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立陶宛“准总理”帕卢茨卡斯表示,立陶宛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他领导的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然而,这位准总理刚喊话恢复中立关系,该国政府就突然对华发起挑衅,宣布驱逐我国三名外交官,并限期7天离境。立陶宛究竟是怎样的国家?为何刚刚喊话恢复中立关系又突然发起挑衅?中立关系将何去何从?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首都为维尔纽斯,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2万人,这个规模若在城市中排名尚可,但在国家中就是“弹丸小国”,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世界上处于末流。历史上,立陶宛,波兰也曾在欧洲争霸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早已是过眼云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国占领,1939年转而投向苏联,两年后再度被德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立陶宛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但苏联解体后,立陶宛宣布独立并一头扎向西方怀抱,一切唯美西方国家马首是瞻。
近年来,随着美国强推大国竞争战略,立陶宛拼命似地挑战大国,主动卷入大国冲突。在俄乌冲突中,立陶宛积极跟随美欧国家对俄实施制裁,并且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俄罗斯十分愤怒,表示立陶宛若与俄为敌,必然面临报复。立陶宛是北约成员国,如果与俄罗斯爆发冲突,必然会把北约也拖下水。立陶宛的冒险之举,把欧洲盟国都吓到了,并纷纷要求俄立两国保持克制。为了向美国纳“投名状”,立陶宛还在2021年5月时还退出2012年加入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并鼓动其他国家跟进。
2021年11月,立陶宛政府为了讨好美国,竟然批准民进党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危害中国统一大业。为此,中方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也不可避免地对两国经贸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据公开数据显示,自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挑衅性立场以来,双边贸易额缩水超过70%,中欧班列的停运更是让本就脆弱的立陶宛经济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延宕也让立陶宛国内的能源危机、通胀问题进一步恶化,立陶宛国民民怨四起。据立陶宛的民调显示,近60%民众认为不应干涉中国内政;近50%的人认为中国大陆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并呼吁政府改善对华关系。今年10月27日,立陶宛结束国会大选,由最大在野党社会民主党胜出,并筹组新政府。日前,立陶宛的准总理帕卢茨卡斯在谈及对华关系时表示,三年前立陶宛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他领导的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大陆的全面外交关系。
不过,他也强调立陶宛不会“不计代价”来修复对华关系,其领导政府也不会改变目前的政策,包括继续保持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对此,我外交部明确回应称,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是导致中立关系遭遇困难的根本原因。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希望立方重新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恪守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积累有利条件。然而,立陶宛政府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要求我外交人员限期离境。
有分析指出,立陶宛准总理的表态,似乎为中立关系正常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背后的矛盾却一目了然。立陶宛现政府不愿放弃“台湾牌”,新政府则想在中立经贸关系中捞到好处。这种态势表明,立陶宛新政府在对华政策将是一个逐步试探的过程,并试图通过挑衅动作,增加对华讨价还价的筹码。对此,我外交部发出警告称,中方要求立方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为中立关系制造困难。中方保留对立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很显然,中方现在已经把丑话说到了前头,并将会视事态的发展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反制措施。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立陶宛一条道跑到黑,中方必将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甚至不排除断交的可能。在过去三年,立陶宛民生凋敝,政治极化,美欧虽然支持其挑衅中方,但对立陶宛的经济困境却选择视而不见,后者尝尽恶果。对于立陶宛新政府来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若其真想改善对华关系,则必须在台湾问题改弦更张,拨乱反正,严格遵守一个中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