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本田“合体”,能否挽回败局?

财富   2024-12-24 22:37   广东  
作者:星海剑长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20191229日晚,日本关西机场,迈克尔·泰勒正准备干一件大事:在日本警方的严密监视下,营救一个犯人。
迈克尔·泰勒是海豹突击队前指挥官,美国公认的“营救专家”,他曾指挥并直接参与了20096月营救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德的行动,在塔利班武装分子的重重包围之下,仍然成功带着罗德逃出生天。

为什么选关西机场?因为他此前已在日本多个机场踩过点,发现这里的安检机尺寸比较小,无法通过1米以上的箱子,如果箱子超大,就要人工检查。

而人工检查,可以做的文章就多了。

迈克尔·泰勒与安检人员谈笑风生,用一名音乐指挥家般专业的口吻介绍,这是一批“珍贵且易碎”的乐器,安检人员打开了前几个箱子,发现箱子里的确都是乐器,因为着急回家,后面的箱子也懒得检查了,挥挥手,放这些箱子过关,运入了一架私人飞机。

深夜2323分,飞机缓缓起飞,泰勒终于松了一口气。

30日上午,飞机飞抵黎巴嫩(黎巴嫩和日本没有引渡条约),泰勒迅速赶到货仓,打开了其中一个箱子,一个男人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钻了出来。

这个男人,就是日产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

戈恩,一个拥有巴西、黎巴嫩、法国三国国籍的神奇男人,曾带领日产创下复兴奇迹,后来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沦为日本的阶下囚。眼看期待公正审判无望,戈恩不得不出此下策,在妻子的策划下,花了2亿人民币,雇佣全球顶尖的营救团队,帮忙逃出日本。

逃出生天的戈恩直言:“日产没有未来”。

四年过去,戈恩一语成谶。

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日产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大跌90.2%,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6%,降至仅0.5%,净利润同比大降93.5%。就连日产高管也不得不承认,公司的资金只能坚持12-14个月了。

20241223日,日本车企本田和日产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计划于20256月达成最终协议
几乎与此同时,鼎鼎有名的富士康,被传出正与日产接洽,计划收购日产全部业务。

无论哪种选择,日产这个百年老店,可能都将不复存在。

日产到底怎么了?何以至此?

要是问8090后人生中第一辆车是什么,恐怕许多人会说:日产。

毕竟在21世纪初那十年,天籁、逍客、轩逸,是中国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国民神车。

不过事实上,日产和中国产生联系,要比大家印象中早得多。

1927420日,日本陆军大将田中义一出任政府首相,掌握了日本大权。为了巩固自身权力,田中义一安排自己的亲信、久原财阀的首脑久原房之助,担任内阁递信大臣和政友会干事长。

但这样问题来了,久原房之助原来的产业咋办?田中义一想了半天,决定让鲇川义介接手。

鲇川义介是东京政商圈子里的红人,人脉不是一般的强。

其母亲,是明治维新功臣井上馨的侄女。妻子美费是高岛屋总董事长饭田藤二郎的女儿。他的妻妹嫁给了日比谷银行的董事日比谷佑藏,弟弟过继给藤田合作会社的藤田太郎做养子。他的姐姐嫁给了三菱总理事的本村久寿弥太,他的妹妹则嫁给了大名鼎鼎的久原财阀的首脑久原房之助。

而他的表妹,则嫁给了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鲇川义介自己,又是首相田中义一的拜把兄弟。

有权有钱又有人,鲇川义介做起生意来,无往而不利。

鲇川义介接手了久原房之助的产业后,将原来的久原矿业改名“日本产业株式会社”,简称日产,“Nissan”为日文汉字“日产”二字的罗马音拼写形式。1933年,日产注册成立“汽车公司”,从此,鲇川义介将日产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鲇川义介造汽车是“奉旨行事”,日本当时正在筹划全面侵华,汽车必不可少,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日产汽车成立之后,开始生产各种军用汽车和卡车,如九五式轻型乘用车、九七式轻型卡车、九八式六轮卡车等,到了后期,就连九七式中型坦克、九四式山炮等等也是日产生产的。

