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9年“一签多行”恢复,新一年香港旅游有哪些亮点?

时事   2024-12-27 18:53   北京  

  核心提要


1. 深圳重启香港签注“一签多行”已近一个月,内地访港游客人数连续刷新近期新高。郭一鸣认为,香港现在的旅游氛围较前段时间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靠近圣诞节、元旦,维港两岸的节日装饰吸引了很多游客。不同于传统印象里游客在商场里“血拼”,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去香港“行山”、体验传统的祠堂和圍村文化。
2. 面对增长的旅游需求,郭一鸣呼吁,香港人应该敞开心扉、拥抱所有游客,向人们展示香港的多元多面。至于香港被质疑的服务质量下降,郭一鸣表示,过去内地学香港的服务,现在香港应该反过来学习深圳的微笑、细致的服务。“盛事之都”的品牌也将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相聚香港。
3. 香港吸引着许多高才、专才、优才,语言曾经是他们融入香港最大的障碍,而现在普通话在香港非常普及,无论是去购物、工作、社交都不成问题。郭一鸣表示,香港必须要融入大湾区,现在港珠澳大桥的人流量、车流、物流明显增加,他期待大湾区更快地融为一体。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香港號,我是陈笺。12月1日起,相隔九年多,深圳重启香港签注“一签多行”。深圳户籍的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申请获批之后,可在一年内无限次数往来香港,每次在港逗留时间不超过7天。“一签多行”恢复的第一天,香港入境处录得访港游客共10万9千人次,比前一个周日上升11个百分点。
经历了三个多星期的观察,深圳市民访港数量不断攀升,单日内地访港游客人数连续刷新近期新高。圣诞节假期,维港两岸热闹非凡,人气旺盛。这一政策的恢复会对香港带来怎样的利好?这次游客来港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哪些改变?相比深圳对港人在美食方面的吸引力,香港应该如何展示多元化的城市特色呢?相关话题陈笺请来香港新闻联副主席、资深媒体人郭一鸣一起来聊聊。

“一签多行”重启,深圳居民访港看重深度游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郭先生您好!您怎么看这一政策对香港带来的刺激?
郭一鸣:“一签多行”能够让深圳居民到香港来购物、旅游、探亲、访友都方便了很多。因为过去停了有一段时间,现在重新恢复以后,就有一个对比,大家觉得方便很多了。您刚才讲到这个显示出来的游客数据,香港市面的气氛都跟之前是大不一样,所以“一签多行”显然已经在发生效应。
我想,当然也跟最近靠近圣诞节、元旦假期也有一些关系。因为很多内地、特别是深圳周边的这些朋友们到香港来看圣诞的灯饰,因为香港每年维港两岸的圣诞灯饰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景色,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很多的内地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特别喜欢的。还有是因为年底了,很多人要到香港来购物,购物的商场的人流也特别多、很旺。我相信跟这个季节,同时“一签多行”的放宽结合起来,就让香港的旅游气氛跟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如果说,这样的一个政策继续能够保持下去,我相信也会让深圳的民众就习惯了,他们有需要或者有空,就会想到香港来购物旅游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这次相隔九年“一签多行”重新开放,您是否观察到深圳朋友来香港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郭一鸣:我认识一些深圳的朋友,他们喜欢到香港来“行山”(编者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爬山,而是指在郊野的小径进行中长距离的远足,到郊外去“行山”各种活动,慢慢地形成港深一体化。就像在香港,你要是假期你想到郊外,去“行山”或者到新界去乡村去散散步,吃一餐乡村风味的饭,慢慢地两边就一体化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况。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我们也感觉到新的政策重新推出之后,香港的感觉真的有点旺起来了,但是跟以往只是在名牌店血拼的这样的一种消费模式是不一样了,您的观察也非常深入。
我们香港除了是购物、美食天堂之外,还有哪些特色可以吸引我们内地,尤其是深圳的朋友,随时随地来香港可以去发现的呢?
郭一鸣:因为深圳是一个新的城市、移民城市。而香港在过去的100多年有它的独特的人文风景,比如说在香港的港岛,让大家觉得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这样一个建筑群,它还保留了以前英国人在香港殖民统治的时候,他们有一些遗留的建筑,一些风格,包括整个港岛的规划设计,就跟内地的城市有明显的不同。这是很多内地的朋友来了以后的一个感受,就觉得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文化的这样的地方。
那么在香港的新界,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文化。比如,甚至是我们内地一些传统的东西在消失的这些文化,可以在新界可以找得到,比如说祠堂文化,宗族祠堂的文化,圍村的文化(编者注:圍村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到明朝年间,各宗族开始围绕村落建起围墙以抵御海盗、保护自身安全,现存的圍村大多位于新界),这些对于在内地,特别是像深圳这样一个新兴的城市里面的年轻人,他就会觉得很新鲜。
那么,从深圳来香港旅游的人,他们现在逐步地从过去的购物、看看一般的风光,到现在已经进入了深度旅游。他们就去找这些地方,包括寻找过去有香港的旧时代特色的这样一些建筑、那些风格的那些地方。就是说,一些传统在内地也已经很难看到的这样的一些民俗特点,也可以在新界的一些地方可以找到,保留得非常传统的风格。这些都对于内地的一些朋友来讲,可能会觉得很新鲜,那么这些地方他们也有兴趣。
所以现在内地来的游客,不仅我们在中环,在九龙这些商业区,这些繁华的地方去走,也可以看到他们现在到一些乡村的地方,到一些社区。我听一些内地的朋友讲,他们对香港的社区也很感兴趣,而香港的这些公共屋邨(编者注:公共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见的类别,大多由政府出资营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的管理、公共屋邨的生活环境等等,他们觉得也很新鲜,他们也去看一看。
总而言之,开放以后,对于香港来说,可能内地特别是深圳的这些朋友他很方便,来一次可能有一个新的感觉,然后第二次他们又有新的感觉,可以有多方面的体验这样我觉得也是对香港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会停留在过去买名牌、高消费等等,这样一个层面上。

