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面对面 | 激活乡村建设引擎 绘就品质乡村溧阳新画卷

政务   2024-11-02 12:04   江苏  


编者按

为体现理论高度、阐释理论导向和展现理论成果,市融媒体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思考、系统梳理,围绕溧阳品质城市的内涵指向、价值意义和建设体系推出“理论‘面对面’”栏目,进一步深化“六大品质”“十项工程”宣传,为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溧阳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打好生态优势牌

走出“田园生金”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新征程上,要发挥乡村的生态优势,积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乡村振兴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的关系。思路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准绳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涵丰富,其中“三大思维”是其精髓所在,一是坚持底线思维,二是坚持发展思维,三是坚持转化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关键是要做好“转化”这篇文章,也就是做好“将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篇文章。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溧阳持续探索的课题。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宁杭生态经济带中心节点,“三山一水六分田”资源禀赋绘就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底色。一直以来,溧阳以生态文明创建为抓手,调结构、治污染、美生态、建体系,创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机制,统筹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以生态创建为引领,谋划溧阳特色田园乡村片区化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体系,走“生态路”吃“绿色饭”,形成“镇镇有特色,处处有风景,村村有故事”的美丽乡村现状。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为“两山”价值转换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溧阳经验”。“荷塘”礼诗圩、“悠然”杨家村、“长寿”南山后、“金色”庆丰、“山水”桂林、“醉美”洑家、“鹅歌”西汤等1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面建成,各美其美,让美丽乡村成为溧阳“一城山水全城景”的鲜明印记。

此外,溧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加快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收益”,让群众更有获得感。2023年以来,围绕“政府减负、百姓增收”的工作原则,溧阳开展“乡村旅居·田园康养”试点工作。2023年在全市遴选戴埠镇深溪岕村、天目湖镇石塘村、竹箦镇姜下村、上兴镇龙峰村4个示范村实施试点工作,2024年新增戴埠镇蛀竹棵村、社渚镇洑家村、天目湖镇红石岕村、上黄镇南山后村、别桥镇塘马村5个村作为第二批示范村,深入探索“运营商整村运营”模式。目前9个示范村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做强特色产业

筑牢乡村发展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

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是夯实农业基础的重要内容。通过多渠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各地要立足自身优势,从优势中找特色,从特色中找亮点。如何走出一条“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亮”的发展道路,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开辟新路径、打造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要看到,乡村产业在规模化、差异化、品质化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稳扎稳打、注重实效,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的产业链体系。可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产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形成一定规模,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溧阳而言,不仅有茶叶,还有稻米、果蔬等特色农产品。溧阳要依托地域资源优势,聚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亮特色品牌,做高产品效益,全力推进茶产业迭代升级、稻米产业提质增速,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主线,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引进来优质企业和发展好地方特色产业两类经营主体,着力推动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聚力环境整治

描绘和美乡村新蓝图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任务。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涵养乡村“好生态”,擘画人民宜居美丽“新家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溧阳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群众导向,在涵养乡村生态上下功夫,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格局、更大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生态宜居、农业产业生态化的和美乡村,在持续绘就蓝天白云、碧水清波、村美人和生态画卷的过程中,带来万千乡村的新蝶变。

今年以来,溧阳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合力攻坚新态势,印发了《溧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和《溧阳市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评价细则》,召开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会,组织全市各镇(街道)分管领导、业务负责人现场观摩人居环境红榜村,并进行经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搞千村一面。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都要搞环境整治,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是总体必须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贯彻始终,避免千村一面、一刀切,决不能刮风搞运动、做表面文章,也不能急于求成、盲目举债。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规划引领,确保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在明确村庄布局分类的基础上,细化分类标准,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制定差异化的乡村建设方案,确保乡村建设既符合地方实际,又能彰显地方特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溧阳要继续坚持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现代化生活条件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环境整治、注重示范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溧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品质城市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提标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实践,深化县域改革实践,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溧阳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实干实绩交出群众满意的高分答卷。



融媒出品 必属精品

转载请注明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管   倩
排版:黄   洁
责任编辑:葛素佳
值班编委:史裕华
点亮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

中国溧阳
中共溧阳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全市最具权威官方资讯平台!传播党声,传递靓溧,有温度,有品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