为了侵华大业,日产还将总部迁往了中国长春,接管满铁在东北经营的重工业,开始利用中国东北的煤铁资源,生产汽车,然后直接交付给在中国的侵华日军

随着日产在东北的生意越做越大,鲇川义介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很快就成为伪满洲五人帮之一,和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伪满洲国总务厅长星野直树、满铁总裁松冈洋右、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岸信介(安倍晋三的外公)并驾齐驱,垄断和控制了东北所有工业。

靠着东北的廉价煤铁和日本军方的订单,日产快速实现了资本积累,短短的三年时间,从成立之初的四亿五千万日元资产,一跃到二十四亿日元,平均每年以两倍的资本在增长,但好景不长,随着日本的战败,鲇川义介的好日子也到了头,被美军收押后定为甲级战犯,等待东京法庭的审判。

但一场本应血债血偿的审判,却在美国人手中,变成了一场权力的游戏。

麦克阿瑟显然是有所倾向的,简单来说,那些在太平洋战争中手上有美国血债的日本人,往往会被重判,而在其他国家犯下战争罪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各国提交审判的战犯名单有5700多人,但70%被麦克阿瑟以各种理由释放了。

其中就包括鲇川义介。

当然,鲇川义介虽然逃过了审判,但不能再担任日产的社长了,因为美军的占领,过去日产的政商关系也被打破,不得不寻求自己求生。

这时候,英国人伸来了橄榄枝。

英国汽车公司奥斯汀当时为了开拓东亚市场,就找日产下了订单,想让日产代工自己的Austin 7车型,正愁没订单的日产,开始生产英国车。日产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一笔订单,而是来自英国全套的Austin汽车图纸和研发资料。

这让其获得了技术基础。

朝鲜战争后,美军的大量订单让日本经济迎来繁荣时代,日产一飞冲天,和当时的丰田、本田一样,成为日本汽车的代表,并以其高质量、耐用性和燃油效率陆续赢得了全球市场。

然而,日产并没有笑到最后。

1999年,日产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广场协议后,日元被迫大幅升值,给日本汽车产业带来了一记重拳。原本凭借着物美价廉,日产汽车在欧美市场大杀四方,可日元升值后,情况急转直下,同样一辆车,换算成美元价格飙升,性价比优势消失。

面对如此困境,丰田推出的高端车型雷克萨斯,凭借精湛工艺和卓越性能,成功打入欧美豪华车市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而本田则在美国设立工厂,就近取材、就近生产、就近销售,既绕开了汇率的坑,又能更好融入当地市场。

相比而言,日产汽车的转型,就显得有点“打乱仗”,计划混乱不堪,生产了大堆互相竞争的姐妹车型,内耗严重,工厂开工率不足,曾经的一代王者日产,从1992年开始连年亏损,一直亏损到了1999年。

这一年,日产已经负债2万亿日元,濒临破产。万般无奈之下,日产只能寻求外部合作,最后,选中了法国雷诺。

为啥选雷诺?因为雷诺有一个号称“成本杀手”的神奇男人——副总裁卡洛斯·戈恩。

戈恩出生在巴西,父亲是黎巴嫩商人,母亲是法国人,大学毕业后,戈恩在米其林一口气干到北美总部首席运营官,后因雷诺和米其林的合作,又出任雷诺的副总裁。彼时的雷诺,同样面临和日产类似的亏损危机,戈恩大刀阔斧,实行一系列削减成本的策略,为雷诺节省了多达15亿美元的成本,帮雷诺扭亏为盈。

最终,雷诺和日产达成协议,雷诺出资50多亿美元,拿下了日产36.8%的股权。作为交换条件,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戈恩被派往东京,出任日产COO

戈恩到了日本,很快就摸清了日产亏损的根本原因。

日本车企是雇佣终身制的,这一制度是松下幸之助提出的,目的是让员工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从而更加努力地为公司效力。

雇佣终身制好不好?对员工来说,那是极好的,既有公务员的稳定,又有企业的高薪。

但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了巨大的包袱。而在日本的社会环境之下,谁也不敢提裁员的事,谁提了就会被唾沫淹死。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提,那就让一个外国人来当恶人吧!(这可能是日产同意一个外国人来当高管的初衷)

戈恩的“日产复兴计划”简单粗暴,一口气关停5家工厂,开掉了2.1万人,以2.1万个家庭痛苦的代价,挽救了日产。仅仅18个月过去,日产实现盈利,戈恩带着这份功绩,出任日产CEO

