促进痰液排出:
瘫痪病人往往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拍背可以借助震动,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易于咳出,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3.改善呼吸功能:
经常翻身有助于调整胸廓的位置,促进肺部扩张,改善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功能。
4.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适时改变体位可以避免关节和肌肉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减少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5.提高舒适度:
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会让病人感到不适和疲劳,翻身可以增加身体的舒适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翻身拍背的注意事项
翻身和拍背并不是单一存在的,通常情况下都是相辅相成的,翻身拍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和安全,妥善放置各种管路避免压迫、脱落、扭转等,并防止坠床;
2.协助翻身时动作宜轻、慢,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防关节脱位;注意保护局部皮肤;
3.有外伤、骨折、脑干出血、脊柱损伤等情况时,翻身应注意上下动作协调,轴位滚筒式翻身;
4.冬天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病情;
5.注意避免直接在赤裸的皮肤上进行拍背操作(可用毛巾或单层薄衣物覆盖拍背位置);
6.拍背时应避开有创伤、纽扣、拉链等处的皮肤,同时要避开脊柱、心脏等部位;
7.雾化吸入等治疗在拍背之前进行,以便稀释痰液,更有利于排痰。
来源: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