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
还有对新奇消费产品的强烈好奇心
始终追随着时代的潮头
随着“双十一”热潮的开启
相信大家的购物车
正源源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宝贝”
但是,面对购物
我们好像一直在“吃一堑长一智”:
直到看见极速变瘪的钱包
把宿舍里、家里塞满
各种使用频率极低的
零碎物件、无用的“美丽废物”
……
我们才后知后觉——
完蛋,好像掉“坑”了!
双11
消费超级加倍
SALE
这些都是“消费陷阱”!
他们背后的原理竟然是这些:
1、锚定效应
指人们在做决定之前,会受到之前信息的影响,把我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范围内。买衣服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建议零售价:380元”,还会看到一个“当前价:99元”。“建议零售价”就是商家给我们设定的“锚”,如果我们的花费比“锚”少,那我们的购买意愿就会更强。
2、比例偏见
指相比于数值,我们对比例的变化更加敏感。所以,商家对于低价商品,往往会使用“直降xx%”的表述;但对于高价商品,商家则会使用“直降xx元”的表述来迷惑我们,以适应消费者对比例和数值的不同感知。
3、合算偏见
指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支付的钱少,但买到的东西多,我们就会觉得很划算。双十一满减活动用的就是这个套路。
4、狄德罗效应
即“配套效应”,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就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比如你买了一台平板,就会想要配置一支平板笔,买了相机就会想不断升级镜头。
5、冲动消费
我们常常会在直播中听到“最后三单”“优惠时间最后10秒”“卖完就不补货了”这些“催人下单“的经典语录,这非常容易让我们急于下单、放弃思考、冲动消费。
现在正在观看购物直播的小伙伴们,快快关上手机冷静冷静吧!
焦虑节后翻倍
SALE
双11
双十一不是检验手速的生死时刻,而是展现智慧消费的最佳舞台。当别人还在为“手快有,手慢无”的抢购游戏焦头烂额时,相信修炼理性消费法则的你已经成了不动如山的消费大师。每一次消费都应该是有意义的,它应当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当消费行为变得有目的、有计划时,花钱就有了底气,自然而然就能get到真正的“性价比之王”,真正享受到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
通过这份“填坑指南”,让我们一起培养理性消费观,告别“剁手族”,加入“智购派”,让这个双十一成为一次理智而美好的旅程吧!
策划 | 汪雨涵 陈思羽
文字|汪雨涵 杨欣悦
图片 | 暹罗厘普 表情包弟弟
编辑 | 杨林子
责任编辑 | 崔峻榕
初审 | 秦嘉旭
复审 | 吴怡柠
终审 | 何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