在戈恩的带领下,4年后,日产还清了2万亿日元的负债,还让日产成为全球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为此,明仁天皇授予戈恩蓝丝带勋章。

20055月,戈恩出任雷诺汽车公司第九任CEO,自此,戈恩成为同时执掌横跨8个时区、相隔近万公里的两大国际汽车巨头的双CEO

2016年,日产收购三菱34%的股份,至此,横跨欧亚大陆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诞生了,一年后,日产-雷诺-三菱联盟以1060.83万辆的销量超过丰田、大众,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

然而,戈恩没想到的是,日本人会恩将仇报。

事情的起因,在权力分配上。在雷诺和日产合作的时候,雷诺通过数次注资,拥有了日产43.4%的股份,且拥有表决权。而日产呢?虽然也与雷诺交叉持股,但持有的雷诺股权只有15%,而且没有表决权。

在戈恩的努力下,日产的盈利状况明显好于雷诺,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有意思的反差:

日产赚得多,所以给雷诺的分成也多。

而雷诺赚得少,所以给日产的分成也少。

日本高管不干了,老子特么辛辛苦苦,都是在给雷诺打工!钱都被法国人拿走了!

所以日产一直要求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或者干脆让日产增加对雷诺的股权。这一举动,引发了法国人的警惕。

20175月,马克龙上台,他急于为振兴法国经济寻找新引擎,很快就盯上了日产,希望戈恩能促成雷诺、日产的彻底合并,然后转型电动车。

戈恩作为法国人,自然是要配合,20179月中旬,戈恩公布了2022计划,准备对日产雷诺进行彻底的合并,再全力向电动化转型。后来的事实证明,戈恩很有前瞻性。但消息传到日本,日本举国愤怒,想把日产抢走,从日本企业变成法国企业?

门也没有。

20181119日,戈恩在东京机场被日本检方逮捕,罪名为涉嫌“少报薪酬逃税、挪用公司资产”等,最高面临长达15年的刑罚。

只要不瞎,都能看出来这是日本人为了阻挠日产雷诺合并,而进行的一场有针对性的打击报复而已。按照原计划,戈恩虽然被保释,但时刻要接受警方监视,一直到20204月的终审判决。

然而日本人万万没想到,戈恩悄悄逃走了......

戈恩的逃走,让日产出现了权力空白,高层们迅速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接替戈恩的,本来是日产高管西川广人。

西川广人是反对合并的,早在2018年就曾经怒斥戈恩:日产与雷诺的合作伙伴关系固然重要,但日产作为日本第二大车企,自己的独立性也不容忽视。

西川广人的强硬态度,得到了日产特别委员会的认可,由此成为日产的新话事人。

但没到一年,西川广人就被雷诺曝出2013,违规通过股票增值权获得了约4700万日元报酬的丑闻,在雷诺的压力下,西川广人被迫辞职。

接下来谁干CEO呢?按照顺位,应该是COO关润来接任。

关润,这个有着中国名字的日本人,其成长史,也的确和中国息息相关。

1961年出生的关润,算是日产的少壮派,毕业于日本防卫大学,本来是要开着F15J战斗机和中国的苏30在东海上空斗法的,但万万没想到,因突发性近视而被迫退役,进入日产工作,并一路做到技术主管,并在2013年被派到合资的中国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当总裁。

因为关润名字Seki的发音接近日本口音英语的Sexy,所以在东风汽车圈子里,往往会戏谑地叫他“Sexy总裁”。

不过,中国员工很快见识到了这位性感总裁的厉害,关润采取了把住高端,通杀中端的营销策略,不仅让东风英菲尼迪成了中国新贵们的心头好,还让轩逸、天籁和逍客也成了全中国公认的三大神车。

正是在关润当总裁期间,日产汽车在中国高歌猛进,销量在华首次突破百万辆,到了2017年关润卸任时,日产汽车606.3万辆全球销量中,东风贡献度为25.1%

这个成绩,在日产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所以在关润看来,无论资历还是成绩,接任日产CEO,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最终的CEO人选,却是资历远远不如关润的内田诚。

关润很能干,但这恰恰是他失败的原因。

因为雷诺董事长盛纳德参与了这次筛选,而法国人显然对能干的关润更为忌惮,相反,内田诚属于后辈,在日产要想站稳脚跟,就离不开雷诺的支持,也更容易控制。

所以,关润,出局。

当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关润瞬间无地自容,咋面对同僚啊!同僚们的祝贺都已经提前接到了,礼钱都收了啊。

于是关润决定,离职,离开这个被办公室政治操纵的地方,并以自己的方式实现复仇。

一天晚上,离职的关润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我是富士康集团的郭台铭,关桑有没有兴趣来富士康?”

