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新征程上,溧阳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建设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的总纲,必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进一步加快富民增收步伐,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乡村振兴聚集富民动能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新时代新征程,只有通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才能有效推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依靠高质量的党建,乡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做好产业规划、推进创新发展,可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当前,溧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契机,围绕“品质城市突破年”重点工程部署,开展“红领聚溧富民强村”行动,全力实施富民强村提速工程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发展三年行动,推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创成全国绿色食品高质高效试点园区。乡村片区整治更新试点扎实推进,全市共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9个,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五、常州第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有效支撑。各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入股、租赁等形式,带动农户或联合相关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粮、菜、瓜、果、渔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依托田园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发展田园康养、旅游观光、农家乐、渔家乐等产业,拓展融合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依托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乡村片区整治更新等机遇,充分挖掘土地综合整治、农田建设、公共空间治理、村庄搬迁宅基地复垦等新开发增加的村集体所有资源,通过村集体自主经营、入股联营、对外发包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溧阳以乡村产业平台载体建设为抓手,通过示范带动农村产业全链条延伸、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农村产业要素集聚,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创新创业活跃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社会保障守牢富民底线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社会保障工作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时时牵挂于心、亲自谋划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审议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提出“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的目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推动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县市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共同富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使命,以务实有效举措落实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抓改革,统一制度,实现制度公平;抓扩面,把更多的人纳入社保体系,实现应保必保;抓机制健全,合理调整,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抓保大局,减轻企业负担,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抓基金调剂统筹,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抓管理监督,完善基金风险防控体系,守好“保命钱”;抓服务,健全管理服务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今年上半年,溧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4.7%,增幅位居常州第二。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对接产业用工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金标准实现与常州一体化。
溧阳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民生答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着力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扎实推动我市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跃上新的台阶——从城镇到农村、从企业职工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连年提高,一张越来越结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让“老有所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走进现实,托起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神文明擦亮富民底色
坚持富民润民共进,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明确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等奋斗目标,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自觉、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拓展,这为我们进一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富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充分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把实现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不断用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富有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完成好这一目标任务,则必须高度关注精神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建立起和谐、有序、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确保经济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而精神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以及精神文明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强的渗透作用,这样的“上层建筑”就会对“经济基础”起到一个更积极正确的引导,会使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社会和谐性增长。
近年来,溧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理想之魂、信仰之基,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评选“溧阳好人”,讲好“溧阳故事”,营造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曹山悦读节、古琴艺术节等文化载体,加强精品文艺创作。依托“百姓名嘴”、乡村振兴学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平台阵地,用好“奋斗者的风景”沉浸式党课载体,讲透新思想的理论价值,讲好身边的创业故事,营造“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大力选树文明新风,通过文明城市创建,真正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创建过程作为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实际行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城乡一体创建文明城市,2017年首创即成全国文明城市,社会文明程度指数连续数年位居全省前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获中宣部调研肯定,“扫雪新人”“赤脚妈妈”等凡人善举塑造了溧阳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集体人格,“爱生活、爱公益、爱溧阳”的城市风尚蔚然成风。
富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溧阳将进一步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攻坚克难、持续接力,在富民增收促进工程上迈出新步伐,为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融媒出品 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