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追踪未解之谜一键关注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黑猩猩特拉维斯
饲养宠物的意义在于精神上的陪伴,不同的需求也带来了不同的宠物市场。但有的动物却并不适合当宠物,危急时刻甚至能取人性命。美国特拉维斯黑猩猩吃人事件就给人们提了一个醒,动物与宠物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世纪70年代,贩卖黑猩猩产业游走在法律的灰色边缘,黑猩猩特拉维斯的母亲苏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从非洲被带入美国。苏西进入美国后被带至了密苏里黑猩猩保护区,1995年10月,由于保护区看管不力,苏西逃离了保护区并在后来遭到射杀。
不过在这之前,黑猩猩苏西产下了一只雄性幼崽,它便是后来的主角特拉维斯。没了母亲后的特拉维斯急切地需要人照顾,这时杰罗姆·赫罗德和桑德拉·赫罗德夫妇出于好心便收养了这只黑猩猩。
特拉维斯的名字来自乡村音乐明星特拉维斯·特里特,它被带走后便住进了赫罗德家中。这对夫妇对新成员十分照顾,就连上班和购物时都会带着特拉维斯。
赫罗德夫妇名下有一家拖车公司,也正是在这里,特拉维斯学会了摆拍照片、乘坐拖车,有时候甚至会穿着棒球衫出现在大家面前。对于赫罗德夫妇来讲,特拉维斯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乖巧听话。
而特拉维斯由于从小在人类环境中长大,因此它的习性和行为很多都来自人类,并且并不惧怕生人。黑猩猩作为有一定智力的动物,特拉维斯在赫罗德夫妇的教导下还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给植物浇水。
一家人在饭桌上也会邀请特拉维斯吃饭,甚至让它喝点葡萄酒。一来二去,特拉维斯在当地变得小有名气,人们并不反感这只黑猩猩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这种事情是非常新奇的。
愤怒的黑猩猩
出名后的特拉维斯甚至还在当地接过可口可乐的广告,偶尔还出现在“莫里·波维奇秀”和“男人秀”等真人秀节目中。事情到这里,一切看上去都非常和谐。
2000年时,赫罗德夫妇唯一的孩子死于车祸,而丈夫杰罗姆·赫罗德又在2004年死于癌症。对于桑德拉·赫罗德来讲,特拉维斯几乎成为了她的一切,每一顿饭、每一次洗澡,桑德拉都会带着特拉维斯。
很明显,特拉维斯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儿子。2009年2月16日,恐怖的事情降临了。这一天,查拉·纳什接到了桑德拉的电话,桑德拉希望纳什能过来帮忙把自己的“儿子” 特拉维斯关回它的房间。
纳什作为桑德拉的朋友很愉快的就答应了这个请求,在特拉维斯的人类交际圈中,纳什经常出现在桑德拉的家中,而纳什也很了解特拉维斯的脾性。但这天特拉维斯的心情却很奇怪,纳什来到桑德拉家里呼唤特拉维斯,可它却并没有理会纳什。
特拉维斯小时候与纳什的合影
也许是纳什将发型换成了短发,这让特拉维斯感到有点陌生。为了引诱特拉维斯回到屋内,纳什拿到了它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娃娃。这一招行之有效,特拉维斯很快便认出了这个玩具。
但特拉维斯的反应也在这时突然起了变化,随即它便立即向纳什冲过去,并对她进行了殴打和撕扯。桑德拉见此情形不得不进行干预,可桑德拉此时要面临的是一只90公斤的成年黑猩猩,并且它还处于愤怒中。
成年后的特拉维斯与桑德拉的合影
桑德拉见自己用铲子拍打不起作用,由于情况十分危急,桑德拉只能用刀子刺向特拉维斯的背部。然而刀子并没有让特拉维斯停手,它只是向桑德拉愤怒的看去,并且眼中充满了困惑和悲伤。
动物并非宠物
桑德拉眼见自己可能陷入同样的麻烦,趁着特拉维斯停止殴打纳什的空隙,她赶紧躲进了车内,随即拨打了911。桑德拉告诉警察,自己的宠物猩猩正在殴打自己的朋友,并且还在吃她的肉。
特拉维斯在事件中还袭击了警车
警察在接到报警后,众人一开始以为她在开玩笑。可当恐惧和抽泣,以及歇斯底里的声音从话筒的另一边传来时,警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警察抵达现场后,场面惨不忍睹,一片血腥。纳什倒在了血泊中,面目全非,周围还有被撕扯下来的头皮和手指头。警察不得不对特拉维斯施行击毙,这才让这只发狂的黑猩猩停了下来。纳什事后被送往当地医院,并住进了ICU,并且面部皮肤和器官损失严重,需要进行移植和修复手术。
面部重新修复后的纳什打码处理
而桑德拉也在这场事件中遭受心理创伤,15个月后,桑德拉死于动脉瘤。桑德拉死后,她的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纳什,但纳什被摧毁的面部却永远也回不到过去的样子。
这件事也给当地提了一个醒,相关的法律条例也在后面陆续出台。事实上,黑猩猩是性情残暴的动物,尤其是成年雄性黑猩猩。即便特拉维斯有长期的家养环境,但它仍属于野生动物范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驯化。
而雄性黑猩猩一旦成年后,它们就会变得富有攻击性。另外,黑猩猩的体重也比大部分宠物重得多,力量是人的2~3倍。对于成年黑猩猩来讲,撕扯和咬断人类的手臂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特拉维斯事件并不是个例,动物园中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而且黑猩猩不仅在智力上有高于其他动物的表现,包括在心理上也会有显现。
如果一只黑猩猩长期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它们也可能会出现抑郁。虽然众人并不清楚特拉维斯当天是因为什么原因发狂,但它的举动很符合一只野生黑猩猩的形象。
对于大部分动物来讲,适合做人类宠物的并不多。驯化动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不谈忠诚和陪伴问题。动物的最终归属是大自然,而非人类家庭,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又必须重新去思考,宠物对于人类的意义。
【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等素材来源网络,如侵立删