郭台铭和关润的缘分,其实始于郑州。

郑州,有郭台铭的富士康工厂,也有郑州日产工厂,郑州市搞的在豫企业家座谈会,偶尔能请到这两位大佬。

在座谈会上,两人相识,但并未深交。当时的关润,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离开日产。而当时郭台铭,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造车。

郭台铭为什么会邀请关润加盟?

因为富士康靠着苹果起家,但这种长期的依赖,并不安全。

随着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全球供应链也迎来大洗牌。富士康的最大客户苹果,本着分散供应链风险考虑,也开始了“果链外迁”的战略性调整,开始把订单交给其他代工企业,而不是在大陆有重资产的富士康。

为了未雨绸缪,富士康必须摆脱对苹果的依赖,跳出代工圈子,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产品。

那造什么自主品牌产品呢?造车!

随着摩尔定律的到顶,手机市场已经难以再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了,用户换机的频率大大延长,手机市场趋于饱和。

而现在最大的风口,莫过于新能源车了。

但富士康没有造车的经验,搞来搞去一地鸡毛。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干,于是郭台铭就想到了当年在郑州一面之缘的关润。

关润欣然答应,20231月,关润出任富士康科技集团电动汽车合资企业首席战略官。20244月,关润被任命为鸿海科技集团电动车执行长CSO。但是关润考察了一圈富士康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富士康造不了车。

郭台铭不止一次说,“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车?”

然而,造汽车还真不是造手机那么简单。道理很简单,一个手机能有多少个零部件?也就200多个。

但一辆汽车有多少个零部件?上万个!光芯片都要1300个!

这非常考验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贸然介入死路一条。

所以关润给郭台铭提了个建议:直接买一个有造车经验的车企,继承这个车企的全部供应链和组装厂!

那么买谁好呢?

关润的第一建议是自己的老东家——日产。

说实话,现在的确是收购日产的最佳时机,因为日产,已经快被中国车企干死了。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日本汽车走向没落。但其实,就算中国新能源车不崛起,日系车也注定会没落,无非也就是慢点而已。

日本企业通常患有大企业病,管理架构冗余,对市场反应迟钝。这种思路体现在汽车上,就是日本人标榜的“十年不动一颗螺丝钉”,来体现日本汽车的经典。

问题在于,大人,时代变了。

60后的审美,能和成长于智能手机时代的90后相比么?你让90后去开一开已经全面智能化的电车,谁还看得上充满了爹味的日本油车?

有人可能觉得,日本难道不能造电动车么?

日本有个概念叫“企业城下町”,你可以理解为产业集群化,一个城市都依赖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吃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爱知县,这个县里一共有丰田12家工厂,从发动机制造,到变速箱制造,再到底盘调校、内饰生产、灯具生产,甚至方向盘和油箱生产,都在这个地方

这么搞的好处,在于节省运输成本。而缺点,就是这些企业和车企往往股权交叉,出于照顾自己企业的因素,往往会直接采用这些供应商的产品。结果就是,这些供应商没什么生存压力,没动力去搞产品迭代。

不信我们去看看日产的车机,要么屏幕小得可怜、要么清晰度非常差,功能还稀烂。

为啥日产知道这些毛病就是不改?

因为日产要照顾自己在“城下町”里面的车机供应商啊。

如果要搞电动车,造方向盘和座椅可能还影响不大,可是那些过去造发动机、造变速箱、造车机等核心零部件的企业怎么办?这些企业的工人都是日本经济黄金时期入职,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公司,现在企业倒了,他们怎么生活?

日本汽车业创造了55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人大部分有家庭,这些家庭又养活了餐饮、家政、银行、保险、旅游、便利店等等服务业岗位,总数可能超过2500万人。

你让这么多人没饭吃,是不想活了?