“盛事之都”为香港注入多元活力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近年来我们看到大家的消费模式、生活模式都在发生变化,以前在中国内地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家来香港多数追求高消费,而现在更多地观赏香港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体验香港的生活模式。我之前也做过系列的节目,如“香港故事”、“发现香港”等等。
疫情之后,两地通关了,我们看到这两年来北上消费,尤其是周末去深圳消费成了很多人的日常选择。很多以前都从来不到内地去消费的人都觉得其实深圳在饮食等方面的创新和服务都非常好,价格也比香港具有吸引力。您觉得我们作为香港的媒体人,或者是每一位香港市民,我们要向游客展示怎样的香港魅力呢?
郭一鸣:我觉得每个香港人应该打开心扉,应该拥抱所有的游客,包括内地的游客,包括海外的游客,让他们看看香港是多元多面、多姿多彩的一个香港,既有大都市的一面,同时也有它一些富有地方特色乃至有历史传统的一些地方
有一个朋友直接跟我讲,他说他想到港岛来坐“叮叮车”,就是坐电车,他没坐过,他来过好几次,来之前他就问我说这个应该怎么坐?当然可以坐,因为这样的一个古董的有轨电车在内地基本上看不到的了,这很有特色的。
香港确实有一些东西跟内地是不一样的。所以,内地的朋友来香港应该多体验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香港也应该向内地的朋友,包括海外的这些游客展示,香港的这种多样性和多元化,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一种好客、热情,保持、提升香港的服务质量
这也是一个香港现在大家都觉得很重要的问题。过去一段时间,因为,种种原因,大家都觉得香港的服务质量在下降,特别是香港跟深圳比较,深圳地方大、环境好,还有服务质量考虑得非常细心。过去内地学香港的服务,现在反过来我们应该向深圳学习他们的服务,他们的笑容,他们服务的细致等等。
所以,前一段时间在香港出租车行业,他们也都在自觉地发起,要友好地对待客人,对待游客等等。我想在香港,未来如果说旅游业要振兴,那就需要靠所有的从业人员,所有的人,包括政府和市民,大家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心态,让所有的游客包括内地的游客来了以后,都有一个非常愉快的一种体验。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这两年来除了香港旅游业要再次振兴之外,另一方面,明年香港仍将延续“盛事之都”的品牌,多名艺人的文化表演定档香港,夏天也将于粤澳合作承办全运会,香港在其他方面还会有什么新招、新思路?
郭一鸣:演唱会能够吸引年轻人,最近也有球星或者各种球队国际比赛在香港举行,这些都能够吸引年轻人,乃至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包括我们内地的很多朋友,他们也对这感兴趣,所以香港有这个好处,就是它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邀请这些国外的无论是艺人或者是球星或者其他的一些名人,他进出都比较方便,而且它本身就很商业化。来了以后你价钱谈好了,把场地做好了,咱们就能开始。
像这样的活动,香港人本身就喜欢,香港周边像深圳、珠海、中山、东莞这些附近的人,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愿意来。您刚才讲到说“盛事之都”,我相信这些做法是很有效的,当然还不止。
还有一些,比如说前一阵香港特区在维多利亚港附近在海边搞各种的装饰展览,像复活节的时候他们在海边摆几百个不同形式、大小、颜色的复活蛋以蓝天白云和维多利亚港作为背景展示,大家觉得也挺有意思。虽然之后有不少的声音也在批评说,本身这个价钱比较贵,因为据说聘请了海外的公司来摆,很贵。但无论如何,有统计数字显示它给香港市民,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专门来看,觉得这很新鲜,所以应该是多元的。文化、体育、艺术这一类的活动,它是跨越宗教、民族等等,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的东西。
像这一类的活动多搞,能够配合其他的一些活动,比如说马上新年、过年等等,香港都有维港放烟花,这些活动都结合起来,那就形成一个“盛事之都”,就形成一个多样化的、多姿多彩的活动,能够对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年龄段或者不同兴趣的人,它有不同的吸引力。
长期的、一年能够不断地搞这样的一些活动,那就能够让大家觉得香港是非常有动感,有活力,而且有各种吸引人的活动的城市,盛事之都就应该这么来建立。

