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圆满举行。在此次竞赛中,西安翻译学院斩获主体赛银奖两项,以历届最好竞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藏着夜以继日的努力。让我们跟随团团的脚步,一起去探寻项目背后的故事吧!
景气向前——新一代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先锋者
指导老师:石嘉妮、康劭洋
是什么促使你们选择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这个方向?
在研发新一代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过程中,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在油气分离环节,最难的是如何研发出分离率更高、成本更低、适用更广泛的设备。我们和气站工人密切交流合作,针对气站数据,模拟分析油气分离装置在不同气体流速、含气量、压力、含水率等多种情况下的数据,通过RF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最终选择利用重力压力浮力三力设计三球装置,并计算出最优的三球数据,测算模拟数据显示我们的优化让油气分离率从85.6提高至94.4%。
在项目推广应用阶段,面临的市场竞争挑战有哪些?你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这个行业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行业,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我们目前与延长石油下的合作公司开展了一定业务的合作,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们也会不断与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龙头企业交流学习,尝试合作攻克更多难题。我们后续的目标就是以延安为起点,扩张业务范围,破解伴生气在回收、净化、分离和利用的多个环节难题,为补齐能源安全短板贡献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合作白名单下的企业。
在备赛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
在准备挑战杯省赛资料时,一周熬了四个大夜。虽然大家很疲惫,但是团队成员相互鼓励,丝毫没有抱怨。每个人都专注的整理数据、反复斟酌文字表述,累了就短暂休息之后又立刻投入工作,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超幸福,那种齐心协力的状态,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即使过程很辛苦,但是大家的团结和坚持,让这段经历成为了最宝贵的财富,也让我们对比赛充满了信心。
有什么给准备比赛的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吗?
译声——“多语种+”模式下的语言配音传播者
指导老师:王娟、沈进、邱杰、张恒、杨蔚蔚
是什么启发你们开启“多语种+”语言配音这个项目方向的?
和同领域产品相比,这个项目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在多语种和配音结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的第一个知识或技能障碍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我们团队是一支多学科交叉,能力互补的专业性团队,有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我们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收集这么多小语种并把它们收集起来。于是我在成立“译声”工作室后,研发了自己的softvc语音编码转化器,将小语种同学的音频全部收集在我们的音源库当中。
在备赛过程中,团队是如何安排日常工作和时间的?有没有特别紧张或高强度的阶段?
有什么想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的经验或建议吗?
我校这两支参赛团队不仅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经历,他们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竞赛,不仅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之旅。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广大西译学子会以他们为榜样,将创新精神融入时代发展浪潮,敢于攀登,砥砺前行!
END
排版| 王婷 李月荣 黄旭
审核| 耿涵怡
责任编辑| 侯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