为此,日本的丰田、川崎、雅马哈、马自达、斯巴鲁等车企,全部拒绝签署规定在2040年逐步淘汰使用化石燃料汽车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这种经营路线下的日产,在中国市场也仍然坚持油车为主。

本来吧,面对中国汽车混动、电动、智能化座舱、智能驾驶等优势,日产还能靠轩逸的性价比来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毕竟10万出头的预算,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买合资车,哪怕在国产车已经全面爆发的2023年,轩逸仍然卖了37万辆,拿下了中国市场燃油车单车型冠军。

2024年一开年,7.98万元起的比亚迪-Plus荣耀版上市了!轩逸唯一的性价比优势也没了!紧接着,又是9.98万元起步的秦L、海豹06,再叠加百公里亏电油耗为3L的第五代DM技术,日产遭到了一记又一记重击。

说实话,比亚迪这些个产品定位,就是精准打击日系车10万元车型的市场,导致轩逸销量暴跌。为了维持销量,日产不得不降价,曾经的俏货经典1.6XE CVT舒适版轩逸,直降4.2万,只需要7.77万就能落地!

疯狂的价格战勉强维持了轩逸的销量,却把原本就下滑的利润,搞得所剩无几。

其实丰田、日产和本田都存在这种情况,不过,丰田和本田都有美国市场反哺,所以勉强还能熬得过去。而最为依赖中国市场的日产,受伤最重。再加上日产脑子抽了,明知道中国人不喜欢三缸发动机,仍然给奇骏换上了三缸发动机。

结果把自己在中国市场唯一能打的SUV给作死了。

日产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日产营收29858亿日元(约1397亿元),同比下降5.1%;营业利润319亿日元(约1.8亿元),同比大跌了84.7%,营业利润率跌到只有1.1%。季报公布后,日产宣布将削减9000个工作岗位,并削减20%的产能。

消息传出,各路投资者纷纷跑路,日产股价暴跌,市值总额只剩101亿美元了。这也就意味着,现在是收购日产的最佳机会,富士康只要拿出51亿美元,就能控股日产。

而关润,作为鸿海科技集团电动车执行长,届时将出任新日产公司的CEO,实现自己一辈子的梦想——掌控日产。

“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证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电影《英雄本色》的台词,就是关润复仇的最佳诠释。

当然,直接收购,日产是不干的,但当过日产高管的关润,知道日产的一个秘密。

前面不是说过嘛,日本人一直对雷诺持有的股份数额有意见,觉得自己在给雷诺打工。

经过长达十年的扯皮,最终两家达成秘密协议,雷诺减持日产股份到15%,和日产掌握的雷诺股份一致,同时日产也得到了在雷诺内部的投票权。

其实雷诺也看出来了,日产经营不善,持有这么多股票没意义,不如早点套现离场,这也是雷诺愿意减持日产股份的原因。

雷诺减持的日产股份,被放在法国信托基金里,一共22.8%也就是说,根本不用找日产买股份,只要找法国人把这22.8%的股份拿到,富士康就马上能变成日产大股东,参与日产经营!然后一步步控制日产。

但是很快,这一消息被日产知道了,日产马上如临大敌。

为啥?因为富士康的收购名声不太好。

2012年,夏普陷入巨额亏损,而富士康为了狙击三星的快速崛起,选择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夏普约10%的股份,成为夏普最大的股东,然后又在20168月,38亿美元全面完成对夏普的收购。

本来吧,夏普凝聚着富士康转型的厚望,但没想到,被收购后的夏普,无论是在品牌还是在面板的技术路线上都逐渐偏离主流,被中韩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连年亏损,最终在20248月宣布关停位于日本堺市的工厂。

至此,日本国内再也不能生产液晶面板了。

是夏普经营不行吗?很大程度上,是富士康不行。从富士康收购夏普之后,夏普的重要职位一直都由富士康派遣,但外行领导内行,再加上日本员工对台湾高管的不服气和敌视态度,导致夏普处处碰壁,最后彻底停产。

有了这么个先例,谁还敢卖身富士康?

日产想要引入外部投资者不假,但引入的前提是为了活,而不是死啊!