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值得期待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香港的旅游业也好,或者是打造“盛世之都”也好,都有我们的优势,当然也有我们需要提升的地方。
2024年即将要过去了,在新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看到特区政府继续对人才展开双臂,除了以往的高才、专才、优才,也欢迎海内外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香港发展,甚至也对内地的一些医生打开了大门,欢迎大家到香港来发展。
您觉得怎样才能让这一代的新移民来到香港之后,尽快融入,能够真正成为香港大家庭的一员呢?
郭一鸣:您提到这个问题,其实这些年特别是最近几年,比如说有优才,有高才、有专才,通过各种吸引人才政策的途径,来到香港的这些内地以及海外的人才是不少,也应该说这种吸纳人才的措施正在起到这个作用,大家都看到了。
那么,人才来了以后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融入香港的社会?融合在一起?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逐步去解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这个时候来香港,无论内地、海外来香港,在香港融合的难度,比起早年我觉得更小一些
比如说,内地的朋友过去讲普通话,在香港恐怕普通话就不流行,沟通融入就会造成某种障碍。那么现在,普通话在香港已经非常的普及,你去无论是购物,你去工作、社交等等,这些都不成问题
再加上这些年有不少内地来的、在香港升学的年轻人,他们深造以后有一些留在了香港,他们应该说是年轻一代,跟过去以投亲、家庭团聚、结婚等等这样的途径移民到香港来的方法是很大的不同。
他是以这种深造升学的方式来到香港的,他们的起点更高一些,这些早一点来的这些年轻人在香港已经落地生根,他们就是新一代的。您刚才讲的新香港人的一个榜样,很多人在这里已经结婚成家,他们的事业也开始起步,所以,我相信未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计划来的这些人才在香港要融入,一点都不难。
而且,香港它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多元的社会,你融入香港,找到你自己的定位,自己找到感觉,那么你在香港的发展当然就会更方便,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近年来普通话在香港几乎已经可以通行,语言不会成为新移民融入香港社会的障碍,只要大家来香港后快速了解香港的法律法规,和职场规则,文化习俗发挥自己的专业专长就好。现在港人港车也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北上了,我看到您的文章中也提到你经过港珠澳大桥去澳门的体验等等,您觉得粤港澳大湾区的这样的一个融合,到底对香港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呢?
郭一鸣:香港必须要融入大湾区,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香港如果仅仅靠自己本身,香港的未来发展有它的很大的局限性,包括人口,包括市场等等。所以,结合大湾区的发展,是香港必然的一个选择
我们看到你刚才说到关于车的问题,现在由于港车北上以后,港珠澳大桥的车流量就明显的增加,人流、车流、物流,未来我想资金流、信息流,也应该更多的提供更多的方便,应该更多的打破一些限制,尽量的减少限制,让大湾区能够更快地融为一体。
我想未来,我的文章里面也提到说什么时候三地的车不用挂三个牌,就可以在香港、澳门和内地自由的通行,这样才是真正叫做大湾区的一体化。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没错,其实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说我用的电讯公司,以前我如果是漫游到内地,那一天就要产生138元的网络漫游费用,然而在我新的计划当中,电讯公司就推出了港澳和内地三地每月流量可以共同享用了,所以我觉得也是与时俱进,从方方面面都可以感觉到大湾区融合的便利也是越来越多了。好的,谢谢郭先生,给我们分享了“一签多行”为香港旅游业带来的利好,我们每一个香港人都要展现香港的好客之道,让朋友们来香港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预祝大家2025新年快乐,事事顺意,欢迎有空多来香港看看走走。我们下次再见。

凤凰新闻
为冰冷的算法注入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