必须有一个“英雄”出现,在富士康动手收购之前,提前并购日产,将日产从富士康的“魔爪”之下救出来。

在日本经产省的牵线搭桥下,本田开始和日产接触。

本田愿意趟日产这条浑水,主要是日产在日系三傻中有其独特的价值:电动车技术。

你没看错,虽然日系车押宝的是氢能源,但日产还是悄悄发展了一些电动车技术,早在2010年日产就推出了“聆风”(Leaf)电动车,发展到今天,纯电的轩逸续航里程已经达到338km,接近中国5年前的水平。

2023年,日产卖28万台电动车,而本田只卖了1.9万台。

收购日产,本田就可以直接拿到日产的技术,节约研发成本,加快转型速度。业内也一直传言,日产和本田的合并,会把三菱也拉进来,三家联盟起来,合计销售超过800万辆,将跃升为世界第三大车企,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那么,三家合并的前景到底如何呢?已经隐居好久的戈恩站了出来,公开表示不看好:

“日产和本田合并这是孤注一掷的举动,并非一笔务实的交易,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它们在同样的市场上运营,产品几乎相同,品牌也非常相似。”

说白了,就是双方产品线和市场定位,太过相似,是竞争关系。如果合并,不说别的,就光内耗,都足够新企业磨上一两年才差不多能理顺。合并是为了抱团取暖,但两个刺猬在一起抱团,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这一点,已经被日本产业发展史无数次地证明了。

富士通东芝的手机业务合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业务合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索尼东芝日立的面板业务合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全球车企往死里卷的2024年,哪怕都是全球前十的汽车巨头,日产和本田的合并,看起来也并不像是“强强联合”,而是为了避免日产落入“敌手”,匆匆忙忙进行的一场“抢亲”罢了。
当本田和日产正忙着对富士康进行一场百亿规模NTR的时候,其实已经错过最后的机会了。
 19454月,当时的日本帝国已经油尽灯枯。
日本最后的余晖——大和号战列舰勉强凑了单程的燃油,向着南洋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准备用舰炮消灭美国舰队。
然而,美国人压根没与大和号进行战舰对轰,只是出动了几百架飞机,就炸沉了这艘当时最大的战列舰。
战舰沉没前,大和号副炮分队长臼渊磐大尉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日本太不注重进步了,我们太过注意细节,太执着于自私的道德准则,我们忘记了真正的进步。日本除了在失败后醒悟过来,还能怎样被拯救?如果日本现在不醒悟过来,那它何时才会被拯救? 我们将会成为带路人,我们将以死来昭示日本的新生活。这才是我们牺牲的真正意义,不是吗?
是啊,时代变了,已经不是战列舰的时代了,大和如果不死,日本就不能活。
然而,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80年过去,沧海桑田,外面的世界已经千变万化,而日本却仍然沉浸在自己的经营神话中洋洋得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大潮,奥迪引入华为智驾,大众投资小鹏,奔驰引入魔门塔,都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留一线生机。
而日本人呢?打不赢,又不愿意低头,反而自己抱团,到最后只会变成抱残守缺。
那么,也就别怪中国踩着日本的尸体,走向发达国家了。
失去了汽车工业的日本,也许仍然是旅游的圣地,仍然是动漫AV的天堂,各种料理和茶道依然贼讲究,但和中国,再也不是可以平起平坐的对手了。
2005年,一个叫“雪亮军刀”的网友在天涯发了个帖子,预测GDP将在2030年超越日本。
众人荒唐大笑,认为不可能,评论区都是拍砖的。
毕竟彼时日本GDP 4.6万亿美元,而中国仅仅1.4万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三倍。
20年过去了,现在如何呢?
中国GDP为近18万亿美元,日本GDP4万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4倍多。
短短20多年达到如此成就,不仅仅是中国人用血汗换来的,更关键的是在于,中国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和勇气。
当日本人折腾MD的时候,中国人在搞MP3
当日本人用软盘发工资的时候,中国普及了网络办公。
当世界走向AI的时候,中国的“文心一言”“豆包”以及采矿、智驾、医疗大模型已经遍地开花了。
如今,曾经中国人仰望的日本,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到了身后,中国人追赶的目标,现在有且只有美国。
也许,我们的发展水平,越接近美国,受到的打压越多,发展越困难。
但眼前的困难,和中国人从吃不饱饭筚路蓝缕走到现在相比,能算什么?
和当年顶着美苏的原子弹搞自己的“两弹一星”相比,能算什么?
和用尽千方百计实现家电、光伏、液晶面板、汽车的逆袭相比,算什么?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身后的日本再怎么折腾,都不用去管他,中国人,继续往前跑!不要停!

正商阅读
原《政商阅读》改名为正商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